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卫吧 关注:15贴子:63
  • 0回复贴,共1

益生菌:胃炎来势汹汹如何预防?牢记这7点“护胃守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慢性胃炎的发病很多时候是与饮食习惯有着密切关系的,慢性胃炎是指由不同病因所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在临床上最常见的是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表现为中上腹疼痛,多为隐痛,常为饭后痛,因进冷食、硬食、辛辣或其他刺激性食物引起症状或使症状加重。上腹饱胀,患者进少量食物,甚至空腹时,都觉上腹饱胀。偶尔伴有烧心、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乏力等。
胃炎为什么总是好不了?原因可能是这些1、幽门螺杆菌感染2、睡眠不好3、情绪不佳
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起慢性胃炎的重要原因。《如果有肚子胀、嗳气等消化不良的不舒服,胃药吃了没啥用,需要第一个先排除是不是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可能。怎么判断是不是因为幽门螺杆菌导致的胃不好呢?跟着下图的五步法来做就可以了:
睡眠不好
如果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炎还是好不了,那么来看看我们睡得好不好。睡眠时间短、入睡困难、早醒、打呼噜......这些经常睡不好的债,最终都是“胃”来背了。睡不好的盆友常常有胃胀气、反酸、吃不下、没有胃口等不舒服。这是因为一种叫“脑-肠轴”的东西在起作用,大脑和胃之间互相影响:睡得不好大脑疲劳了会引起胃的疲劳(气排不出去);胃的疲劳又会引起大脑的不舒服,变成恶性循环。胃“睡”不好,哪里有力气去消化你吃下去的东西?所以,一定要睡得好,让胃充分休息,才能治好胃。
情绪不佳
如果睡眠还行、也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就要看看你的胃病是不是被自己气出来了。胃肠道是人最大的情绪器官,只要有点情绪变化,就会有胃肠道不舒服。有句话说,气饱了、气得胃疼,真的不是乱说,就是说的这个了。为什么会这样?又要说“脑-肠轴”这个东西了。主要因为我们的大脑和胃是互相影响的:脑子里乱想了、生气了,胃也跟着生气了(肚子胀);胃不舒服了,脑子又会乱想了(是不是得癌了......)冤冤相报何时了!生气,生的是自己的气,自己的胃不舒服了,何苦为难自己?所以,发脾气、想得多...这些情绪问题也会让胃不舒服,千万不要让胃有“小情绪”,好心情才有好胃口嘛!
那么胃炎该如何预防?
不能过度劳累:无论是从事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不能过度劳累,否则就会引起消化器官供血不足,胃粘膜分泌失调,从而导致种种胃病发生。
不能饮食不均衡:饮食不均对胃有很大的伤害,饥饿时胃中空空,胃粘膜分泌的胃酸和胃蛋白酶很容易伤害胃壁,导致急、慢性胃炎或溃疡发生。暴饮暴食会使胃壁过度扩张,食物在胃中停留时间过长,这也容易造成急、慢性胃炎或溃疡,甚至发生急性胃扩张、胃穿孔。
不能酗酒:过量摄入酒精会使胃粘膜发生充血水肿、甚至糜烂出血而形成溃疡。长期饮酒还损害肝脏,会引起酒精性肝硬化,胰腺炎的发生也与酗酒有关,这些损害反过来又会加重对胃的伤害。
严禁吸烟:吸烟成瘾会引起胃粘膜血管收缩,使胃粘膜中的前列腺素合成减少,前列腺素是一种胃粘膜保护因子,它的减少会使胃粘膜受到伤害。吸烟又会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所以嗜烟成癖是引起各种胃病的重要诱因。
禁止滥用药物:不少药物久服都会损伤胃粘膜,导致糜烂性胃炎和出血性胃炎以及胃溃疡发生。
其中,常用的能损伤胃粘膜的药物有三类:一类是解热镇痛药;一类是激素类药;还有一类是抗菌药。注意应用这类药物时,要严格遵医嘱慎而用之,以避免对胃造成损伤。
补充常卫健益生菌:常卫健益生菌可以重建肠胃微生态系统,维持肠道正常菌群,调整微生态失衡。常卫健益生菌活着进入肠道内,并在肠道生长 代谢可以促进肠道内菌群正常化,抑制肠道腐败物质生长。一部分益生菌在胃壁的定植能排除幽门螺杆菌的粘附,另一方面,益生菌生长繁殖产生的有机酸能抑制幽门螺杆菌生长。
讲卫生: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胃炎、溃疡和胃癌发病的元凶,它可以通过餐具、牙具、接吻等相互传染。因此,讲究卫生,不用他人餐具、牙具,可以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从而预防胃病。


1楼2018-12-20 16:0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