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5月09日漏签0天
王心刚吧 关注:1,341贴子:158,615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 2 下一页 尾页
  • 42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王心刚吧
>0< 加载中...

看老电影《侦察兵》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大眼瞪中眼
  • 下士
    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侦察兵》是北影厂1974年摄制的一部惊险、战争、枪战片,编导李文化,作曲时乐蒙、陆祖龙,演员有王心刚、于洋、于蓝、关长珠、周森冠、于绍康、安震江、李林、邵冲飞、方辉、程学钦,龙套演员封顺、邵万林、赵万德、莽一平、王澍。
这部电影当年上映时曾轰动一时,因为它是文革期间拍摄的第一部惊险战争片,看时觉得情节紧张,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加上主演是大帅哥王心刚、大美女杨雅琴,再加上国军制服穿上去帅气漂亮,看着特别过瘾。那时电影少,一部优秀电影总能衍生出一些经典台词,比如“继续操练”,就是我们小时候常用的口头禅。
今天重看这部电影,虽然还觉得很好看,但也发现了很多毛病,主要是把敌人写的太蠢了。比如,我军侦察员进入敌炮兵阵地时,仅凭着一身敌军军装,就不用证件,无需口令,如入无人之境,敌军官不加盘查,上来就敬礼,并陪同视察,作为一处军事重地,这也太儿戏了吧。还有,我军侦察兵冒充敌人执法队在市中心设卡检查,是否忒胆大了?这可是敌人重兵云集的市中心啊,一旦被发现还能逃得了?最有意思的是***的师部搜索队,他们在路上盘查时,对无辜群众查的很严,而对近在咫尺的真正的共军侦察兵却视若无睹,看都不看一眼。
我地下工作者孙秀英和村干部也很幼稚,他们被郭参谋营救之后,没有任何接头暗号,仅凭郭参谋说的几句漂亮话和战士们的笑脸,就相信了他们,并把他们带回家。这太草率了也太危险了,因为这种做法敌人特务也会干的。
当然,本片最假的还是我军战士穿六五式军装,而且军装质地很好,像化纤的。这当然不能怨编导,不是他们决定的,但穿这身衣服总让人产生不出真实的历史感,反正我总是会联想到当时舞台上的样板戏,像戏曲而不是电影故事片。
影片还有一个重要缺陷,就是把敌师部作战处长抬得太高,让不明真相的观众误认为师作战处长就是师首长,其实不然。首先,师部应该只有作战科长而没有处长,(军部才有处长,)片中之所以称处长是为了提高他的重要性。其次即便是处长也要归参谋长领导,是参谋长的下属。而在国军里,师参谋长的地位并不比团长高,所以师作战处长其实级别不高,顶多算营级军官。所以本片中的作战处长装得像个大官似的,团长见了他都毕恭毕敬,是不可能的。
当然,影片也不是一无是处,也有几处能打动我,第一个是秀英和村干部被我侦察兵营救后军民相认的情景,让我很激动。第二个是孙大娘见到女儿脱险归来时表现出的激动和喜悦,那种细腻情感表达的非常到位,老艺术家于蓝的表演可谓炉火纯青,让我十分佩服。
本片男主角王心刚一如既往的很帅,尤其是穿国军军装时更帅,不过从年龄上看他还是嫌老了点。关于王心刚,我一直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看法,一般人都认为五六十年代电影演员中第一帅哥非王心刚莫属,男看王心刚,女看王晓棠嘛,但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庞学勤才是那一代明星中最帅的,而且是演技派,可以演各种角色,正派反派都行。王心刚就只能演一种角色,即正面英雄人物,而且王心刚在电影中表演痕迹较重,尤其是作为男主角时很明显,倒是演配角时还好,比如《哥俩好》、《秘密图纸》等,我特喜欢他演的这几部电影。可能是他的形象限制了他的戏路,因此比较单一。比如他演的唯一一个反派《永不消逝的电波》,尽管角色很坏,但他演的却一点不让人反感乃至痛恨,依然觉得很亲切,呵呵


  • 猫咪6230
  • 少将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广告
立即查看
  • 绿色知音树
  • 中校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楼主的评论有点意思!文艺作品是紧跟时代精神的,在特定环境下导演和演员比较被动-------,但今天再耒评论也是一种认识的提高,有益无害。


  • 不约而至
  • 上校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楼主文章分析全面透彻


  • 不约而至
  • 上校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我当年看《侦察兵》就是觉得好玩,过瘾。看这部片子正值年少,加之从小受的是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对影片中正面人物浓眉大眼、英俊威武,反面人物贼眉鼠眼、丑陋不堪的脸谱化早已认同,因此觉得片中侦察兵就应该是神勇无比,敌军就应该是草包笨蛋。当今回过头来看这部片子的却存在高大上、假大空的情节以及表演,脸谱化尤为明显。但那个年代的影片都是那些特征,演员只能按照政审部门的要求去表演,自己发挥的空间几乎没有。
王心刚在此片给人的印象就是英俊无比,帅不可当!他是影片中最亮丽的形象!至于老艺术家于蓝的表演我与楼主有不同感受,她的江姐塑造的无人超越,成为经典,但在《侦察兵》里扮演的孙大娘显得有些假,带有明显的雕琢痕迹。此外孙秀英的角色也很过火,脸谱化明显。影片中我认为表演最生动自然、幽默诙谐的角色就是***。


  • 祥云绕谷
  • 上尉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CCTV6曾邀请王心刚参加《流金岁月之侦察兵》的录制,被王婉言谢绝了。


  • 心迷戏迷123
  • 大校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樓主請注意一個思維慣性,還有時空維度。看問題的人及其角度的不同再發議論有可能更有説服力。唐朝的美女在宋朝得不出好,反之宋朝的美女在唐朝不照樣也不好看嗎。


  • 江月丶
  • 中尉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个人觉得不应该拿现在的眼光去评论过去,时代不同眼光不同,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时代的局限是没有办法的!所以说现在的电视电影是拍的越来越好!


广告
立即查看
  • 绿色知音树
  • 中校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我也想说一下个人的观点:倾城朋友说对前半段,后一句话不敢苟同,《侦察兵》拍摄的年代非常特殊,后来的年青人是难以理解的、以前也说的很多今也无需多说。至于说的现在电影电视越拍越好真不认可,一、拍革命题材的演员不愿为电影牺牲自已平日的形像,仍然是画柳条眉红觜唇,衣着也没时代感,基本每部戏都有男女热烈亲吻戏-------完全不符合那残酷战争年代的革命精神和时代面貌-------举不胜举一言难尽!每每看到类似画面我就换频-------没有感染力!


  • 贴吧用户_a928teC
  • 列兵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1、楼主的评价挺客观的。王心刚确实有颜值,颜值巅峰期始于1959年的《海鹰》,终于1965年的《烈火中永生》,当时30出头的王心刚确实颜值无人能比。可惜的是,之后的近十年时间,王心刚无戏可拍,直至《侦察兵》。饰演《侦察兵》时王心刚已经40出头,我个人认为颜值下降的有点厉害(可能和造型有关),之后的《南海长城》、《伤逝》、包括《知音》等电影里面的颜值和巅峰期相比,相去甚远。(主要是皱纹和身材发福)
2、说实话,在5060年代的男演员中,我认为庞学勤和冯喆的演技是比王心刚高一个层次的,特别是冯喆,我觉得在演技方面可塑性很强,可以轻松驾驭各种角色。而王心刚最大的问题就是演什么都像王心刚,而且很难驾驭士兵之外的其他类型角色。(而且确实是当配角比主角出彩)一部分原因是时代的局限性,另一部分原因个人觉得和他的性格有关。此后的《南海长城》、《绿海天涯》、《伤逝》和《知音》是他的转型之作,但是除了《知音》的蔡锷将军以外,其他的角色似乎都不太适合他,演起来有点别扭。
3、失去十年的黄金时期(男演员30至40岁是黄金时期),对于王心刚来说是致命的。在80年代中后期,一批批新生代偶像派,演技派男演员不断涌现,这时候年过50的王心刚已经清醒地意识到那个曾经属于自己的时代和舞台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所以他选择急流勇退也是明智之举。


  • 闲云野鹤zjz
  • 少尉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个为认为《侦察兵》这部电影对王心刚在观众中的影响力来说,起到了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可以说50年代末期和所有60年代出生的观众都是看了《侦察兵》才认识并热爱上王心刚的,然后又回头去关注并观看王心刚五,六十年代拍摄的《海鹰》,《红色 娘子军》,《野火春风斗古城》等影片。而七十年代后期,八十年代初期我们这批60后的观众正是电影观众的主力军,王心刚在电影〈侦察兵〉中的形象,真正引领了我们一代人的审美方向中。所以说,《侦察兵》这部电影对于王心刚艺术生命和影响力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心刚
  • 上校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各领风骚去一百年


  • 绿色知音树
  • 中校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我认为文革之后,王心刚领衔主演的{绿海天涯}{伤逝}{知音}这三部片子很不错!每一部都有特点,{绿海天涯}把一个在战乱期间仍执着研究学问的良心科家的无奈郁闷表现的非常到位----------,在{伤逝}里更有一位老电影艺术家的功力,看和听他在片中的大段画外音真是见水平!在{知音}里的表演更体现了他作为自身军人以及电影艺术的垂练,将蔡锷大将军的风范展示得淋漓尽至入神入画---------。遗憾的是文革耽误了十年,在年龄上不占优势这是不足之处,这三部电影如在六六年至七六年之间让他演,他可能每部都会得奖。


  • 贴吧用户_a928teC
  • 列兵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最失败的就是《伤逝》的涓生这个角色,这个角色根本不适合那时候的王心刚,看着王心刚那时候一脸厚重的脂粉,在50岁的年龄,从曾经坚毅的红军战士,地下党员,生硬地转型饰演白面书生,真的是让人看的一脸尴尬,也感叹岁月的无情。


广告
立即查看
  • 心刚
  • 上校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年轻是最大的资本。王心刚非常自律,才能在50岁出演30多的蔡锷,而且与20多的小姑娘配戏,违和感与同时期老扮少的王丹凤康泰谢芳那是强多了。青春易逝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下一页 尾页
  • 42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王心刚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