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的季节,儿童等抵抗力弱的群体更易受到影响。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771580638a01a18bf0eb1247ae2e0761/f0dfdbca7bcb0a460ede8d766663f6246a60afaa.jpg)
咳嗽、喘息,当心感冒引发肺炎!
冬天气温低,儿童易发流感引发咳嗽,进而发展出更多呼吸系统症状、喘息,治疗不及时,可能引发肺炎。
而小儿肺炎具有发病急、病情重、进展快的特点,是危害儿童健康最主要的疾病之一,如果没有在发病初期及时发现和治疗,致死率非常高。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4eddb47eac8b87d65042ab1737092860/2be677cb0a46f21f43c8581cfb246b600d33aeaa.jpg)
数据显示,7成肺炎患儿主要症状表现为咳嗽及喘息。因此,当宝宝出现这些症状时,宝妈应密切关注,并及时带宝宝就医,切莫因疏忽大意,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79c092f48ad6277fe912323018391f63/87e70646f21fbe0995a2c55b66600c338644adaa.jpg)
呼吸道疾病,输液就能好的快?
“流水的儿科,铁打的吊瓶,不变的抗生素”,为了迅速减轻宝宝痛苦,不少宝妈去医院就要求医生给宝宝输液,希望尽快“消炎”。
但医生却常常开出雾化给药及口服药治疗等处方,不少宝妈心里都在呐喊,输液不是好的更快吗?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5e4ab4a92a7f9e2f70351d002f31e962/f66afe1fbe096b6309e5581f01338744eaf8acaa.jpg)
其实,专家建议,不是所有呼吸道疾病患儿都需选择输液治疗。国家卫健委多次提醒,能口服,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先局部再全身。
如果明确疾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或者并发细菌感染时,应考虑首选口服类药物,但当诊断为喘息相关疾病时,应首选治疗手段为雾化吸入局部给药,而非输液 。
因此,儿童上呼吸道疾病应根据病情合理选择治疗药品与给药途径。
与此同时,孩子扎针,家长扎心,输液造成的哭闹,可能反而影响疗效。输液时间长,在人多嘈杂的环境里,长时间的暴露会增加交叉感染的风险。频繁输液抗生素,也会面临滥用抗生素导致的耐药及不良反应,一瓶瓶的抗生素打进宝宝尚未发育成熟血管内,将会产生怎样的后遗症与不良反应!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87141400932f07085f052a08d925b865/0e33b2096b63f6246ba23f4c8a44ebf81b4ca3aa.jpg)
提升儿童治疗依从性——雾化治疗好处多
既然输液并非万能,不良反应较多,那患儿该选择何种治疗方式?
国家卫健委儿童用药委员会制定的《儿童喘息性疾病合理用药指南》重点推荐了雾化治疗形式,并指出,雾化治疗无需患者主动配合,全程无痛苦,更容易被儿童接受。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26bdad500a082838680ddc1c8898a964/42256763f6246b600df1b43be6f81a4c500fa2aa.jpg)
此外,雾化由呼吸道吸入,可直接到达患病部位呼吸道和肺部,因此比口服药物起效快。而且其用量仅为像口服或者输液这样的全身给药方式的几十甚至几百分之一,明显地减少了药物的毒副作用。
雾化不容易造成儿童恐惧感,更适合儿童身心,治疗效果明显,应得到有感部门及儿科门诊充分重视。
此外,雾化较之输液等形式更简便易行,遍布全国的社区医院大多建有雾化室,避免家长及儿童频繁出入大医院造成交叉感染。更便捷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购买了家用雾化器,足不出户就能接受治疗,从宝宝喘息,咳嗽之初便及时有效干预,防止因等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提升雾化效果——选对给药是关键!
雾化用药选择上,应根据疾病阶段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药品及给药方式。
《儿童喘息性疾病合理用药指南》中对雾化用药进行了分类及用药指导,如茶碱类药物的中毒剂量和治疗剂量很接近,使用不当极易引发孩子后遗症,已逐渐被淘汰,而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推荐优先选择的药物,疗效确认,副作用小,是不错的选择。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9ced347725381f309e198da199004c67/974ffa246b600c338586d887174c510fd8f9a1aa.jpg)
看完这篇文章,相信不少宝妈的心总算踏实下来了,只要对症下药,宝宝就能更快康复,妈妈心情舒畅。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771580638a01a18bf0eb1247ae2e0761/f0dfdbca7bcb0a460ede8d766663f6246a60afaa.jpg)
咳嗽、喘息,当心感冒引发肺炎!
冬天气温低,儿童易发流感引发咳嗽,进而发展出更多呼吸系统症状、喘息,治疗不及时,可能引发肺炎。
而小儿肺炎具有发病急、病情重、进展快的特点,是危害儿童健康最主要的疾病之一,如果没有在发病初期及时发现和治疗,致死率非常高。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4eddb47eac8b87d65042ab1737092860/2be677cb0a46f21f43c8581cfb246b600d33aeaa.jpg)
数据显示,7成肺炎患儿主要症状表现为咳嗽及喘息。因此,当宝宝出现这些症状时,宝妈应密切关注,并及时带宝宝就医,切莫因疏忽大意,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79c092f48ad6277fe912323018391f63/87e70646f21fbe0995a2c55b66600c338644adaa.jpg)
呼吸道疾病,输液就能好的快?
“流水的儿科,铁打的吊瓶,不变的抗生素”,为了迅速减轻宝宝痛苦,不少宝妈去医院就要求医生给宝宝输液,希望尽快“消炎”。
但医生却常常开出雾化给药及口服药治疗等处方,不少宝妈心里都在呐喊,输液不是好的更快吗?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5e4ab4a92a7f9e2f70351d002f31e962/f66afe1fbe096b6309e5581f01338744eaf8acaa.jpg)
其实,专家建议,不是所有呼吸道疾病患儿都需选择输液治疗。国家卫健委多次提醒,能口服,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先局部再全身。
如果明确疾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或者并发细菌感染时,应考虑首选口服类药物,但当诊断为喘息相关疾病时,应首选治疗手段为雾化吸入局部给药,而非输液 。
因此,儿童上呼吸道疾病应根据病情合理选择治疗药品与给药途径。
与此同时,孩子扎针,家长扎心,输液造成的哭闹,可能反而影响疗效。输液时间长,在人多嘈杂的环境里,长时间的暴露会增加交叉感染的风险。频繁输液抗生素,也会面临滥用抗生素导致的耐药及不良反应,一瓶瓶的抗生素打进宝宝尚未发育成熟血管内,将会产生怎样的后遗症与不良反应!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87141400932f07085f052a08d925b865/0e33b2096b63f6246ba23f4c8a44ebf81b4ca3aa.jpg)
提升儿童治疗依从性——雾化治疗好处多
既然输液并非万能,不良反应较多,那患儿该选择何种治疗方式?
国家卫健委儿童用药委员会制定的《儿童喘息性疾病合理用药指南》重点推荐了雾化治疗形式,并指出,雾化治疗无需患者主动配合,全程无痛苦,更容易被儿童接受。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26bdad500a082838680ddc1c8898a964/42256763f6246b600df1b43be6f81a4c500fa2aa.jpg)
此外,雾化由呼吸道吸入,可直接到达患病部位呼吸道和肺部,因此比口服药物起效快。而且其用量仅为像口服或者输液这样的全身给药方式的几十甚至几百分之一,明显地减少了药物的毒副作用。
雾化不容易造成儿童恐惧感,更适合儿童身心,治疗效果明显,应得到有感部门及儿科门诊充分重视。
此外,雾化较之输液等形式更简便易行,遍布全国的社区医院大多建有雾化室,避免家长及儿童频繁出入大医院造成交叉感染。更便捷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购买了家用雾化器,足不出户就能接受治疗,从宝宝喘息,咳嗽之初便及时有效干预,防止因等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提升雾化效果——选对给药是关键!
雾化用药选择上,应根据疾病阶段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药品及给药方式。
《儿童喘息性疾病合理用药指南》中对雾化用药进行了分类及用药指导,如茶碱类药物的中毒剂量和治疗剂量很接近,使用不当极易引发孩子后遗症,已逐渐被淘汰,而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推荐优先选择的药物,疗效确认,副作用小,是不错的选择。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9ced347725381f309e198da199004c67/974ffa246b600c338586d887174c510fd8f9a1aa.jpg)
看完这篇文章,相信不少宝妈的心总算踏实下来了,只要对症下药,宝宝就能更快康复,妈妈心情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