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草药吧 关注:76贴子:110
  • 6回复贴,共1

靳半芹,兰桐刺,蜂荳树根,英藤樟,聚萝苇迷荟根,草药介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靳半芹,兰桐刺,蜂荳树根,英藤樟,聚萝苇迷荟根,这些都是广东民间常用治疗皮肤疾病的中草药,在这里介绍这些中药属性,内容引自《广东民间草药》一书


1楼2018-12-14 10:07回复
    靳半芹,又名靳铜芹,味苦,性寒。分布于广东潮汕,梅州,河源地区,用于湿热泻痢,热淋涩痛,疮疡肿毒,湿疹湿疮。用法用量5~10g。外用适量。


    2楼2018-12-14 13:23
    回复
      兰桐刺,又名长兰桐刺,性寒味微苦,用于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扭挫伤痛,顽癣皮炎。用法:煎服,3-10g。外用适量


      3楼2018-12-14 16:15
      回复
        蜂荳树根,又名大叶蜂荳树根。性寒,味甘。分布于广东潮汕,梅州深山地区。用于湿热疮毒,黄水淋漓,风疹瘙痒,疥癣疮癞,风湿热痹,烫伤肿痛。用法用量:3-10g。外用适量


        4楼2018-12-14 16:38
        回复
          英藤樟,又名火藤樟,味辛,性凉。分布于广东梅州、河源等深山地区,用于疮疥,瘾疹,温病初起,风疹瘙痒,肝郁气滞,胸闷胁痛。用法用量:外用煎水擦洗。


          5楼2018-12-14 18:13
          回复
            聚萝苇,又名乌聚萝,味微苦、辛,性凉。分布于广东沿海地区。用于跌打损伤,风湿骨痛,疮疖肿痛,外伤出血。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


            6楼2018-12-14 21:01
            回复
              迷荟根,又名理荟根,分布于广东东部地区,味甘、微苦、性凉。用于虫蛇咬伤,疮疖痈肿,淋巴结炎,咽喉炎,皮肤干涩瘙痒。用法用量:内服3-9g。外用适量,捣烂敷或煎水擦洗


              7楼2018-12-14 21: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