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哪学吧 关注:66贴子:217
  • 4回复贴,共1

杭州学习上海公民办同招、中考名额分配给不选择生源的学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1月5日,杭州市在2018年“公述民评”面对面问政活动,回答民意代表提问的过程中,杭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了杭州教育的两项新政:
一是市区优质示范普通高中学校名额分配招生比例,将提高到60%,同时,考虑将中考分配生的名额向不选择生源的学校倾斜。
二是在杭州探索实施公办民办中小学同步招生。


IP属地:上海1楼2018-11-19 11:24回复
    这两项举措意图是要给愈演愈烈的“民办热”降降温!
    大家是不是觉得很熟悉,这两项举措跟上海的新中考政策中关于名额分配的规定、小学公民办同步招生是不是很像?为什么说这两项举措可以给“民办热”降温?我们一起来看看上海这两个政策。


    IP属地:上海2楼2018-11-19 11:25
    回复
      上海新中考政策关于名额分配的规定
      新中考的名额分配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名额分配到区,换算一下,大约占市重点招生计划的15%—19.5%,比起推荐生名额少了很多。
      并且,从录取方式来看,上面把推荐生当做是名额分配的假设不准确,因为目前的推荐生是预录取的一种,而新中考后,名额分配到区的这部分同样是按照总成绩排序录取。
      第二部分名额分配给不选择生源的每所初中学校,换算一下,大约占市重点招生计划的35%—45.5%。
      不选择生源初中学校是指,按照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凡采用对口入学、摇号入学、统筹入学,不挑选学生的,均可视为不选择生源的学校。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特别提到,“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并不排除民办。民办初中放弃择生,也可以获得名额分配到校;而公办初中如果违规择生,也可以定性为选择生源的学校,因此失去名额分配。
      名额分配具体怎么录取?
      采用综合评价录取时,先由招生机构根据考生志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计分科目总成绩(满分750分)和政策加分按1:2比例投档。各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结合投档考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进行综合考查(满分50分)。将考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计分科目总成绩、政策加分和综合考查成绩求和得到总分。名额分配到校的计划,以初中学校为单位,依据总分排序录取;名额分配到区的计划,以该区为单位依据总分排序录取。


      IP属地:上海3楼2018-11-19 11:25
      回复
        以名额分配到校的计划为例:
        假设七宝中学有3个名额分配招生计划分配到七宝二中,按1:2投档的原则,七宝二中填报过七宝中学志愿且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计分科目总成绩排名前6的考生均被投档,参加七宝中学自行组织的综合考查。
        假设小明710分,在七宝二中所有填报七宝中学志愿的学生里排名第五,即可被投档,参加七宝中学的综合考查。
        如果小明在综合考查环节得分45分,那么他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的总分即710+45=755分。
        如果755分在七宝二中的6名学生中排名第三,那么小明就被七宝中学录取了,而总分排名第四到第六的考生进入下一批次录取。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假设七宝二中拥有3个七宝中学的名额分配的名额,但是七宝二中前6的学生都有机会进七宝中学。
        也就是说,如果一所学校获得的市重点名额分配到校的总名额有100个的话,将是在排名前200的学生里最终录取100个,而不仅仅是排名前100。
        名额分配分为两部分,一个是分配到区,这是区内排名竞争,一个是分配到校,校内排名竞争,不过这个校只是不选择生源的学校。
        分配到区,就是看区内排名,以及综合考查的成绩,这其实是非常公平的,只是达标就有机会,也无所谓是在哪所学校,所以这部分对于择校与否没影响。
        分配到校,上面也已经不断的提到“名额分配给不选择生源的学校”,对于“不选择生源的学校”,大家第一反应肯定是公办学校,上面也给出了解释,这种说法不正确。民办学校只要满足条件,也是可以获得名额分配,同样,公办学校只要有挑选生源的违规现象,也会失去名额分配的机会。
        假设一个学校拥有3个上中的名额,哪怕这个学校排名第一的学生,在区内排名50名开外,这个学校排名前6的学生依然有机会进行投档,并且最终会有3个人被上中录取。
        所以,在名额分配上,那些不选择生源的学校里的学生拥有更多的优势,他们只需要在学校排名前列,就有机会通过名额分配进入市重点,而其他那些学校的学生必须要在全区排名前列。
        所以,从目前来说,公办初中的优势比民办初中更大!


        IP属地:上海4楼2018-11-19 11:25
        回复
          公民同招、新中考就是分别在“入口”和“出口”上释放治理义务教育生态的决心。从杭州开始学习上海这两大举措来看,目的也是为了给“民办热”降温!
          在大环境变冷的情况下,顶尖民办学校将会更加低调,同时会保证自己的成绩和地位,而二三流的民办学校,会更专注于打造自己的特色,吸引志同道合的家长。
          公办学校重回主要位置,公办才是绝大多数学生的去向。那些有特色、实力好的公办学校将更受热捧。与之伴随的是学校严格的入户年限,在五年一户政策的夹击下,公办将更加受欢迎。
          同时,上海利好公办学校政策越来越多。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新优质学校办学等,公办学校会越来越好,并且会越来越均衡。以后的升学季,也会越来越平和。
          归根结底,家长对教育的投入与用心,才是影响孩子的关键,特别是新中考和新高考,对人才重新做了定义,对人才的录取也重新制定了规则,均衡才是硬道理。
          在新中考和“公民同招”之后,希望家长们能少一些鸡血,少一些焦虑,不要盲目择校,将更多的精力用在孩子的均衡发展上,培养“软实力”,让孩子成长更健康!


          IP属地:上海6楼2018-11-19 11: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