中国斗鱼吧 关注:51,740贴子:1,115,774

关于斗鱼肉瘤的一点想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其实,我经过观察发现,预防斗鱼的肉瘤,有一个细节不知大家注意了没有,就是喂食的时候抢食的速度和密度,我之前群养带苗的时候,作死用了喂食环,因为水体比较大,不想满缸清理鱼食,结果发现斗鱼在投食的瞬间,一拥而上抢食,然后那个时候发现的肉瘤鱼,几乎都是全身长;
后来我想是不是抢食的时候,鱼与鱼之间,鳞片互相急速摩擦,然后就带了肉眼不可见的细微伤口,然后抢食勇猛的好鱼,反而容易全身肉瘤,接着隔离、逐步抠掉(怕全身抠鱼受不了)、单独静养,就没事,可是一放回大缸,抢食的时候,伤疤容易被再度摩擦开放,然后肉瘤复发,一直单养就没事;会这样想,参照的就是我之前挑出来的,单养的斗鱼,就从来没出现过肉瘤的情况;
鉴于以上的思路,后来我就丢掉了喂食环,现在喂食的时候,都会注意,用鱼捞将鱼食做长条带状投放,这样,斗鱼抢食就不会集中在一个点,身体直接的鳞片摩擦情况就减少了,截止目前,处理偶有打架受伤,需要隔离的,基本上没再出现肉瘤的情况,几十条鱼一直健健康康,吃饱了会此起彼伏的跃出水面,很是开心,我坐在客厅看着,也会变得心情愉悦,就这样。
大家在养斗鱼的过程中,观察到哪些细节,可以大家一起讨论分享~


IP属地:广东1楼2018-10-23 11:20回复
    我现在喂食,都是用鱼捞,在水中划过长长的一道,斗鱼真的很聪明,知道跟着鱼捞就有的吃,所以并不急着抢最先入水的鱼粮,互相冲撞摩擦的几率小了,鱼鳞和鱼鳍没有任何隐性伤口,肉瘤就几乎不再出现
    以上是个人在养斗鱼的过程中,观察和没事瞎想总结的。


    IP属地:广东2楼2018-10-23 11:31
    收起回复
      2025-05-23 03:52:55
      广告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8-10-23 12:24
      收起回复
        是有这个可能。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8-10-23 13:06
        收起回复
          不明真相,围观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10-23 14:48
          回复
            你非常6,666,66666,点点俱到


            6楼2018-10-23 16:37
            收起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8-10-23 18:09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10-23 19:08
                回复
                  2025-05-23 03:46:55
                  广告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8-10-23 19:11
                  回复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留意到一个现象。
                    由于静水有利于斗鱼的拉丝,玩家大多是静水环境饲养。野外斗鱼的生长环境是接近静水,但不要忽略一个问题_野外的静水往往不是完全的死水,只是相对的缓流.而且水体面积比家里饲养大的多的多,不能同日而语。
                    有人可能会说,野外同样有很小的静水水域生长斗鱼。的确有,但那样环境中的野鱼,体质不会多好,往往发现肉瘤。
                    静水相对于流动的水体来说,溶氧以及水体质量都会差一些。斗鱼虽不依赖于溶氧,但低溶氧水体更易变质 滋生病菌确是事实。
                    混养比单独饲养更多发肉瘤,打斗后的外伤可能是只是诱因,水质以及鱼的体质才是最主要因素。
                    尝试用缓流代替静水,适度减少过高的蛋白质摄取,改善日常饲料来提升鱼的体质免疫力,或许是可行的解决方法。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8-10-24 02:00
                    回复
                      水质是一方面,毕竟养鱼,水质是最基本的硬性因素;
                      不过对于斗鱼来说,只要没有体表伤,对水质好像要求不是太高,
                      最多就是烧尾,而不会老老实实安安静静,一个鱼待着就肉瘤了;
                      斗鱼出现体表伤,应该是肉瘤最直接的诱因,饲料方面降低蛋白质含量,应该是在肉瘤之后,在一定程度上切段肉瘤的营养供给,会对缓解肉瘤有帮助,比如隔离静养的时候,也是半饿养,甚至70%的饿养;
                      就像人,在有伤口的时候,不能多吃高蛋白的荤腥发物,那些食物虽然有助于伤口恢复,但是一不小心,就会导致创面扩大、疤痕增生;
                      其实总结一下,就会发现肉瘤的斗鱼,在隔离静养之后,水质控制、投喂量减少,都会有意无意的往我们预想的方向靠近;
                      至于斗鱼的体质,我想,它们多多少少都是携带有相关的病毒基因的,就像人类,都携带有乳头瘤病毒基因(可能这个表述不太准确),区别就在于是否发作,然后由于个体差异,以及性格差异(斗鱼的性格真的能影响它们的生长,最后决定了它们的大小、身材、尾展的发展等等,哎 斗鱼实在是聪明的鱼类),有的斗鱼胆小,但只要没有欺负它的,它也体质棒棒、安安稳稳的生活,不会有肉瘤之虞;有的特别勇猛,逞凶斗狠,同时因为时常发狠,变得美貌无比,于是同样的体质棒棒,这样的斗鱼肉瘤的风险就大增,毕竟经常打架斗殴,受伤在所难免,然后一旦肉瘤,更加让人觉得可惜,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有一个感觉,就是好鱼更容易肉瘤;而且肉瘤是肉食动物,不论是否受伤,都不吃素,那么肉瘤的风险就一直存在;
                      综上,我的感觉就是,体表伤,是斗鱼肉瘤最直接的诱因,尽量避免打斗和抢食时的体表互相摩擦,是预防肉瘤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出现体表伤之后,控制住水质,能促使体表伤康复;
                      然后鱼食,虽然可以饿养,但是如果太少喂,斗鱼拿什么修复身体呢?
                      养伤还是要强化营养的,
                      但是这个时候,活食什么的,就不要喂了,
                      隔离养伤的斗鱼,老老实实吃饲料比较安全卫生。(因为我试过,喂活食,在隔离静养的时候,就又复发了,活食是带伤斗鱼百分之百的“发物”)
                      以上,个人没事观察+瞎想,大家多多讨论,说不定又新的思路火花碰撞出来。


                      IP属地:广东11楼2018-10-24 10:35
                      收起回复
                        不过,说来说去也都是猜测罢了。
                        准备回头等手里再有新的小苗,从小到大都用流动的宽水去饲养看看。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8-10-24 12:01
                        回复
                          有认可的,有不认可的。
                          认同的地方:单纯的饿是100%错误,外伤是诱因。
                          不认同的地方:好鱼都容易肉瘤,在我眼里,容易得肉瘤,得肉瘤不能自愈的鱼,都是垃圾鱼,垃圾中的垃圾,瞎改良,乱杂交的牺牲品。


                          13楼2018-10-24 12:10
                          收起回复
                            我自己单养的也没有发现过,但我见过别人单养的斗鱼出现过肉瘤。那人是鱼商,自己平日也喜欢国斗。他可能没有鱼友们养鱼那么精心,但我觉得不能把话说的太满,也可能只是咱们养的数量不多,没遇到过罢了。
                            再说了,单养有时也会人为的放鱼进去斗架啊。只不过,人在边上看着,不会让鱼打的太夸张罢了。还是说你的意思是完全避免打斗,只做隔缸不实战?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8-10-24 12:20
                            收起回复
                              2025-05-23 03:40:55
                              广告
                              鱼淋巴囊肿广泛出现于很多鱼种,不仅出现在斗鱼身上。
                              野外环境自然淘汰,病鱼大多死亡,少数自愈。水产饲养环境,病鱼被处理掉,其他健康的鱼长大后作为食材被推入市场。
                              无论野生还是人工,目前都没有针对这个鱼病的明确治疗药物!
                              事实上正是国内外的 专业玩家 的介入才让改良品种成为一种风气。这类行为一方面丰富原有鱼的品种,同时也带来了商业利润。白化,无纹,蓝火焰等都属于人为改造的成果。
                              但是,从另一方面说,改良品种对免疫与疾病防治的能力往往是相反的。品种狗,猫身上尤其常见。这也是很多持原生保护观点的人反感改良的原因之一。
                              我们可能看不惯这样的风气,但没有办法。只要有人喜欢,就一定有商业行为的介入,就一定会继续出现各种所谓的改良的品种。
                              然而,往好的方面想,其实正是喜爱国斗的人多了,才让这个鱼病被更多的人所知。更多的鱼友参与到这个鱼病的治疗中,这对最终攻克确是有利。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8-10-24 12:23
                              回复(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