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媒吧 关注:1贴子:16
  • 2回复贴,共1

师通八达:80分家长造就60分孩子,原因竟是家长“考前焦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学习增长知识、增长见闻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与之相对应的家长们对孩子的学习问题也愈发的关注,怎么样才能给予孩子更好的教育也成了学生家长关注的社会问题。
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从古至今都存在着,随着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发的多样,“别人家的孩子”也在各大媒体网站遍地开花,但面对着自家孩子学习恍惚、粗心大意、沉迷游戏等现状,学生家长们又该如何呢?


1楼2018-11-29 16:29回复
    1.放下焦虑,以平常心对待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需要的是耐心而细致的持续投入,不应轻视怠慢,更不应过度焦虑。这是每个人都明白的事,但师通八达教育机构教研部负责人——李老师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工作的压力以及对孩子的过度担忧往往会导致家长的焦虑。
    而这种焦虑又会间接的导致孩子学习上的种种问题,某高校高一一班的陈同学就曾因为家长的过度焦虑,过度的关心而导致了孩子在考前容易紧张生病,甚至一病一星期的情况,而这样的情况却引来了家长对孩子的不谅解,长此以往学生成绩上不去,家庭关系反而下来了。
    经过李老师的反复沟通与开解学生与家长才放下心结,仔细沟通才解决了孩子考前的恐慌感,进而不在生病,考出了原本该有的好成绩。需要明白当前孩子存在的问题都是能通过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一步步引导和激励而解决的,因此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不应该过度焦虑,放下焦虑才能以平常心去看待问题,才能更好、更快的发现解决方式。

    2.配合学校,家校合作,合力教育
    当今社会中,因为种种原因家校合作问题层出不穷,前有教师一言不合将家长踢出微信群,后有家长利用职务之便将孩子老师拘禁7小时,更有甚者将老师批为“弱势群体”,孩子在校学习即使犯了错误也打不得,骂不得,更是连一句重话都不敢说。
    但这样真的是对的吗?
    在师通八达的李老师看来,家庭和学校是共同承担孩子教育的两个主体,这两个主体是不可分割的,比起家庭,学校作为专业的教育机构对于孩子的教育进度更为了解,而家庭作为孩子接受价值观输出的主体之一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无法比拟的作用,两者之间孰轻孰重无法得知。
    对于师通八达李老师而言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其本质上来说是塑造灵魂,塑造人格,而人格的塑造则更需要家长们的配合,现今社会上存在的家校合作问题是极为畸形的,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李老师并不希望二者分割开来,一来,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二来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就拿前段时间引起热议的小诗《秋游》的作者王亦洪来说,正是因为家长给孩子提供了快乐教育、阳光教育的家庭环境,才有了诗中孩子的童真童趣,而也正是他的老师及时发现并鼓励、支持、引导孩子才有了亦洪诗社一百多首的小诗。两相配合孩子才能更好的成长。
    事实上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最应该注重的问题仍是沟通,老师、家长、学生三方的有效沟通才能促使三方关系更加和谐,沟通的缺失才是问题存在的根源,只有更好的沟通才能促使相互之间的理解,只有这样孩子的教育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师通八达李老师认为在整个教育的过程中所应当提倡的是通过引导、鼓励、激励孩子自己渴望、取得成功,不仅仅是在知识教育方面,更是对孩子心性的一种引导,引导孩子向着好的方向不断努力。


    2楼2018-11-29 16:31
    回复
      2025-05-11 05:34:13
      广告


      3楼2018-11-30 10: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