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孤舟蓑笠翁吧 关注:11贴子:1,272
  • 13回复贴,共1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12-19 19:53回复
    (今辰时方在军机散职未曾回额驸府而往声遥堂而来,子墨不知嘀嘀咕咕说些什么,自从将这孩子放在声遥堂做事,时间久了就常听说这孩子跟他父亲不同,少了他父亲的儒雅整个一个话痨,自己也不过一笑而之,待进后堂洗漱换衣方我往前头而来,随手翻阅着书籍却不经意间被书页划到,在看此书竟然是一本破旧的古书):此处太乱看着心烦
    (将几本书籍墩了墩,少管声遥堂之事,本就有心让小辈历练,官场之上用晦,仲赫,辅阙这商场之上也有朝宗同猷哥儿二人,在观身侧竟发现是达浪):今日休沐?
    @博尔君达浪-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12-19 20:18
    收起回复
      案件http://tieba.baidu.com/f?kz=5860808727&mo_device=1&ssid=0&from=1086k&uid=0&pu=usm@1,sz@224_220,ta@iphone___24_49.0&bd_page_type=1&baiduid=443F7E774D513952ADB318BF9D8DB689&tj=www_normal_1_0_10_title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12-19 20:19
      回复
        【李何氏案呈至京中,也已过了小半个月。案卷本身并无异处,只是法理之外更有人情,纵案卷将结,仍觉着不甚妥当。说来荒唐,分明难得空闲,岂料心中记挂,事事行来皆不安稳。乃出府往声遥堂去,左右无人摸进书架间,伸手一抓,《烈女传》。】
        【怎知尚未翻阅几页,背后忽传声响。心虚至极,下意识将书藏至身后,乍一副镇定模样,回话道。】
        回太傅的话,休沐得暇,就过来转转。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12-20 19:13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12-20 20:48
          回复
            【本以为已藏得严实,却还是逃不过他毒辣眼光。被抓现形嘿嘿一笑,不比朝堂一本正经,挠着头解释道】
            太傅见笑。事起前几日李何氏案……都说女子首重名节,晚生便想来翻翻看看——女子受辱宁死不从,为何鲜有反抗。
            【明文有例,“因强奸不从致死,及因为调戏羞忿自尽”者,以贞节烈女公举,修建“节孝祠”,死后亦设位祠中,春秋致祭。可若因此舍下生命,岂不亏哉?】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12-20 21:27
            回复
              :或者反抗不得,一介弱女子如何抵挡的住一个大汉
              (女子重名节。古往今来多少贞洁烈女,林烈女曾氏在丈夫死后欲以身试法殉夫,多次未果县令安排孝节两全,这个李何氏为人妻子被人侮辱本应殉节,女子名声大如天,那份卷宗自己也看过,大理寺以情法出发并无错误,而刑法以律法而断):李何氏两次被羞辱,最终杀死了调戏之人,此案看着没什么问题,杀人偿命,可偏生这中间出现了个被调戏,两次调戏羞愤自卫杀人,情法之间,律法人情
              (李何氏被侮辱却不自杀殉节又给了人可乘之机,手转动茶盏又道):而此案件又无律法明文,若当时他对其丈夫说出实情怕也是另一场悲剧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12-20 22:06
              回复
                也是。
                【我只只奋起反抗,却忽略男女之别。倘若势均力敌,岂能不图自保?偏生却实力悬殊,草草激怒对方,后果自然不堪设想。然此案特殊之处,却非挣扎失手,说到底人言可畏,比之生死攸关,流言蜚语何尝不能取人性命。】
                本还想借此书卷寻个答案,怎知太傅一言,便已一清二楚了。
                【追根求源罪责难免,李何氏确有她的委屈,然刑部任职多年,各类案卷都见得多了,又岂能事事出头?天听圣裁,要的可不是冤枉二字。】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12-20 22:34
                回复
                  :只是此事的确没有律法明文,大理寺少卿杨铎以情理出发,而你们刑部则以律法,都察院结合两部终究难以说谁对谁错
                  (妇女名节大如天,被人侮辱调戏而不反抗自谈不上贞洁烈女,若是旁人早就自杀殉节,即便身死日后还能得个贞洁牌坊香火供伺,此事已经上达天庭,刑部得了申饬,李何氏怕是无罪开放):如今这般也好,此事轰动朝野如此一来对之一块刑部拟定法律,也算有了律法明文,女子反抗强奸并将强奸犯人当场杀死本为自卫,自卫者死也难怪大理寺与刑部背道而驰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12-21 16:16
                  回复
                    【奸辱是真,反抗也是真,自卫二字却不敢苟同,登徒浪子既已缚于人前,恼而杀之意为泄愤,终有别于自保失手。只是既已将事情闹大,孰对孰错便已失去了争辩的意义,就看圣上如何评断。底下人不为私利辩之,左与右并无差别。故只是点头应话,刨根问底之事,姑且留于朝堂。】
                    旁的不说大理寺那位杨大人,着实有些胆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12-21 17:26
                    回复
                      :大理寺那位杨铎胆识虽有,可如此行事在朝上未免会吃亏
                      (刑部同大理寺之间不同就是,一个认为过失伤人,一个人认为自卫伤人,两部僵持不下,而这个杨铎就认为过失伤人的要为待斩妇女喊冤,只是此事也非道德礼法毕竟牵扯人命):此案错综复杂,以过失亦或是自卫,大理寺有大理寺的情法,刑部有刑部的律法,怕是难断呀,看似是普普通通的案子实则也取决于主子爷的态度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12-21 21:27
                      回复
                        想来不日便有定论。
                        【初生牛犊不怕虎,这句话搁我身上是没见着,倒是这位大理寺汉卿,委实叫人佩服。至于此案各处细节,大理寺不比刑部,只恐未曾思虑周全。以图自保比之拒奸过当,诚已差之千里,登徒子罪不可赦,自当将其绳之以法。岂容妇人羞愧愤恨,潦草取其性命?只是两议复签商的,都察院梗在中间,难怪太傅左右斡旋,临了通通推给陛下。得,落个清闲。】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12-21 22: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