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会有评论家认为这种淡化责任,突出个人追求的设计过于小确幸,但我认为天子的内在表达,其实是找回了从星之声到秒五阶段,即属于新海诚的世界系故事的表达。关于天子中的天气异常现象,最终导致东京成为水城,乍看之下很有末世启示录的风格,但有趣的是东京并没有被荒废,其中的居民依然要为生活而奔波忙碌,也许在废置一些不动产的时候产生了一定的社会问题,但新海诚并没有去描写这些细节,影片最后所呈现的东京,就只是一个加上了泽国和阴雨滤镜的东京,过去通勤靠轨道,如今通勤靠行船,我们的主人公要在这样的舞台上开始崭新的生活,没有人知道谁改变了世界,甚至说没有人关心,大人们不知道阳菜是需要被献祭的巫女,或者他们只是单纯的不相信帆高口中那过于中二的因果关系,三年前的帆高如果不去争取,大人们也不会对阳菜的牺牲心怀感激,而就算出于自私,停止了献祭,也没有人会谴责他们,帆高所背负的罪责,是离家出走和非法持械,并不是水淹东京,表面上这是一个为爱毁灭世界的故事,但本质上还是一个东京爱情故事,雨天的东京与晴天的东京并没有实质上的区别,只有日复一日雨天中的日常,而对于当下的普通人,有比下了三年都不会停的雨还要疯狂的事需要去面对,东京湾不过是变回了两百年前的模样罢了,这种在异常世界下的日常,不正是过去世界系作品所带来的孤独体验么。
最后,关于责任与担当的命题确实会带来一些针锋相对的讨论,但是回到故事的最开始,阳菜真挚地祈祷,想得到的无非是能够和病重的母亲再次散步的晴天罢了,将改变世界的重担强加在少女身上真的合理么?这或许才是当下年轻人不愿意直面的集体潜意识吧。
星座王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