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里镇吧 关注:4贴子:116
  • 1回复贴,共1

丁里镇简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丁里镇,萧县辖镇,是中国美食镇、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安徽省千年古镇、萧县南大门。位于淮北市和萧县城区的中间地带。南邻淮北市,北接龙城镇,东邻永堌镇,西接孙圩子乡、杜楼镇、王寨镇。丁里镇属亚热带与温带季风气候过渡区,境内符夹铁路穿境而过,萧淮公路纵穿南北,连霍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并在境内郭庄设有出入口。2013年,丁里镇完成财税收入1259.38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2亿元,工业总产值达2.09亿元,招商引资3.1亿元。截至2016年底,丁里镇辖8个行政村、1个社区,总人口4.3万人,辖区面积61平方千米。有淮海战役总前委会议旧址、郭庄知青园、王彦章摆渡遗迹(瓦子口)等景点。
名称来历人们为纪念汉朝时期刘邦救命恩人丁公(丁固)的故事,把丁公曾经居住过的地方被称为“丁公故里”。时间长了以后,人们为了便于称呼,而称此村为“丁里”。村口有一座周围全是平地的小山,被称为“丁山”。建制沿革春秋时期隶属宋国。西汉属沛郡,本始三年(前71年)六月甲辰,宣帝封丞相韦贤在此建扶阳侯国,历4世,至王莽时绝,改为合洽县。东汉建武十三年(37年),封韩歆为扶阳侯。十五年正月辛丑国除,撤销。唐朝时期实行道、州、县三级制,区境属河南道徐州,中华民国初年,江苏置五道,镇境属徐海道。民国十八年(1929年)12月,中共朔里支部成立,为区境历史上第一个党支部。1953年2月,镇境属江苏省徐州专区萧县管辖,后随萧县划入安徽省。1955年1月,将朔里区蒋台乡的王场、张院、后土型3个自然村划归濉溪县龙岱乡。1960年4月,将萧县南部杜集、高岳2个公社划归濉溪市管辖。1961年1月13日,划丁里镇相山地区入新设的濉溪市(1971年3月30日,改濉溪市为淮北市);2月,将杜集公社10个大队62个生产队划入濉溪市。1961年6月,濉溪市(后更名为淮北市)郊区成立,朔里区境南部属濉溪市、北部属萧县。1976年,将郭庄公社的官庄、任庄、任土楼、李洼、孙庄6个大队,32个自然村划入淮北市。1984年,撤销郭庄公社,设丁里区。1992年,撤销丁里区,设立丁里镇。


IP属地:安徽1楼2018-12-26 12:46回复
    景点丁里镇境内有孙小林子东汉后期古墓葬、画岩、王彦章摆渡遗址——瓦子口、淮海战役总前委会议旧址、农业学大寨的典型——郭庄大队等景点郭庄郭庄村为七十年代闻名安徽省的农业学大寨典型,学大寨时期,郭庄公社与河南七里营,江苏华西村齐名。曾经光顾这里有影响的人物有陈永贵、李德生、宋佩璋、万里等,安徽省第八次农业会议在此召开。郭庄人民从几里外的山坡上用平板车人力运来红土铺垫,使两千亩的盐碱地产生了根本变化,被安徽省树立为“农业学大寨”的典型。其声望覆盖了安徽,蔓延向全国。被称为“一朵盛开在淮北平原上的大寨之花”、“盐碱地上稻花香”。 [12] 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座落在安徽省萧县丁里镇蔡凹村,旧址的主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体建筑位于蔡凹村中心的杨家台子,为清末古建筑群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是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重点景区之一。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淮海战役爆发,在歼灭黄维兵团后,淮海战役总前委成员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等首长,在安徽省萧县丁里镇蔡凹杨台子召开会议,研究渡江作战部署和部队整改方案,并在院内合影留念。王彦章摆渡遗迹瓦子口名古瓦圳,后改为瓦桥关,名瓦子口。该处地势低洼,北山头至南山头5华里,常年水深约三丈,宽约一华里。唐朝李克用执政时,有一大力士王彦章在此摆渡。有一天,李存孝为其母病买药从此渡过。船行至河中心停驶,王彦章向其索船资,李存孝拒不付钱,并说他是黑渡口撑船。王彦章用他的铁船篙向李肩背猛击一篙,李存孝一挺肩,篙弯而缩短。王彦章令其赔偿,李存孝将篙用手一捋,篙复直且长。王彦章畏惧,急忙跳入水中潜逃。至今,仍留有摆渡的24个平行石穴眼痕迹。 [2] 美食丁里羊肉汤,是萧县羊肉汤、徐州羊肉汤的发源地,每年丁里镇均举办以羊肉为主题的伏羊文化节。


    IP属地:安徽2楼2018-12-26 12: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