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咨询师吧 关注:15,105贴子:880
  • 0回复贴,共1

结婚是为了什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结婚是为了什么?
有研究调查显示,93%的人认为,爱情是结婚最重要的动机,而承诺、陪伴、孩子、经济稳定都在其后。
斯滕伯格的爱情三元论将“亲密”、“激情”和“承诺”作为爱情的三大要素,不同的组合形成了不同风格的爱情。在作者最初的朴素认识里,新婚阶段看似是处于三要素齐全的完美状态——既拥有了“白首不分离”的承诺而使亲密关系上升了一个层级,也不存在多年的柴米油盐而激情缺失。
但一系列的数据却令人震惊:
首先是离婚率。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显示:自2013年以来,我国离婚率呈稳步上升的趋势,2017年上半年的离婚与结婚比甚至达到了惊人的33.2%。
今天,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探索一下对于一个健康的家庭,新婚夫妻关系质量下降的原因究竟有哪些。
适应角色的转换——婚姻需要两个家庭系统的融合
没有领小本本时,亲密关系实际上还是两个人的事,而婚后则变成了两个家庭的事,两个家庭系统的融合往往会带来很多的问题,而夫妻会经常低估各自的家庭在其婚姻中的影响。
家庭对于婚姻的影响存在于意识层面和潜意识层面。前者更容易理解,举个例子,婚前的你还是一日完成三个ppt的专心工作狂,婚后却突然被“该不该接公婆来同居”、“脚臭到岳父家能不能脱鞋”的问题分去了心神。另外,从为人子到为人夫/妻、甚至为人父/母的角色转换也会带来很多适应不良的问题。
对于后者,是夫妻常常忽略的部分。一方面,人们会对婚姻带有一种期待,或者说是自己的“蓝图”。夫妻常常会有自己理想的未来——夫妻二人角色的定位、应当如何花费时间和金钱、何时以及如何抚养孩子等,却在婚姻中猝不及防地和另一种与自己的方向带有偏离的世界观撞了个满怀。而这种两张蓝图在一面墙中难以完美重合的情况,在绝大多数新婚夫妻中都会出现。
另一方面,人们常会按照自己家庭的方式来处理问题,尽管我们并不承认。比如,我们可能口头说着“我很开放,而且我愿意处理问题”,但实际在家庭中当冲突发生时,我们却常常回避。尽管我们很想在婚姻中达到某种理想的状态,但还是会无意识地“搬出”原生家庭的应对策略。
你真的充分了解ta了吗?
“结婚前居然没发现ta是个脾气这么大的人”
“都结婚了,为什么ta承诺改掉的坏习惯还是存在”
很多婚后人士不免抱怨,结婚前了解太少,婚后很多坏习惯就暴露出来了,或者应该改掉的坏习惯婚后居然变本加厉。人们倾向于在婚前展示最好的自己,这使得我们可能注意不到或者潜意识里忽略了伴侣的一些坏习惯,婚后的天天相伴却使得这些坏习惯终于被放大出来。
婚姻中当然需要妥协,但妥协不意味着让对方放弃很多珍视的东西。可以对对方抱有较高的期待,但必须要足够现实。实际上除了妥协的情况,还有很多伴侣选择既然无法改变,那就自己过自己的生活,但实际上还是偷偷生了很多闷气。
刚步入婚姻,冲突当然能避免就避免?——不
很多夫妻会因为避免冲突而不去与对方交流婚姻中遇到的问题,尤其新婚夫妻更是如此。然而事实是那些声称“我们从不吵架”的夫妻反而失去了建设婚姻的好机会。
完美的夫妻关系也一定是存在争吵的,重要的是如何去沟通和解决冲突,新婚夫妻的冲突解决与日常沟通均能显著预测夫妻的婚姻质量。那么,面对夫妻间的矛盾或冲突时,要怎么办呢?
本着将问题罗列出来的意义就是为了解决的原则,针对上面提到的几点,保定市世纪阳光心理咨询中心还有几个小建议送给大家:
足够的沟通
爱使一段婚姻开始,沟通让其走下去。不管是婚后突然暴露的坏毛病,还是家庭问题,都是足够且恰当的沟通可以解决的。不要认为谈论沉重的话题会降低婚姻幸福感,这些“悬而未决”的因素才是婚姻最大的风险因子。
对婚姻持有正确认知
研究表明,婚前个体的幸福感才是婚后幸福感最显著的预测因子(。所以,不要寄太大希望于伴侣和一段婚姻会改善你的生活,自己每天开开心心才是最重要的~
准备好“磨合”与“融合”
夫妻之间要尊重互相的差异。在发展心理学课上也学到一句:“爱是自我同一性的融合”。个体差异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一些陪伴了对方很久的生活习惯(酗酒、暴力等可能危害人身安全的不在此列),要学会去尊重并接受它。一个人像是长满尖角的齿轮,正是“齿”的存在,才会使两个人能够高速地运转起来~
婚姻或许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好,但也不会有你想象中那么差,要相信,一切都会有解决的办法。


1楼2018-11-06 11:2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