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山吧 关注:24贴子:459

【集大成】传 说 掌 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刑天 
《山海经·海外西经》说,刑天与黄帝争位、厮杀,最后被黄帝砍断了头,把他葬在常羊山麓。刑天虽断了头,却仍不泯志。他以乳头为目,以肚脐为口,操盾牌、大斧继续挥舞,与黄帝再决雌雄。这段传说的神话色彩极浓,反映了中国远古时代氏族部落之间血腥争斗的历史. 


1楼2009-06-19 16:12回复
    商纣王 
    纣为帝乙少子,帝乙正妻所生,得立为太子。纣天资聪敏,体格魁伟,勇力过人,能赤手与猛兽搏斗,能言善辩,恃才傲物。帝乙死后,纣继位为王。纣王好酒色,喜淫乐,广建苑囿台榭,宠爱美女妲己,唯妇言是听,厚敛赋税,高筑“鹿台”,命乐师师涓作“北里之舞”、“靡靡之乐”等淫声怪舞,又“以酒为池,悬肉为林”,通宵达旦地饮酒作乐,不理朝政,不祭鬼神。纣王昏淫无道,致使百姓怨恨、诸侯离异。为重振自己天子威风,纣王作“炮烙之法:用青铜制成空心铜柱,中间燃以木炭,将铜柱烧红,凡有敢于议论他是非的人,一律绑在铜柱上,活活烙死。后纣又因九侯之女厌恶宫中生活而肉醢九侯。纣王肉醢九侯的举动,激怒了朝臣,但大家只是敢怒不敢言。鄂侯仗着自己是王朝三公的身份,与纣王激烈争辩,指责纣无道,纣当即将他处死,并制成干尸示众。纣王淫乱日甚一日,他的庶兄微子不忍坐视国家灭亡,苦劝纣王而不得,只好逃离王朝,隐居民间。纣的叔父箕子对纣的暴政早有不满,他装成疯子,混在奴隶之中。纣发现后,命武士将其囚禁。纣的叔父比干亲眼见微子逃隐,箕子佯狂为奴,非常伤感,又觉得他们未能尽到人臣责任,认为人主有过错而不劝谏,就是不忠;怕死而不敢进谏,就是不勇。于是他以死相争,接连三日苦苦劝谏纣王,不肯离开一步。纣恼羞成怒,下令杀死比干,剖腹取心,声称要看圣人的九窍之心。纣王昏乱暴虐,愈演愈烈,杀王子比干、囚禁箕子,人民的不满无以复加,连太师、少师都抱着乐器奔周。周王以众叛亲离,彻底孤立,最终历经17代30王(不包括汤长子太丁)、496年的商朝位周所灭。


    2楼2009-06-19 16:30
    回复
      鸿门宴 
      汉元年(前206)十二月,项羽率军至函谷关。见关门禁闭,又听说刘邦已平定关中,大怒。于是命令英布攻破函谷关,准备讨伐刘邦。此时项羽拥兵40万,号称百万,驻扎新丰鸿门(今陕西临潼东的项王营)。刘邦有兵10万,号称20万,安营霸上。谋士范增劝说项羽立即攻击刘邦。项羽的叔父项伯与张良素有交情,当夜策马至刘邦军中将范增的计谋密告张良,劝张良赶快逃避。张良马上将情况告诉刘邦。刘邦请项伯从中调解,项伯要求刘邦第二天到鸿门。随后,项伯连夜赶回鸿门,劝说项羽。项羽认为项伯所说有理。第二天早晨,刘邦亲自来见项羽,项羽设宴招待。席间,范增三次举起所佩玉玦,示意项羽杀掉刘邦,项羽犹豫不决。范增于是指示项羽堂弟项庄来席前舞剑助兴,意在击杀刘邦。项伯见此情况,也拨剑起舞,并经常用自己身躯保护刘邦。张良也离席去叫樊哙,樊哙携带剑盾闯入军门,指责项羽要杀有功之人。后刘邦借上厕所的机会,在樊哙等人的护卫人,由小路急忙返回霸上,得以脱身。


      3楼2009-06-19 16:30
      回复
        燧人氏钻木取火 
        在古希腊,有普罗米修斯背着天神宙斯,把火从天上偷走带给人间的神话故事,在中国则有燧人氏钻木取火的传说。火的使用是人类历史上一项划时代的伟大发明。在漫漫的长夜,火给人带来光明;在严寒的冬日,火使人得到温暖。有了火,人类才领略了熟食的美味,脱离了茹毛饮血的时代;有了火,人们才能烧制陶器,冶炼金属,制作更精细的工具和武器。火,是光明的使者;火,是文明的象征。在元谋人和蓝田人的遗址中,都发现过炭屑和炭粒。如果说这些用火遗迹或许有可能只是野火留下的,那么北京人已经会人工用火则是确凿无疑的了。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中留下了厚达数米的灰烬层,说明篝火在这里连续燃烧的时间很长,也说明北京人已经懂得保存火种;不用火时用灰土盖上,使其阴燃;到下次用火时,扒开灰土,添上草木引燃。灰烬中被烧过的兽骨、石块和朴树籽,则是北京人用火烧熟食物的证据。


        5楼2009-06-19 16:32
        回复
          涿 鹿 之 战 
          黄帝打败了炎帝之后,居住在东方的九黎族首领蚩尤,联合南方苗民,企图推翻黄帝。传说蚩尤有81个铜头铁额的兄弟,个个凶猛无比。蚩尤统率着大军杀到涿鹿,与黄帝的军队发生了著名的涿鹿大战。蚩尤变幻无穷,有呼风唤雨召雾的本领。他用魔法布起漫天大雾,把黄帝军队团团围住,然后左右出击,使黄帝军队损失惨重。在万分危急之际,黄帝的手下“风后”依照北斗星的原理,制造了一辆“指南车”,车前立有一个小仙人,一只伸出的手臂总是指向南方。黄帝军队靠这辆指南车指明方向,冲出了大雾的重围。同时,黄帝又派人到雷泽中捕来龙身人头,每拍肚子便会发出响雷的怪物——雷兽,把它杀死,然后从它体内抽取一根最大的骨头,用来作鼓槌。用这样的鼓槌去敲打用夔皮做成的军鼓,竟比打雷还响,500里外都能听到。黄帝命人把军鼓搬到战场上,一连擂了九通,果然犹如雷声轰鸣,地动山摇,军威大振,蚩尤军队听了个个胆战心惊,望风而逃。黄帝率军追击,杀死蚩尤,取得了重大胜利。从此中原各民族得到进一步的大融合。


          6楼2009-06-19 16:32
          回复
            夸父追日 
            传说夸父是炎帝的后裔,耳垂两条黄蛇,手持两条黄蛇。他一心想追上西沉的太阳,希望阻止太阳落山。到达禺谷之后,由于长途奔走,十分口渴,可是河的水量不足,他只好北去大泽,最后渴死在途中。临死时他扔出的手杖,化为一片树林,名曰邓林。


            7楼2009-06-19 16:32
            回复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是著名的神话故事。相传尧在位的时候,天空有10个太阳,它们是天帝的儿子。10个儿子悄悄溜了出来,把大地烤焦,庄稼树木晒死,老百姓根本无法生活。尧帝向天帝大声疾呼,陈述10个太阳给人们带来的灭顶之灾,天帝便派了擅长射箭的天神羿下凡为民解难。羿带妻子嫦娥下凡来到了人间。经过一段时间,羿连射下9个太阳,只留下1个,从此以后,天气温和,地里万物滋生,老百姓又过上了好生活。当初天帝派羿下凡,只想让羿吓唬一下他的10个儿子,没想到羿不讲情面,把9个儿子射死,就记恨在心,把羿和嫦娥贬为凡人,永不能上天。嫦娥感到自己受了丈夫的连累,于是天天和丈夫打架闹气。羿受不了嫦娥的吵闹,到昆仑山上向西王母讨长生不老药。西王母告诉他:“这药二人吃了长生不老,一人吃了就会升天成仙。”羿把药拿回家,如实告诉嫦娥,有一天,嫦娥趁羿不在家,偷偷把药全吃了。只觉得身轻如燕,飞上天空,一直向月宫奔去。后来嫦娥被禁锢在月宫过着寂寞冷清的生活。


              8楼2009-06-19 16:33
              回复
                三贤禅让 
                尧是我国古代传说中著名的贤君。据说他当帝王后处处为人民着想,不乱使特权,住的是简陋的茅屋,过着粗衣淡饭、节俭朴素的生活。尧一心为民办事,但他的儿子丹朱却是个不肖之子。尧不传位给儿子,就时常留心天下贤人,好把帝位禅让给他。后来,尧探知舜是位贤孝而又有才干的青年,就决定让位给舜。舜名重华,是黄帝的七世孙,颛顼的五世孙。原先舜被封在虞,于是,又称为虞舜。舜天性笃厚,十分孝顺父母。舜在位长达几十年,深受人民的爱戴。舜也没有把王位传给整天只知唱歌跳舞的儿子商均,而禅让给治洪水有功的禹。


                9楼2009-06-19 16:33
                回复
                  娥皇女英 
                  传说聪明美丽的娥皇和女英,是上古时部落酋长尧帝的两个女儿。尧帝晚年,想物色一个满意的继承人。他看到舜是个德才超群的大贤人,于是,就把帝位传给了舜,并让娥皇和女英作了舜的妻子。娥皇封为后,女英封为妃。舜不负尧的信任,让禹治洪水,使人民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娥皇、女英也鼎力协助舜为百姓做好事。舜帝晚年时,九嶷山一带发生战乱,舜想到那里视察一下实情。舜把这想法告诉娥皇、女英,两位夫人想到舜年老体衰,争着要和舜一块去。舜考虑到山高林密,道路曲折,于是,只带了几个随从,悄悄地离去。娥皇、女英知道舜已走的消息,立即起程。追到扬子江边遇到了大风,一位渔夫把她们送上洞庭山,后来,她俩得知舜帝已死,埋在九嶷山下,便天天扶竹向九嶷山方向泣望,把这里的竹子染得泪迹斑斑。后来,她俩投湘水而亡,成了湘水之神。


                  10楼2009-06-19 16:33
                  回复
                    大禹治水 
                    禹作为一个作出多方面伟大贡献的民族英雄,受到人们的崇拜,因此关于他的神话传说也很多。禹的出生就很神秘,据说鲧偷窃了天帝的宝物“息壤”以治洪水,天帝发怒,命火神祝融把鲧杀死在羽郊。鲧死了三年尸体都不腐烂,有人用刀剖开他的肚子,里面就出来禹,而鲧自己则变化成一头黄熊(一说黄龙)隐入山中。禹忙于治水,到了30岁还没有结婚。这时来了一只九尾白狐,变化成一个叫涂山氏的美丽姑娘,向禹唱歌表示爱情,禹就和他结了婚。可是禹婚后仍然忙于治水,很少回家,涂山姑娘想念禹,去治水工地找他,却正好看见禹变成一头熊在挖山洞。涂山氏觉得嫁了熊很羞耻,回头就跑。禹在后面追,匆忙间也忘了变回人形。涂山氏见还是一头熊追来,就变成了一块石头。禹对着石头大声说:“还我儿子来!”石头就裂开了口生出一个小孩,所以小孩的名字就叫启或开。禹治水的神话更多。传说他得到了许多神灵的帮助,如黄龙替他曳尾疏导河川,鱼身人脸的河精送给他河图帮助他治水,又有蛇身人面的神送给他长1尺2寸的玉简来量度天地,平定水土,等等。


                    11楼2009-06-19 16:34
                    回复
                      后羿射日 
                      关于后羿的神话传说很多。相传后羿生来就有射箭的天才,长大后更是臂力惊人,箭法超群。原先天空中有10个太阳,强烈的阳光烤焦了大地,庄稼枯死了,甚至连石头都快要熔化了,海水如同开水一样沸腾起来。人们在灼热的阳光下几乎喘不过气来,凶狠的毒蛇野兽乘机出来残害人类。羿十分同情处于痛苦煎熬的民众,决心冒着生命危险,为民除害。这位擅长射箭的好汉,选择一处高地,张弓搭箭,对准天空一箭射去,只听“轰隆”一声巨响,一个太阳被射中了。后羿一连射了9箭,9个太阳一个个地掉落下来。当他还想再射时,突然想到,如果没有太阳,大地将一片黑暗,人类难以生存,便留下最后一个太阳,让它造福于人类。


                      12楼2009-06-19 16:34
                      回复
                        小子逢卣 
                        商代晚期帝乙在位时,某贵族子曾在某年十二月乙巳日,命小子(商代的官名或是诸侯)逢带领人前往堇地办事。事成之后,子赏赐逢贝二朋,以彰明他的功绩。贝五枚为一串,两串称一朋,是当时的货币。逢用贝来铸造祭祀母辛的卣,即是商晚期青铜礼器小子逢卣,现藏于日本白鹤美术馆。器铭末还有“住子曰:‘令望人方’”的内容,是有关伐人方的记载,但细节不详。盖铭上有小子逢家族的徽记,及“母辛”二字,用以标记器主的族氏,表明器为祭母辛而作的用途。从族徽看,中间有“子”,与商王室同姓,可知这个家族的商的宗室之亲。此器为我们研究商后期与人方的关系以及出现的商铜器铭文中大量族氏文字的现象提供了重要资料。


                        13楼2009-06-19 16:34
                        回复
                          祖甲始创周祭之法 
                          商代鼎盛时期,高宗武丁偏爱幼子祖甲,打算废太子祖庚而改立祖甲。祖甲认为这是违礼之举,不可强行废立,否则就可能重演“九世之乱”的局面,因此他效法武丁当年之举,离开王都,到平民中生活。武丁死后,由太子祖庚继承王位。祖庚即位10年左右病死,祖甲这才回到王都继承王位。为了报效祖先功德,商人盛行祭祀,但所祭对象和顺序都很零乱,没有一定的规矩。祖甲即位后,创造了“周祭”之法,具体方法是:从每年第一旬甲日开始,按照商王及其法定配偶世次、庙号的天干顺序,用羽、彡、三种主要祭法遍祀一周。周祭以旬为单位,每旬十日,都依王、妣庙号的天干为序,致祭之日的天干必须与庙号一致。如:第一旬甲日祭上甲、乙日祭报乙、丙日祭报丙,直至癸日祭示癸;第二旬乙日祭大乙、丁日祭大丁;第三旬甲日癸大甲、丙日祭外丙。如此逐旬祭祀,一直祭到祖甲之兄祖庚。用一种祭祀法遍祭上甲到祖庚的先工先王,需要九旬。祭毕,再分别用另两种祭法遍祀,直到全部祭遍为止。周祭之法,使殷人的祭祀系统更为严密规范,因此盛行于商代后半期,并逐渐达到最高峰。祖甲创立的周祭之法是祖先崇拜和宗教制度的最好体现。在上古文明中,各大民族都有自己的祭祀体系,周祭之法和古巴比伦、古埃及的祭祀法各不相同,是中国古代特有的祭祀系统。


                          14楼2009-06-19 16:34
                          回复
                            作册般甗 
                            商末期帝乙帝辛时,商王想征伐人方,命作册般的等人为出兵人方的事举行祭社。当时称为“王宜人方”,后《尔雅·释天》有解释,是“起大事动大众,必先有事乎社而后出,谓之宜”。这次祭社的结果是“无”,大吉,可以出兵。商王大喜,在祭社完毕后,赏赐作册般贝。作册般用来铸造祭祀父己的甗,并在甗上铸铭,记载了这件事,并在铭文铸上族徽“来册”,隐含了册令史官的职位。这就是作册般甗的铭记。它提供了商末征伐人方以及伐前要进行祭社礼仪,确定吉凶的史料,是研究商史所不可忽视的可靠内容。


                            15楼2009-06-19 16:35
                            回复
                              帝乙归妹 
                              商王文丁杀了周族首领季历以后,商周关系恶化。季历之子姬昌继位后,积极蓄聚兵力,准备为父报仇。此时,位于商王朝东南的夷方也先后同孟方、林方等部落叛乱,反对商朝。帝乙为了避免东西两方同时受敌,也为了修好因其父杀季历而紧张的商周间的臣服关系,决定将胞妹嫁与姬昌,采用和亲的办法来缓和商周矛盾,稳定全局,希望唇齿相依的商周两大国之间彼此不记前嫌,亲善相处。姬昌审时度势,认为灭商时机还未成熟,为了稳住商王,同时争取充足时间,同意与商联姻。帝乙亲自择定婚期,置办嫁礼,并命姬昌继其父为西伯。成婚之日,西伯亲自去滑水相迎,以示其郑重之极。周人自称“小邦周”,而今能够与商王之妹联姻,觉得是“天作之合”,此事史称“帝乙归妹”,一时传为美谈,商周双方皆大欢喜,商周重归于好。


                              16楼2009-06-19 16: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