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汗多吧 关注:204贴子:9,379
  • 0回复贴,共1

历代中医辨证多汗症及其治疗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历代中医辨证多汗症及其治疗
中医对“汗”历来都很重视,二千年前的内经就有记载,如《素问·宣明五气篇》说: “五藏化液;心为汗”;《素问·阴阳别论》说:“阳加于阴谓之汗”;《灵枢·营卫生会篇》又说:“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说明汗与阴血、津液、阳气关系密切,汗液为津液化生,血与津液同出一源,即所谓“汗血同源”。
若阴血津液亏虚,则汗源不足,导致少汗或无汗,同时汗出过多,则必损伤阴血、津液,必致生他变。故中医对“多汗症”十分重视。如仲景在《伤寒论》中把“汗”的辩证施治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指出“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等等教诫,可见 “汗血同源”、“汗为心之液”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临***多汗症有:自汗、盗汗、黄汗、鼻汗、额汗、半边身汗、会阴汗、腋下汗、半边头汗、手足心汗、颈项汗、战汗、脱汗等。
现代医学中的植物神经紊乱、结核病、休克、风湿热、一时性低血糖症、甲状腺功能亢进、更年期综合症、高血压病或某些传染病等都有出汗异常的多汗症。
【中医辨治】 中医审辨汗症,着眼于阴阳虚实,精气与邪气的盛衰,《素问·评热论》说:“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表明精气与邪气胜衰与汗出的影响。
又如《素问·举痛论》说:“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矣……。”《灵枢·经脉篇》说:“六阳气绝,则阴与阳相离,离则腠理发泄,绝汗乃出。”《灵枢·热病论》说:“热病已得汗而脉尚躁盛,此阴脉之极也,死。其得汗而脉静者,生。”等等,由此可见,汗液的异常是脏腑阴阳功能失调的表现,可以通过观察汗液的变化来判断病情。
目前西医对本病多采取对症治疗,口服抗胆碱能药物,但易产生诸如口干、尿潴留、青光眼等一系列副作用,而疗效不满意。亦有应用交感神经切除术等外科治疗者,为创伤性治疗,给患者造成一定痛苦。而中医学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对汗证的生理及病理的论述,历代文献已对汗证各方面有了丰富的认识,针对汗证不同的病因病机,因证施治,可取得很好疗效,且副作用小,是中医药治疗本病所存在的巨大优势。
治标也要治本。


1楼2018-12-29 13:0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