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币吧 关注:310,843贴子:6,348,693
  • 17回复贴,共1

纪念币发行兑换方式的一点感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趁着年末钱币发行快节奏势头,咱这资深纯币友也趁此发发牢骚,谈谈心里感受啦。
记得央妈首次大量发行纪念币是在上世纪八零年代。当时也并非像现今这样全国范围之内普发,而是选择一些重要地域和大城市发行。但是以上地域民众可以通过工资薪金发放或银行存取款中获取。这种方式让纪念币发放简单又流通。缺点就是发行地域相对狭小,普及率低。可到了九零年代后期,央妈几乎让纪念币发行变态为真正意义上的“养在深闺人未识”状态下。纪念币成为特权阶层、行业内灵通人士们独享品而远离普罗大众目光所及啦。2016年后央妈真正意义上实践了纪念币发行初衷。让纪念币又一次回归民众眼中,推行纪念币收集为全民兴趣爱好中。
纵观央妈几次发行的方式方法,本人感觉有利有弊,有发展有迟滞。例如:早期币种材质精良.设计精彩.制作精美和流通性强,而现今的纪念币相比普遍低劣无审美可言还缺乏流通安全感。之前现场领兑币时那种紧张气氛亢奋心态在现今线上线下.预约量大发行方式中已荡然无存啰。
真心吐槽现今央妈纪念币发行公告啰。发行量大不是坏事,我相信广大真正钱币爱好者收藏钱币绝非囤积谋利而是本着欣赏鉴玩之初衷吧。需要动则每证二十枚的预约量与五人代领数吗?纪念币发行量大而不得流通其存世量怎样,那些大尺度预约兑换者其心态可知?真不知道央妈们怎么想法。唠唠叨叨一席话,望友们见笑见笑了。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8-12-05 11:46回复
    有道理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12-05 11:51
    回复
      喜欢多约,不喜欢少约点!感觉挺好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12-05 11:54
      回复
        不管什么时候,玩收藏的重点和乐趣都是种量绝非单一数量啦!切记切记。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8-12-05 11:57
        回复
          现在挺好的,比兑换二羊时排几个小时队换两枚好,比奥运钞通宵排队好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8-12-05 12:06
          收起回复
            好怀念当年顶风冒雪怀揣忐忑不安心情去兑换纪念币啦!现今真没有感觉啰。新币图早瞧见了,预约也早登记了。到领实物币时真心没什么新鲜味啦。人就是犯贱呀。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8-12-05 12:06
            回复
              我不知道楼主几岁,有没有经历过80年代。
              有一个事实是:88年的建行币,曾经被当作工资发给银行员工,那个时候有些人还不要,因为以前吃过长城币的苦,硬币容易掉,1元面值当时购买力大。
              90年代的建党70、植树节等都是真实参与流通的,找零钱时,偶尔会遇到。从5元币开始,就没用参与流通了。
              现在预约每证20每人可代领5证,是最大量,你完全可以只约1证1枚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12-05 12:15
              收起回复
                有得必有失


                IP属地:山西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8-12-05 12:20
                回复
                  央妈新规定:
                  自2019年4月1日起
                  预约贵金属纪念币、普通纪念币、纪念钞的,需使用相关银行个人储蓄帐户进行预约及兑换。预付款项由相关银行提前扣除。个人帐户内余额不足无法预约。
                  纪念币、钞发行数量由预约数量决定,待兑换结束满6个月后统计发布。
                  普通纪念币、纪念钞通存通兑,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兑换网点统一由相关银行自行设立。


                  IP属地:辽宁9楼2018-12-05 12:32
                  收起回复
                    有道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8-12-09 16:59
                    回复
                      别的不说,单论材质现行的币材的确不如八十年代。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0-01-13 18: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