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吧 关注:39,378贴子:1,091,917
  • 15回复贴,共1

列宁与德国的十一月行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德国十一月革命,是继俄国十月革命后在西欧爆发的一次革命。由于它是当时唯一发生在世界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因此,它自然引起国际无圝产圝阶圝级的革命领袖列圝宁的密切关注,为了促使这次革命的尽快到来和成功,列圝宁倾注了极大的精力。
但是,国内学术界却没有对列圝宁的这段重要活动历史给予应有的注意。有关著作或一笔带过,或语焉不详,这不能不说是列圝宁研究中的缺憾,本文就是弥补这一缺憾的尝试。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8-11-07 12:01回复
    一、没有德国的革命,我们就会灭亡
    在列圝宁的领导下,俄国无圝产圝阶圝级率先发动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可是,被认为革命条件已经成熟的各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德国却没有跟着发生革命。“俄国革命发生在其他各国革命之前,这使我们的处境更加困难。”①我再说一遍,能把我们从所有这些困难中拯救出来的,是全欧洲的革命。“如果没有德国的革命,我们就会灭亡,……如果德国革命不爆发我们就会灭亡,这是绝对的真理。”②那么德国革命何以在列圝宁看来如此重要呢?
    第一,德国革命是世界革命链条中的主要环节“从国际革命、世界革命的角度看问题,因为这个链条的主要环节是德国,因为德国革命已经成熟,而世界革命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德国革命。”③德国作为一个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它特别重要,特别有代表性。”④
    第二,德国具有实现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全部条件。在德国,那里有达到最新成就的现代大资本主义技术和服从于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有计划的组织;⑤有无比高的劳动生产率,它的技术设备供给全世界而绰绰有余。它还同远方的国家自圝由交往,可以供应居民所需的食品。⑥
    德国和俄国在1918年最明显地分别体现了具体实现社会主义的两方面的条件:一方面是经济生产、社会经济条件,另一方面是政治条件。如果德国无圝产圝阶圝级革命获得胜利,那它就能轻而易举地一下子击破任何帝国主义的蛋壳,就一定能不经过困难或只经过极小的困难实现世界社会主义的胜利。⑦
    第三,德国存在着巨大的革命力量,而这个力量必然会显示出来,因而德国革命是可以指望的。有人责备德国工人没有搞起革命来,这是没有道理的。社会主义革命一经在欧洲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里爆发和燃烧起来,就会比较容易地胜利完成。⑧
    二、关心、关注德国革命
    由于德国革命对俄国革命乃至世界革命生死枚关,所以列圝宁给予德国革命以特别的关注。注意德国革命发展过程中的每个变化,以便对形势的发展做出正确分析和判断。德国革命恰逢俄国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苏俄处境险恶,遭到了国内外敌人的严密封圝锁,苏俄政圝府同外界的联系极为困难。为了能及时了解德国革命的情况,列圝宁用了几乎一切可能的方式,仅从这里撷取的一些当事人的回忆就可见一斑。
    阿·马·尼古拉也夫在《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关心发明和发明家》一文中回忆了发生在德国革命时期的一些往事。“假如没有无线电,我们会长时间不了解德国的情况;弗拉基米尔·伊里奇通过无线电收听到关于德国革命的第一批消息时这样说。关于这件事的经过情况我至今记忆犹新。霍登卡截听到了德国无线电台拍发的电话,获悉德国的革命工人和士兵奋起拦截火车,武装工人正向德国首都挺进。晚上,霍登卡方面把这个消息通知了我,我立刻给弗拉基米尔·伊里奇通了电话。他要我到他那里去,……我去后,他要我详细叙述截听到的无线电报的内容,为此,我建议直接给电台通电话,把报务员听到的内容记录下来。……他们在电话里向我转述收听到的内容,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则在旁边作记录,‘武装起来的前线士兵和工人的队伍拦截火车。……接着是武装冲突。’弗拉基来尔·伊里奇高呼起来,‘这是我们的七月!’我清楚地记得弗拉基米尔·伊里奇的高呼声和他那容光焕发的神情。后来,他忍不住说‘把听筒给我,我自己听、自己记,这样快一些。’我懂得,他想直接从无线电台听到这些对世界革命运动具有巨大影响的历史性圝事件。然后,他对我说:‘无线电报收录完了。’接着他要我在截听到德国的任何新消息时,随即打电话给他。”⑨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8-11-07 12:02
    回复
      四、就德国革命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就德国革命列宁撰写了许多文章、书信、电文等。在这些文献中蕴藏着列宁丰富的关于德国革命的策略思想。鉴于德国革命是列宁生前唯一亲历的发生在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因此,这些论述特别是关于德国革命特点和失败原因的阐述,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西方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特殊性,极大的丰富了列宁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第一,德国革命不能照搬俄国革命的模式。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到1921年欧洲革命明显地开始退潮以前,列宁一直认为,欧洲革命将会是“平衡成熟”的“俄国人开始了,德国人、法国人、英国人将去完成。”(23)
      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在俄国人首先开始以后,德国革命以及匈牙利等国的革命却是在一年以后跚跚来迟,而法国、英国有危机却无革命。在此期间,列宁坚信这些国家特别是德国的革命一定会到来,并分析了发达国家革命迟迟未发生的原因。首先,欧洲革命一开头就得在艰难得多的情况下对付资产阶级,对付厉害得多的敌人,因此欧洲革命开始将困难得多。因为,革命是以内战为代价的,一个国家愈文明、愈发达,革命就愈困难,在德国,国家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所以德国革命的破坏性和毁灭性比在小资产阶级国家要大一百倍,那里会遇到巨大的困难,严重的混乱和不平衡。(24)其次,在西欧国家,革命无产阶级面对的资产阶级具有高度的文化思想,而工人阶级在文化上处于受奴役的地位。(25)所以,在西欧国家开始革命比较困难。但是它进入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三阶段要容易的多。
      在德国革命来临前夕,列宁一方面提出了,全力支援德国工人的问题“准备付出极大的牺牲”,同时又特别告诫俄国共产党人,注意德国革命特殊性。注意不要让我们的干预给他们的革命带来损害。因为,每个国家的革命都是以独特的方式进行的,这些方式不同到可以使革命推迟一两年,这一点我们都看到了和体验到了,而且知道得比谁都清楚。世界革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不会在所有的地方,所有的国家以同一种方式进行,要是那样的话,我们早就胜利了。
      现在,革命已经来到德国,在这个时候,不了解革命发展速度的人去干预这些事变,就有可能给那些有觉悟的共产党员造成损害。
      第二,总结了德国革命失败的原因。
      首先,西欧没有革命的无产阶级政党。还在德国革命发生以前,列宁就经指出了这一点。他希望强大的群众运动;以及批判揭露考茨基等人的叛徒行径纠正这个缺点。但是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列宁认为导致德国没有真正革命政党的原因之一是,斯巴达克派与中派分裂过迟,(26)他批评斯巴达克派同德国可恶到极点的孟什维克独立党人结成联盟。结果是,在事实上没有使德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分开,只有几个大城市的多数工人是反对谢德曼分子的。
      其次,在各先进国家都存在一批被资产阶级收买的工人上层分子。他们是一些主张改良主义的、机会主义的、害怕革命的小资产阶级。谢德曼等右倾机会主义就是“为德皇和资产阶级效命的一帮小人”介于斯巴达克派和谢德曼之间的是摇摆不定,没有主见的考茨基分子,他们在口头上是独立的,实际上则是完完全全从属于别人的,口头上拥护社会主义革命,实际上一旦革命爆发又不能理解它,而且象叛徒一样去捍卫一般民主,也就是资产阶级民主。
      这些机会主义者产生的社会根源,归根结底是由子“一切先进文明国家的资产阶级掠夺的世界人口要超过‘本国’人口许多倍,因此,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有可能得到‘超额利润’并用其中的一部分来收买无产阶级的某些上层分子。”(27)
      再次,德国资产阶级有丰富的政治统治经验,而西欧无产阶级则缺乏革命斗争的经验。1919年1月,德国柏林无产阶级武装起义失败不久,列宁在一次会议上指出,现在,其它国家的革命发展进程使我们重新想起我们不久前经历过的事情。以前人们认为,在资本主义比较发达、阶级矛盾的发展相应地比较充分的西欧,革命的道路会与我们有些不同,政权将会一下子由资产阶级手中转到无产阶级手中。然而,现在德国发生的情况正相反。德国的资产阶级联合起来,反抗抬起头来的无产阶级群众,他们从西欧资产阶级比较丰富的经验中吸取力量,有步骤地和无产阶级进行斗争。而德国的革命群众还没有足够的经验,他们只有在斗争才会获得这种经验。(28)
      不必讳言,列宁关于德国革命的某些观点也未被革命发展的实践所证实。众所周知,包指列宁在内的当时许多共产党人,都对世界革命发展的前景、资本主义走向灭亡的速度,作了过于乐观的估计,这在他对德国革命发展进程的看法中也有明显的表现。例如,在德国革命爆发前,列宁还谨慎地预言:“德国必然要爆发人民革命,也许甚至是无产阶级革命。”(29)在革命发生不久,特别是欧洲革命的迅速发展,受此鼓舞列宁认为:“在德国,苏维埃反对立宪会议,也许几个星期以后哈阿兹—谢德曼的政府就要垮台,由李卜克内西的政府来代替。”(30)一直到1919年7月巧日,列宁仍乐观的认为:“建立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8-11-07 12:09
      回复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查看此楼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8-11-07 12:09
        回复
          问一下楼主啊,看了些有关十一月革命的资料,有个问题。就是最后为什么德共那么轻易就被镇压了。杀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等人的时候简直就像排队枪毙。他们实力应该没那么弱吧?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11-07 15:10
          收起回复
            一、德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发展与分化过程
            1.“全德工人联合会”以及拉圌萨尔
            拉圌萨尔(Ferdinand Lassalle;1825—18⑥4),德国早期工人运动活动家,机会主义代表人物之一,“全德工人联合会”创始人。
            1863年5月,德国十一个城市的工人代表在莱比锡城成立了“全德工人联合会”,拉圌萨尔窃取主圌席职位,他的机会主义观点被写入圌联合会的章程,成了这个组织的指导思想。18⑥4年拉圌萨尔死后,他的继承人约·施韦泽和哈森克莱维尔等人先后领导“全德工人联合会”,仍然散布和执行拉圌萨尔主义。拉圌萨尔派控制了当时德国最大的工人阶级组织——“全德工人联合会”。
            从1865年到1869年6月,在马圌克圌思、恩格斯的教育和帮助下,德国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奥古斯特·倍倍尔、威廉·李卜克内西等人在“联合会”内开展了反拉圌萨尔主义的斗争。但是,遇到阻力很大,最终,威廉·李卜克内西等人退出了“联合会”。拉圌萨尔的信条在他去世后的十几年间,一直被“全德工人联合会”即拉圌萨尔派信奉着。
            拉圌萨尔对于政治经济学缺乏深入研究,尽管马圌克圌思多次向他解释过自己的理论,并请他帮助出版了马圌克圌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但他始终不能理解马圌克圌思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不懂得剩余价值规律和工资规律。在拉圌萨尔看来,国家是超越阶级的、凌驾于一切人之上的普遍利益的代表。因为拉圌萨尔认为国家是超阶级的,因此他认为通过国家的帮助,就能消灭资产阶级。拉圌萨尔宣称通过建立工人合作社就能够实现社会主义,而为了建设工人合作社,就必须依靠国家的帮助。在这里,拉圌萨尔所谓的国家,不是工人阶级执政的民圌主共和国,而是指当时的普鲁士王国政圌府。拉圌萨尔还宣称存在所谓“铁的工资规律”,他认为工资的提高会刺圌激工人生育更多的后代,随着过剩人口的增多,工资将又被拉回到原来的水平上。既然工资水平是无法得到提高的,那么工人就应该放弃旨在提高工资的一切斗争,如放弃罢圌工。拉圌萨尔还认为,无圌产圌阶圌级只要通过和平的合法的斗争、争得普选权,就可以把君主zhuan zhi国家变为自圌由的人民国家,因此没有必要进行政治斗争。
            马圌克圌思认为,对于当时的德国来说,最首要的任务是推圌翻zhuan zhi制度,只要德国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愿意推圌翻普鲁士的zhuan zhi制度,无圌产圌阶圌级就要与他们一起进行民圌主斗争。尽管无圌产圌阶圌级可能不会因此而立即获得政圌权,却能为社会主义的实现奠定社会基础。拉圌萨尔却与zhuan zhi势力联圌合圌起圌来,要将工人变成维护zhuan zhi制度的帮凶。所以他提出,工人应该放弃夺取政圌权的愿望,实现社会主义要依赖于国家的支持。
            马圌克圌思和恩格斯对德国工人运动中的拉圌萨尔主义采取了严厉的批判态度。马圌克圌思指出,“拉圌萨尔的全部社会主义在于辱骂资本家,而向落后的普鲁士容克献媚”,是一种地道的“普鲁士王国政圌府的社会主义”。
            2.德国社会民圌主工党(爱森纳赫派)与“全德工人联合会”(拉圌萨尔派)合并为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
            1869年8月,威廉·李卜克内西、奥·倍倍尔在爱森纳赫城召开代表大会,成立了德国社会民圌主工党,即爱森纳赫派。爱森纳赫派参照第一国际章程的原则制定了自己的党纲,宣布参加第一国际,坚持无圌产圌阶圌级国际主义。
            1875年5月22日至27日,爱森纳赫派和拉圌萨尔派选出的代表在德国的哥达城召开合并代表大会,选举了统一的党中圌央圌领圌导机构,决定把党的名称改为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1⑧90年哈雷代表大会上,改称德国社会民圌主党)。
            马圌克圌思、恩格斯支持两派的合并,但主张在拉圌萨尔派放弃自己的错误观点时才能合并。但爱森纳赫派的领导人没有听从马圌克圌思、恩格斯的劝告,不仅与拉圌萨尔派合并成立了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而且与拉圌萨尔派共同起草了一个具有明显的拉圌萨尔主义思想的纲领草案,这就是带有机会主义色彩的“哥达纲领”。
            当马圌克圌思和恩格斯得知他们的老朋友威廉·李卜克内西所领导的爱森纳赫派在纲领草案中采用了许多拉圌萨尔派的提法时,便压抑不住内心的愤怒。马圌克圌思写了著名的《哥达纲领批判》,恩格斯也写了一封措词尖锐的批评信。马圌克圌思的学生和追随者威廉·李卜克内西等人在接到这些批评之后,认为从当时德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合并时作出一些妥协、保留拉圌萨尔派的某些提法,还是必要的,便没有采纳马圌克圌思、恩格斯的意见,德国两大工人派别就这样实现了统一。两派合并后的党的领导机构中,拉圌萨尔派占了多数。
            统一后的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由于遍布各地的基层党组织发挥了巨大作用,党的力量得到很大发展,党在群众中的影响也不断扩大。1876年党拥有23种报纸,到1877年就骤增到41种,并有14个印刷机构。在1876到1877年的议会竞选中,党所得的票数由1874年的35万多张增加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8-11-07 15:40
            回复
              2.德国“十一月革命”的过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德意志帝国的经济陷于崩溃,国内阶级矛盾空前尖锐。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德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斗争日趋高涨。1918年11月3日,德国基尔港的水兵反对同英国舰队作战,举行起圌义,并建立了全德第一个工兵代表苏维埃,揭开了“十一月革命”的序幕。革命浪潮迅速席卷全国,柏林、汉堡、不来梅、莱比锡和慕尼黑等地的工人和士兵奋起斗争,成立工兵代表苏维埃,对厂矿企业和一些政圌府机关行使革命权力。11月9日,柏林数十万工人和士兵举行武装起圌义,推圌翻了霍亨索伦家族的统圌治,末圌代圌皇圌帝威廉二世逃往荷兰。武装的工人和士兵控制了整个首都,斯巴达克派领导人卡尔·李卜克内西在群众大会上宣布成立“社会主义共和国”。由于社会民圌主党的领导权被右翼掌握,革命胜利果实落入德国社会民圌主党右翼领导集团手中。这个集团的领导人F·艾伯特和P·谢德曼等人组成了“人民全权苏维埃”,但是没有触动旧的国家机构和军队,留任了大批原来帝国的官员和将军,对内保护私有制,对外敌视苏维埃俄国,并采取种种欺骗和镇圌压手段,竭力设法把轰轰烈烈的革命群圌众圌运圌动平息下去。新成立的艾伯特政圌府发表了所谓“告人民书”,宣布实行八小时工作制,人民享有集圌会、结社和新闻自圌由;年满20岁的男女均有选举权,给失业者发放救济金,等等。但是,“告人民书”只字不提逮捕战犯、镇圌压反革命、没收垄断资本的企业为国家所有、没收容克地主的土地分给贫苦农民等问题,反而宣布政圌府保障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并作为政圌府的主要任务。这样,容克地主和资产阶级的统圌治基础依旧保存了下来。因而,艾伯特政圌府自称是“社会主义”的,但其实质仍是一个资产阶级政圌府。
              1918年11月11日,在柏林召开了斯巴达克派领导人会议,会上决定在德国社会民圌主党斯巴达克派的基础上组建“斯巴达克同盟”,同盟的成立客观上在创建德国新型革命政党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一步。
              1918年12月16日,在柏林召开全德苏维埃代表大会。在出席的485名代表中,右派控制的社会民圌主党的代表288名,德国独立社会民圌主党的代表87名。左派组织斯巴达克同盟当时还是独立社会民圌主党内的一个派别,它的代表只有10名。在大会上,右翼社会民圌主党人竭力要求恢复“和平与秩序”,主张召开立宪的国民会议,成立正式政圌府。“中派”对这些要求表示支持。斯巴达克同盟的代表提出“全部政圌权归苏维埃”和“成立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口号。
              代表大会通过了两项剥夺工兵代表苏维埃自身权力的决议:(一)把工兵代表苏维埃执行委员会的行政圌权和立法权全部移交给艾伯特政圌府;(二)规定1919年1月19日举行国民议会选举,经选举产生的国民议会将取代工兵代表苏维埃,此前则由艾伯特政圌府行使国家的全部立法和行政圌权力。此后,艾伯特政圌府加强了对革命群众的镇圌压。党内分歧致使独立社会民圌主党人退出政圌府。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8-11-07 15: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