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见吧 关注:18贴子:1,488
  • 12回复贴,共1

【岁寒三友第十二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结合前三起杀人事,既非《岁寒三友》,便可能喻“花中四君”,前有猜想出错,最后一死者可能性成谜,桓周同业骅加紧对冯宅调查,发现冯宅缸中所藏数以千计臭虫,夜则出外吸血,导致凶宅探险人面无伤口却莫名死亡。桓周让业骅传出风声,道冯府凶宅原因已破,官府查封一应物件,抓得罪犯,欲引真正凶宅始作俑者出洞。(桓周、业骅)


1楼2018-11-14 19:23回复
    【此案原以为是借岁寒三友之故,却因第三起命案使得更加扑朔迷离,既然并非为此,那又是如何,恐怕也是我们先入为主出了差错,否则也不会被引入歧途,导致了第三个被害人的被杀,为此心里头也是有些难过的】
    【虽然身在刑部看到的都是重案,对于这些早已司空见惯,只是这并不代表我就能对此无动于衷,或许正如瞻烨所言,为人仁善之辈也不大适合此处,不过这也不是今日该想的】
    【来到步军营,寻到师父,也是因想看看师父这里可有什么新的想法,又想到冯府的发现,遂道】
    师父,冯宅缸中所藏数以千计臭虫究竟有何作用,你可知晓?不知究竟是不是和这三起案子有关


    2楼2018-11-15 16:10
    收起回复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查看此楼


      IP属地:上海3楼2018-11-27 10:06
      回复
        【虽然证据直逼岁寒三友,但随第三起案件的发展而看,很显然证据不足,所以如此就只能推翻一切,重头来过,而今时间紧迫,也容不得自己有所懈怠,数年来此等重案也是鲜少发生,连续三起凶杀,矛头皆是直指冯府,只是冯府早已人去楼空,原本自己也觉得有些庸人自扰,但夜探旧宅之后,方才确定此方向,必然能有所得】
        臭虫吸血,昼伏夜出,我一向只知此等害虫能损人身体,却没想过竟也能致命
        【随意拉了椅子坐下,拿过案卷一番细看,眉头倏然蹙紧】
        若是臭虫数以万计,是否会致命可就说不准了,届时就算人有所察觉,恐怕也为时已晚,只是这些也只能证明可扰人健康,但是否真能致死,也还是没有证据,或者我们也可以实验一二,以做辅证之用?否则空口无凭也不足以让人信服


        4楼2018-11-29 12:23
        回复
          怎么证明?是要兵士来试验,还是死囚犯?此事非同小可,不行。
          【直截了当的拒绝,因请托知端之事算作给内心猜想加了些分量,断不会为验证这猜想再去做多余用功】余下的我可托陈大人再搜集搜集相关资料,同时让宗介去寻寻京城旧案例卷。眼下最关键的是推出嫌犯可疑之人,才可做下一步打算。
          【踱出几步,回首道】以臭虫造“凶宅”,致旁人无法够置入驻,这般良苦用心,非冯府后人不可为,可刑部查明冯氏血脉已断,两厢矛盾之下唯有用计。


          IP属地:上海5楼2018-11-30 11:23
          回复
            自然不能拿人来做实验,自古医者多用小动物作为用药研究,我们亦可效仿
            【思及此又想到动物亦是生命,如何能用此作为牺牲,复才放弃了这种想法】算了......如此残忍的手法也不是大丈夫所为
            【师父之言我是赞同的,如此之事就算不是人命也是这损阴德的事,自己也自然没有这等胡作非为的念头,对于其后话也是没有异议的】
            眼下也只能如此,此案就这样看来必然是冯氏旧人无疑,若不是后人,那么外戚好友有没有可能呢?
            【闻其用计,一怔,不过转念如今也只能如此,便道】师父有何计策


            6楼2018-12-01 09:05
            收起回复
              若还虑及各远方亲眷,恐又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仍未必有所得,咱们只有一条线索,索性依着它行一步险棋。
              【同人对视道,他年岁尚青,故万事欲寻个完全。可有时特事特例,我当解释予他听】
              最后的死者可能性成谜,若凶杀案再发生,恐三司都要被皇上问罪无能。王爷参与此案,须知事有轻重,不光是办案,同样也需虑其成本。
              ——孙子兵法云兵不厌诈,咱们便诈诈这只狡猾的“狐狸”。


              IP属地:上海7楼2018-12-03 11:02
              回复
                【自己毕竟年纪轻,经验也有限,对于此复杂的案件自然也就只能凭着仅有的惊讶,亦或是直觉或想法,所以于此,对师父的教导也是悉心听从、学习,原本也觉得外戚查起来不仅过于麻烦,又不一定能有所得,若非非常时刻,定也不会走这步棋,对于其所提到的若是再有受害者出现,三司皆会被问罪,此理我亦明白,遂道】
                最后的死者是为何而死,与前两宗又有何联系,确实费解
                【又闻之言,却不晓得是何计谋】师父可有什么好计策了?要如何引出这只狐狸呢?


                8楼2018-12-03 13:53
                回复
                  既然这“狐狸”心系冯宅,尽管他在暗处,咱们就把他的心吊过来。
                  【如此这般守着这处地方,必会时时关心府内情形,目光落于案上】明日开始,向外放出风声,就道冯府凶宅之因已破,抓的始作俑者,官府现查封一应物件。
                  【这凭空而出的“凶手”是为引蛇出洞,自然也需得做戏做真些】试想,这关键的节骨却被逃掉,谁会不好奇想回来探探情况,看看那只“替罪羊”?二则,他既心在这处,无论如何也该担心担心祠堂里的牌位。


                  IP属地:上海9楼2018-12-05 14:08
                  回复
                    【连续两招也的确是高明之处,引蛇出洞,瓮中捉鳖必定会手到擒来,这样的计谋怕是还要学上几年才能够领悟其中的妙处,眼前定然是听从人所说,将之都记在脑袋里,这招的确是会让始作俑者产生好奇之心,那肯定也就会露出马脚,如此想来只要事先埋伏,等待时机就可收网。】
                    【如果始作俑者当初已经跑出去,现下这么听着也是会想一探究竟,无论如何都算是妙计,接下来就是要费上一番心思,只要能够在相关地方设下防范,兴许就可以一举拿下。】
                    师父你说的对,那我们应该在祠堂等处都设下埋伏,别管到时候是谁出现肯定都与这案子脱不了关系,收网的时机控制的好就一定能抓得住这只“狐狸”。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12-06 23:01
                    回复
                      【心下思量个中细节,待他应允方开口】
                      只是你放出风声去时需得做出些十足模样,自步军营调些人去协助,将冯宅围紧实些,好让嫌犯探不清究竟,可也需把控好尺度,不要一出“请君入瓮”,先将人隔在了外头。
                      【他既点头称是,便就其余事项一一交待清楚,尔后让副尉送人离开,阅卷宗定策,余下不表。】


                      IP属地:上海11楼2018-12-08 00: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