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女吧 关注:20,164贴子:107,026

【原创】葫芦娃中的青蛇MM逃出葫芦山后发生了什么?越战背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文只建立在老版葫芦娃动画基础上,无视除《葫芦兄弟》和《葫芦小金刚》外的一切作品
本文背景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与老版葫芦娃创作时间有重合,讲述青蛇MM逃出葫芦山后(金蛇:为什么不是老娘!)在那个改革开放、对越自卫反击战与冷战尾声的年代经历的一系列故事。由于本人00后,不是很熟悉那个年代,却为了凑葫芦娃的创作年代作死写那个年代,所以如有错误还望大家指正!
为了凑对越自卫反击战,lz把葫芦娃故事的发生地设在中越边境的云南,刚好云南多丘陵且有崇拜葫芦的传统,而且产毒蛇。由于lz没去过云南,所以同样,如有错误多加指正!
本文偏现实主义,可能略微带点科幻,lz会用一本正经的逗/比文风,不知效果如何,先看看大家的接受度吧!由于本文同时在青蛇精吧和葫芦娃吧更新,lz也是第一次在三个吧同时更文,要同时顾及三个吧的偏好,对lz也是不小的挑战,尽力而为吧!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8-11-18 19:27回复
    ps:胡进庆,1936年3月生于江苏常州。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一级导演,中国动画协会副会长。主要作品有:剪纸片《葫芦兄弟》、《渔童》、《金色的海螺》、《人参娃娃》、《鹬蚌相争》等。曾获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金鸡奖”、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短片“银熊奖”等。(摘自百度百科)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8-11-18 19:29
    回复
      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解放军形象,图片来自ss兵人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8-11-18 19:30
      收起回复
        注:761压缩干粮
        1976年,中国军方成功研制出761压缩干粮,并大规模装备部队,成为了解放军新一代制式野战食品的骨干品种。这种压缩干粮是以精制小麦粉、精制植物油、白砂糖、全脂奶粉、口服葡萄糖、精盐等为主要原料,经滚轧、烘烤、粉碎并成型压块,口味有葱油、芝麻、椰香等几种。
        在成品包装上参考了单兵每天的热量需要,即每餐需5两,以两块压缩干粮为一小包,用羊皮纸包装加食用胶水粘接而成,净重250克,为一餐份量。每两小包用一层聚乙烯薄膜热封包装,每20个包装10公斤置于一个绿色马口铁桶内,并充入氮气密封贮藏。每两个铁桶再放入一个瓦楞纸箱封装,以便于运输。
        761压缩干粮的优点是携带方便,保质期长,在野战环境下能够保障作战人员得到必要的热量补给。缺点是水分过低,食用时有难以下咽的感觉,如果再多喝点凉水,就很容易拉肚子。而且缺乏人体必要的维生素,长期单调食用对身体没有什么益处。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中,761压缩干粮被大量供应给了参战部队。当时上级制定了3-5天结束战役的乐观方案,因此战前单兵配发的压缩干粮共4.5斤,即三日份标准。一个步兵团另外携带的食物标准为两日份,和单兵量加一块共五日份,正好够打完战役。然而战争真的打起来后,其困难程度远远超出了战前大多数人的想象,别说什么3-5天结束了,实际上整整打了28天,仅第一阶段就打了9昼夜。于是,出现了中国军队一个步兵师在敌人纵深40公里处断粮挨饿达一周的奇观。
        在1979年战争期间,后方加班生产了数千吨761压缩干粮并运上前线,有力保障了一线部队的给养需要。到了80年代两山作战期间,尽管中国的国力已经得到显著增强,军用食品体系进一步丰富,但761压缩干粮仍然不可或缺。
        对于761压缩干粮有着种种传说,比如用饼干砸倒歹徒的,有用饼干砸死蟒蛇的。当然,这夸张了,不过761饼干的坚硬,还是存在的。老兵一想起761饼干,就本能的感觉牙齿不适。有老兵回忆道:“761压缩饼干后来是半块也不愿意啃了,我们的牙齿都啃晃了。”
        lz的外公在部队服役期间,曾带回了大量的761压缩干粮,它磕死人不偿命的口感也成了lz母亲的童年回忆(or阴影),至今还能看到当年留下来的军绿铁桶。761干粮至今仍有生产,lz也尝过,但现在生产的761已经没那么硬了,挺可惜的。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8-11-18 19:35
        回复
          注:
          尖吻蝮,又称百步蛇、五步蛇、七步蛇、蕲蛇、山谷虌、百花蛇、中华蝮等,中国特有毒蛇,越南北部也有少量分布,由于其毫无预兆的攻击性和较大的排毒量,危险性和致死率明显高于眼镜蛇。气温在20~30℃时,尖吻蝮活动最为频繁,气温高达35~38℃时,多向水边集中,在夜间用松把照明较为敏感并对火把有攻击反应。每年11月下旬到翌年3月上旬,是尖吻蝮的冬眠期。
          通过外形判断,蛇精姐妹基本可以实锤是尖吻蝮,这也解释了姐妹俩都是锥子脸的原因,从蛇到人脸型根本就没变嘛!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8-11-18 19:36
          回复
            不错,挺有趣的,这个年代的事不经历过的话还真挺难描述的。继续更吧,多更点加精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11-18 22:09
            收起回复
              硬核小说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11-19 00:12
              收起回复
                支持支持!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11-19 11:17
                收起回复
                  政委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11-20 10:26
                  回复
                    62式轻型坦克(英文:Type 62 Light tank),即镇楼图中坦克,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研制装备的第一代轻型坦克。
                    该坦克主要用于南方丘陵山地的装甲师团,遂行侦察、迂回、同敌方轻型装甲车辆作战等主要主要任务,具有良好的机动性能、一定的火力和防护能力(真的吗)。
                    62式轻型坦克于1958年开始研制,1962年设计定型,1963年投产并装备使用。这种长得像缩小版59的轻型坦克成为了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主力坦克。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8-11-21 08:03
                    回复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8-11-21 13:31
                      收起回复
                        注:“大重九”创牌于1922年,产地于云南,出品于红云红河集团,是为纪念云南响应“辛亥革命”推翻清帝制,实行共和的“重九起义”而创牌,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在部队广为流行。
                        (图为当时的大重九包装)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18-11-22 12:14
                        回复
                          注: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为了进行步坦协同长途穿插,我军真的把士兵绑在坦克上!这种行为造成沿途被越军伏击时,许多解放军来不及下车,产生了许多不必要的伤亡。军迷圈把这种师从苏联的搭载方式称为“人肉反应装甲”。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19楼2018-11-22 12:21
                          回复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查看此楼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20楼2018-11-22 12:35
                            回复
                              好多啊写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8-11-22 23:5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