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同类型的偏瘫采用不同的康复手段。
偏瘫根据其肌肉紧张性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二种类型。
1、迟缓型:也即俗称软瘫,这种患者偏瘫后肌肉软弱无力,对瘫痪肢体进行被动活动时关节无阻力感,甚至关节活动的范围较正常人扩大。一般多见于瘫痪的早期,初期。此时可以对瘫痪肌肉进行中频电疗、针灸、肌肉的按摩与拍打。正规的运动康复主要是促进肌肉张力的上升与恢复。此期切勿过度被动大范围活动肢体,以免造成关节脱位、肌肉韧带损伤。也不能强行扶站,以避造成膝关节过伸,影响日后恢复行走。
2、痉挛型:此期患者偏瘫肢体肌肉僵硬,被动活动时感关节活动范围缩小、有阻力。表现为上肢屈肘握拳、手腕下垂,下肢僵直不易弯曲、行走时足内翻、下垂,行走呈“划圈”步态。痉挛型患者不易进行针灸、中频电疗、肌肉拍击等兴奋性康复方法,因为这些方法会加剧偏瘫肢体肌肉的痉挛程度,反而不利于康复。此时应当采用Bobath方法中抑制肌张力抗痉挛的手法,降低偏瘫肢体肌肉张力;使用低频电刺激可以降低肌肉痉挛程度。对于严重的肌肉痉挛应当采用局部肌肉肉毒毒素A注射方法加以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