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北方汉族常染图南北跨度大,东西跨度小:
1、北方汉族有将近7亿人,而且地域跨度非常大,从东经 73度,到东经135度,从北纬33度到北纬53度,但是在常染上却非常聚类,从时间上看,这种现象不可能是5000年时间慢慢演变形成的,可能是不到1000年左右的时间内由某一个地方民系大规模覆盖形成。从史料上看,只有明朝有这个可能,所以我猜测这个时间可能在600-700年前由明朝的大一统导致。
2、北方汉族人群虽然常染上非常聚类,但是有一个特点,东西跨度非常小,而南北跨度非常大,大到超过华中族群和华南族群的程度,令人奇怪。经过分析,南北跨度大的主要原因是由两组离散度较大的人群造成,一组是由常染偏向北部人群的辽宁吉林黑龙江造成,另一组是常染偏向南部人群的甘肃、陕西、山西、河南。而这两组人群中间的山东汉族常染的离散度非常小,颜色凸显鲜明,而河北的颜色比较模糊,不好判断。
这种常染南北跨度大的原因,可能两者的底层造成,甘肃、陕西、山西、河南的底层,可能多古代仰韶人群,辽宁吉林黑龙江的底层可能偏向东北少数民族,而山东的底层可能偏向大汶口文化。
因此,如果按照常染南北跨度分,北方汉族大体可以划分为东西两大阵营。
3、北方汉族整体常染十分偏离藏缅族群,更偏向亚洲东部人群,即便是地理上非常靠西部的陕西、山西、甘肃人群,他们在常染上也比华中族群更加靠近东部人群,这种现象非常奇怪。如果原始汉族属于汉藏语系的话,那么黄帝战蚩尤的故事可能是真的,即偏向亚洲西部人群的华中人群战胜了偏向东部族群的华北人群,否则很难解释这一切。
如果华北人群的常染在PC2这个标识着南北基因区别的重要参数上做一个区分,划出一条竖线,我们很快可以把华北族群划分为两个大组,即华北A组和华北B组,竖线中间的正好是山东组,那么陕西、甘肃、山西、河南等华北人群都可以归入到A组,而辽宁、吉林、黑龙江等东北人群可以归入到B组。A组的离散度明显大于B组,从侧面反映了A组的历史更为悠久。两组的常染A组偏南,B组偏北。A组中甘肃陕西的常染最为偏南,有些离散的点位甚至和广东广西差不多。又从侧面说明了华北汉族的底层其实一直都在,只不过西部保留得比东部好得多。
如果把这条竖线向下延伸,穿过华中族群和华南族群区,就会发现很多我们以前不曾想到的事情,比如湖北、江西、浙江、福建都在这条线的右方,显示出比华北A组和山东组更多的北方属性。而湖南、四川、广东、广西、海南,则在这条线的左方。湖南、四川很接近竖线,表现出比华北A组中多数的散点具有更多北方属性。
华南族群里面广东组的离散度最大,在这条线的两边竟然都有分布,可能和广东的外来移民多有关,总体来说,华南族群中最偏南的是广东组和广西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