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百名山吧 关注:8贴子:542
  • 11回复贴,共1

浅間山 - 上信越的冰与火之歌#日本百名山攻略#[活火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18年八月底才重新开放山顶区域的浅間山,一直都被我们惦记着,无奈总没找到好的机会,所以“制霸”计划一直搁置到现在。
恰好周五晚上凯哥说状态有点不好,于是把原定周五晚上出发,周六去的常念岳改为周六日归的浅間山。凯哥23点休息之后,老w尝试在2小时内组到了林展哥和小雨。林展哥就问了海拔有没有低于2500,因为他恐低,发现浅間山勉强达标之后果断入队。然后水友小雨在估计不会太冷之后也迅速加入。一行人早上6点起床开始在群里讨论行程装备,七点多就成功集合,10点顺利抵达登山口。
这种登山活动真是炒鸡的spontaneous,找几个备选的山,确认一下天气,查看一下近日的路面情况,基本知道带什么装备,行程是什么强度,组上一拨人就可以出发了。

图1. 出发前就问凯哥哪里可能有纪念章卖,毕竟最近好多山都没买到纪念章有点受伤。得知浅間山莊可能有卖的之后,一抵达停车场老w就火速冲进山小屋开始淘货了。一枚550円还是650円,造型还不错,比较有特色。
路书计划
044浅間山 - 无心睡眠的活火山
实际行程
2018年11月24日周六
【浅間山日出6:22 日落16:43】
百名山: 044浅間山(2568m)
浅間山 -4℃ ~ -10℃ 0%降雨率
轨迹图:有 - 户外助手 “2018-11-24 浅间山”

图2. 难易度 - 简单,体力度 - 中等。初心者也可以体验浅間山常规登山道登顶前掛山,这座活火山登山口的公共交通居然是通年营业,虽然每个方向一天只有两班导致日归的行程会很赶,但是选择在天狗温泉之类的地方夜泊一晚的话行程就非常美丽了。
【去程交通】
7:50練马駅 - 10:00浅間山莊(天狗温泉)
自驾


1楼2018-11-27 18:46回复
    【登山部分】
    A.上行天狗温泉
    6.5km 4h30m 爬升1144m
    (实际线路是从浅間山莊开始的,图中火口附近那条深绿色道路已经废弃不让走了)
    10:15浅間山莊(天狗温泉)
    图3. 不等凯哥在天狗温泉旁边的登山口填完登山届,我们就直接向浅間山进发了。刚出发没多久就发现路旁溪流上的这种奇景,枯木下面吊着冰柱的可能成因应该是溪流水温太高,蒸发的水汽碰到寒冷的枯木表明凝结而成。

    图4. 路边的朽木。平时见得挺多的,我们都没有想过要去拍摄,倒是小雨提醒老w,其实很多看游记的朋友应该不太常登山,这些我们见惯了的东西,完全可以当做素材插入游记中丰富内容。

    图5. 老w押队,大家美滋滋地在冬日暖阳里漫步林间小道。


    2楼2018-11-27 18:47
    回复
      10:55小瀑布11:10

      图6. 这一处小冰瀑布,大家可是铆足了劲拍照。话说老w找取景点的时候看到水面飘着一个塑料瓶,果断捞起来扔到了登山道边,一则自己的跑山包小,不适合携带,二则瓶子里外都是湿漉漉的,这种天过一会就会结冰,还真是不想拿。老w的素质只能做到看见登山道旁的垃圾顺手把它们扔回登山道之上,之后自然有更热心的朋友会帮忙带出山,事实证明下山的时候那个瓶子确实不见了。
      以前在宜昌登山的时候,看到有些清理垃圾的山友甚至都下到悬崖绝壁边去捞垃圾,除了为这些热心的朋友捏一把冷汗之外,老w觉得这些垃圾就是很多人图随手一扔的方便,有时候会给在意这些东西的人带来很多麻烦,其实把垃圾带出山也只是举手之劳,人人都把垃圾带出山,自己以后见到的其他山景也会更纯粹。

      图7. 火山溪流的水温估计比空气温度高出不少,所以可以见到很多这种奇特的固态水结晶。
      11:15二ノ鳥居

      图8. 瀑布那儿拍够了之后往左上切一个陡坡就又到了一片比较平缓的登山道了,从这里开始就渐渐与溪流拉开了海拔的差距。


      3楼2018-11-27 18:47
      回复

        图9. 攻略里面写的是到火山馆后的两处分歧附近可以看见前掛山顶,看到这张图的时候老w就知道攻略写错了。此图拍摄于二鳥居与火山馆之间,右手边就是牙山。

        图10. 脚下的溪流,这儿的水道较之下游而言显得黄了很多,硫化物含量想必是不低的,估计下游的温泉会很棒。虽然大家都做好了泡温泉的准备,可惜今天行程不够宽裕,我们下山后径直返回东京,没有泡上温泉。

        图11. 回头拍摄一张。左手边突兀的家伙就是牙山,图中间远处那个小尖儿就是半个月前去的蓼科山。


        4楼2018-11-27 18:53
        回复

          图12. 第一次看到这种景色的时候是在东北的八甲田山,这次再见到的时候就一点都不慌张了,黄白相间的破碎峡谷里,流淌着的是浓郁硫磺味的溪水。

          图13. 警示牌,示意这座火山危险区域多,不要偏离登山道。
          12:10火山馆12:15

          图14. 火山馆。里面可以无料休憩,很多人都在这里生炉子煮东西。话说老w也是考虑过要带炉子的,但是想着今天这么冷,煮个吃的的确是很美滋滋,但是休息那一会没准会被冻坏,于是就打消了腐败的念头。


          5楼2018-11-27 18:53
          回复

            图15. 爬上火山馆背后一个小坡就来到一大片极为平坦的林地。左侧(西北方)就是浅間山一带最古老的火山遗迹,其山峰以黑斑山为代表,这片平地就是当初喷发后火口的遗迹。东北方图中不可见处就是稍新一点的火口 - 前掛山,而前掛山再往北才是大约900年前形成的最新火口。
            12:25湯の平分歧

            图16. 图中的日本小姐姐还挺好看的,拍照的时候没注意,早知道当时就去搭讪一下了。
            话说可能因为浅間山是活火山的原因,示意牌上的信息超级齐全,完全与这座山的人气不符。

            图17. 本次登山小队的摄影组 - 小雨,果然是在摄影组加入之后照片的质量就有了显著的提高。想当年在国内爬山的时候一般都是叶总负责摄影事项的,到日本之后老w就只能自己摸索《照骗的自我修养》了。


            6楼2018-11-27 18:53
            回复
              12:40赛の河原分歧

              图18. 老w跟小雨说这个可以拍一下,然后亲眼看到相机一秒虚化背景的神奇,从此深刻体会到了科学与技术对于拍摄的重要性。
              13:10上切溪流处

              图19. 溪流下方与凯哥还有小雨分道扬镳,“莽夫”林展哥选择了笔直向上冲顶,老w看了一下坡度觉得应该可以操作就也跟上了(话说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前段时间IG的莽夫上单,林展哥给人的感觉就是有那种一包五的气势)。最开始两三百米稍微一抬头缓缓神就发现被“莽夫”甩开一二十米,丝毫不敢懈怠,直到距离顶上大概还剩两三百米处突然坡度更陡,火山碎屑更滑之后才慢慢跟上。之所以能跟上的主要原因还是地形太难着力,需要如图所示手脚并用。零下的气温里,在这一段爬上去之后居然都出了一点儿汗,可见强度还是不低的。由于上去之后基本就不能回头,所以没有十足把握的朋友不要轻易尝试,走常规登山道依然很好玩。

              图20. 老w又要借机科普了。话说当初读课文的时候只是从文字中领悟到为什么高海拔的植物都极其低矮(地球上有植物生长的最高海拔记录是6000多米),而且一般生长在水道附近,一则是日照会输送大量热能到地面,低矮的植物可以更大效率的吸收热量,二则是低矮的植物在积雪后会被雪所覆盖,免受外界更低低温和狂风的摧残,三则日照可以融化部分积雪成为液态水供给植物以生长所需。所以这一段上行道几乎只有溪流(现在已经干涸,有一些残雪遗留)附近有图中这种矮小的枯草,其他地方几乎是寸草不生。


              7楼2018-11-27 19:00
              回复
                13:35常规登山道

                图21. 上切到常规登山道。其实这里通往前掛山顶的山路就是当初前掛山的火口环坍塌后的遗迹,左侧的断崖遗迹凹陷就是当初的火口。

                图22. 火口环上的眺望是极其不错的,图中远方的那一条积雪山脉应该就是飛驒山脉 - 日本的北阿尔卑斯了。

                图23. 前掛山顶附近回望来路,这么长一条全都是当初火口环的一部分,可见那时候火口该有多大。


                8楼2018-11-27 19:01
                回复

                  图27. 从避難小屋上行去新火口的路上很多这种看似硫磺的石头。话说避難小屋附近并没有写通往新火口的道路是通行禁止的,所以“莽夫”和老w傻傻地跑去近距离看了一下火口喷气(当时都不知道火口在那,也不知道火口居然那么大)。
                  14:20火口

                  图28. “莽夫”比老w大概快十几米,他登顶后冲着老w大喊“上面好壮观啊”。老w想着,都是老司机了,啥世面没见过,怎么这么激动。直到自己走到火口环上之后才发现,这家伙可真是壮观呐。半径过百米的巨大火口,脚下就是深渊,地面的质地全部都是火山碎屑,本以为已经克服了恐高的老w到在这里的时候内心都非常紧张,仓促拍照之后就和“莽夫”一起下山了。
                  视频1. 近距离感受一下,当时又怕掉火口里面,又是被冻得手指头不好使,所以拍摄得很随性。

                  图29. 下往常规登山道半路看到右边那颗巨大的火山岩,这么大的家伙(两三个电话亭大小)都是从火口里面喷出来的,火山喷发的恐怖程度,怎么说呢,有机会老w还是想远观一下的。


                  10楼2018-11-27 19:02
                  回复
                    14:30常规登山道

                    图30. 下来之后才发现这条路是不让走的,跨越过去属于违法行为。好在你们也不知道老w是谁,举报肯定也不会成功,而且中国不是有句话叫不知者无罪,不知道这招在日本管不管用。
                    话说正好下到这里的时候,凯哥和小雨也已经登顶返回跟我们汇合了。

                    图31. 在树线附近开心滴捡了一根小枯藤,林展哥拍完一会儿就把图给p好了。
                    背后那个就是前掛山。
                    15:20赛の河原分歧
                    15:30湯の平分歧

                    图32. 应拍摄组负责人小雨的要求,我们仨跑到面对黑斑山的方向摆拍一下证明我们来过。她一直抱怨我们走太快,而且没有自拍精神,害得她都没取到什么人物类的素材。
                    话说“莽夫”的动作是不是都看起来很莽?
                    大家都是超轻量上山,他背了一整包东西,结果冲顶前大家都在加衣服,他只能给自己加油,因为他包里没有带额外的保暖装备。真不知道他那么大个包里到底都是塞的一些啥玩意儿。


                    11楼2018-11-27 19:02
                    回复
                      15:35火山馆15:40

                      图33. 牙山、硫磺峡谷、归路。

                      图34. 老w远远看见凯哥在这里堆玛尼堆,看着他在小石头上面放大石块的时候顿感十分捉急,没想到他居然说是故意把小石头放到下面增加难度的,山里人真是会玩。大家仔细看“莽夫”手里的石块个头有多大,难道当时他真的想把那玩意儿堆最顶上吗。
                      16:15二ノ鳥居

                      图35. 这种图片以前是拍不出来的,有专业的队伍真好。凯哥规划线路,“莽夫”造起来,小雨抓取照片,老w回头加工游记,宛然登山一条龙服务的赶脚。


                      12楼2018-11-27 19:02
                      回复

                        图36. 落日归途。

                        图37. 碰到一队日本山友,我们下山基本是连走带跑的。上山速度有点慢还担心后半程小雨吃不消,没想到她的体力还挺不赖,返程路上跟着我们一路小跑都不掉队,上山慢主要是真的拍了太多太多照片了。

                        图38. 林子挡住了,不然这鸡尾酒状层理的落日可以打满分。


                        13楼2018-11-27 19: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