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5月24日漏签0天
沈珍珠吧 关注:185贴子:7,509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游戏

  • 6回复贴,共1页
<<返回沈珍珠吧
>0< 加载中...

論則天不宜稱本紀議作者:沈既濟 唐本作品收錄於:《全唐文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Mei123d
  • 渔阳鼙鼓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論則天不宜稱本紀議
作者:沈既濟 唐
本作品收錄於:《全唐文/卷0476》
史氏之作,本乎懲勸。以正君臣,以維邦家,前端千古,後法萬代。使其生不敢差,死不忘懼,緯人倫而經世道,為百王準的,不止屬辭比事,以日係月而已。故善惡之道,在乎勸誡;勸誡之柄,存乎裦貶。是以《春秋》之義,尊卑輕重升降,幾微仿佛,雖一字二字,必有微旨存焉。況鴻名大統,其可以貸乎?伏以則天皇後初以聰明睿哲,內輔時政,厥功茂矣。及宏道之際,孝和以長君嗣位,而太後以專制臨朝。俄又廢帝,或幽或徙。既而握圖稱籙,移運革名,牝司燕啄之蹤,難乎備述。其後五王建策,皇運複興,議名之際,得無降損?必將義以親隱,禮從國諱,苟不及損,當如其常,安可橫絕彝典,超居帝籍。昔仲尼有言:「必也正名。」故夏殷三代,為帝者三十世矣,而周人通名之曰王。吳楚越之君,為王者百餘年,而《春秋》書之為子。蓋高下自乎彼,而是非稽乎我。過者抑之,不及者援之;不以弱減,不為僭奪;握中持平,不振不傾;使其求不可得,而蓋不可掩。斯古君子所以慎其名也。夫則天體自坤順,位居乾極,以柔乘剛,天紀倒張,進以強有,退非德讓。今史臣追書,當稱之「太後」,不宜曰「上」。孝和雖迫母後之命,降居藩邸,而體元繼代,本吾君也。史臣追書,宜稱曰「皇帝」,不宜曰「廬陵王」。睿宗在景龍以前,天命未集,徒稟後制假臨大寶,於倫非次,於義無名。史臣書之,宜曰「相王」,未宜曰「帝」。若以得失既往,遂而不舉,則是非裦貶,安所辨正?載筆執簡,謂之何哉?則天廢國家曆數,用周正朔,廢國家太廟,立周七廟。鼎命革矣,徽號易矣,旂裳服色,既已殊矣,今安得以周氏年曆,而列為《唐書》帝紀?徵諸禮經,是謂亂名。且孝和繼天踐祚,在太後之前,而敘年制紀,居太後之下,方之躋僖,是謂不智,詳今考古,並未為可。或曰:班馬良史也,編述漢事,立高後以續帝載,豈有非之者乎?答曰:昔高後稱制,因其曠嗣,獨有分王諸呂,負於漢約,無遷鼎革命之甚。況其時孝惠已歿,孝文在下,宮中二子,非劉氏種,不紀呂後,將紀誰焉?雖雲其然,議者猶為不可,況遷鼎革命者乎?或曰:若天后不紀,帝緒缺矣,則二十二年行事,何所係乎?曰:孝和以始年登大位,以季年複舊業,雖尊名中奪,而天命未改,足以首事,足以表年,何所拘閡,列為二紀。昔魯昭之出也,《春秋》歲書其居曰:「公在乾侯。」且君在,雖失位,不敢廢也。今請並《天后紀》合《孝和紀》,每於歲首必書孝和所在以統之,曰某:「年春正月,皇帝在房陵,太後行某事,改某制」雲雲,則《紀》稱孝和,而事述太後,俾名不失正,而禮不違常,名禮兩得,人無間矣。其姓氏名諱,入宮之由,曆位之資,才藝智略,年辰崩葬,雖纂錄入《皇後傳》,列於廢後王庶人之下,題其篇曰《則天順聖武皇後》雲。


  • SolonaAmell
  • 沧海月明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这篇文章很有意思,可以一窥编写历史人物传记的格式,思想,以及排序的原因


2025-05-24 09:46:19
广告
  • Mei123d
  • 渔阳鼙鼓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上選舉議
作者:沈既濟 唐
本作品收錄於:《全唐文/卷0476》
選舉之法三科:曰德也,才也,勞也。然安行徐言,非德也;麗藻方翰,非才也;累資積考,非勞也。今乃以此求天下之士,固未盡矣。臣謂五品以上及群司長官,宜令宰臣進敘,吏部兵部得參議焉。其六品以下或僚佐之屬,許州府辟用,其或選用非公,則吏部兵部察而舉之,加以譴黜,則眾才鹹得,而官無不治矣。今擇才於吏部,而試職於州郡。若才職不稱,責於刺史,則曰:「命官出於吏曹,不敢廢也。」責於侍郎,則曰:「量書判資考而授之,不保其往也。」責於令史,則曰:「按由曆出入而補入,不知其他也。」若牧守自用,則換一刺史則革矣。況今諸道諸使,自判官副將以下,皆使自擇,縱有情故,十猶七全。則辟吏之法,已試於今,但未及於州縣耳。


  • Mei123d
  • 渔阳鼙鼓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論增待制官疏
作者:沈既濟 唐
本作品收錄於:《全唐文/卷0476》
伏以陛下今日之理,患在官煩,不患員少;患在不問,不患無人。且中書門下兩省官,自常侍諫議補闕拾遺,總四十員,及常參待制之官,日有兩人,皆備顧問,亦不少矣。中有二十一員,尚闕人未充,他司缺職,累倍其數。陛下若謂見官非才,不足與議,則當選求能者,以代其人。若欲廣務聰明,畢收淹滯,則當擇其可者,先補闕員,則朝無曠官,俸不徒費。且夫置錢息利,是有司權宜,非陛下經理之法。今官三十員,皆給俸錢幹力,及廚料什器,建造廳宇,約計一月,不減百萬,以他司息利準之,當以錢二千萬為之本,方獲百萬之利。若均本配人,當複除二百戶,反覆計之,所損滋甚。當今關輔大病,皆為百司息錢,傷人破產,積於府縣,實思改革,以正本源。又臣嚐計天下財耗斁之大者,唯二事焉,最多者兵資,次多者官俸,其餘雜費,十不當二事之一。所以黎人重困,軸杼猶空,方期緝熙,必藉裁減。豈俾閑官,複為冗食?藉舊而置,猶可省也,若之何加焉?


  • Mei123d
  • 渔阳鼙鼓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選舉雜議
作者:沈既濟 唐
本作品收錄於:《全唐文/卷0476》
或曰:按國家甲令,凡貢舉人,本求才德,不選文詞。故律曰:「諸貢舉人,非其人者徒。」注云:「謂德行乖僻者也。」居州郡則廉使升聞,在朝廷則以時黜陟,用茲懲勸,足為致理。有司因循,不修厥職,寢以訛謬使其陵頹。今但修舊令,舉舊政,則人服矣,焉用改作?答曰:州郡濫,孰與吏部多?請較其優劣,且州牧郡守,古稱共理,政能有美惡之跡,法令有殿最之科,分憂責成,誰敢濫舉。設如年多人怠,法久弊生,天網恢疏,容其奸謬。舉親舉舊,有屬有情,十分其人,五極其濫,猶有一半,尚全公道,如吏部者,十無一焉。請試言之,凡在銓衡,惟徵書判,至於補授,秪校官資。善書判者,何必吏能;美資曆者,寧妨貪戾。假使官資盡愜,刀筆皆精,此為吏曹至公之選,則補授之際,官材匪詳,或性善緝人,(下闕)


  • Mei123d
  • 渔阳鼙鼓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詞科論(並序)
作者:沈既濟 唐
本作品收錄於:《全唐文/卷0476》
開元以後,四海晏清,無賢不肖,恥不以文章達。其應詔而舉者,多則二千人,少猶不減千人,所收才百一。禮部員外郎沈既濟論曰。
初國家自顯慶以來,高宗聖躬多不康,而武太後任事,參決大政,與天子並。太後頗涉文史,好雕蟲之藝。永隆中,始以文章選士。及永淳之後,太後君天下二十餘年,當時公卿百辟,無不以文章,因循遐久,浸以成風。以至開元天寶之中,上承高祖太宗之遺烈,下繼四聖理平之化,賢人在朝,良將在邊,家給戶足,人無苦窳,四夷來同,海內晏然。雖有宏猷上略無所措,奇謀雄武無所奮,百餘年間,生育長養,不知金鼓之聲,烽燧之光,以至於老。故太平君子,唯門調戶選,徵文射策,以取祿位,此行已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無所易業。大者登台閣,小者任郡縣,資身奉家,各得其足,五尺童子,恥不言文墨焉。是以進士為士林華選,四方觀聽,希其風采,每歲得第之人,不浹辰而周聞天下。故忠賢雋彥、韜才毓行者,鹹出於是,而桀奸無良者或有焉。故是非相陵,毀稱相騰,或扇結鉤黨,私為盟歃,以取科第,而聲名動天下;或鉤摭隱慝,嘲為篇詠,以列於道路,迭相談訾,無所不至焉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6回复贴,共1页
<<返回沈珍珠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