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萧落吧 关注:2,001贴子:69,142
  • 209回复贴,共1

烽火得失——论朱元璋扫灭蒙元的含金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烽火得失——论朱元璋扫灭蒙元的含金量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9-01-08 21:05回复
    原作者 @曲墨封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9-01-08 21:05
    回复
      李明睿是谁?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1-08 21:06
      收起回复
        网上常有一种论调,认为元末的蒙古铁骑,战斗力相较蒙古帝国的肇建时代,已经有了极大的衰退,所以明之取天下,捡漏而已,丝毫不能体现出朱元璋及其麾下诸将有多高的军事、战备水平。
          此论调颇被冷兵器吧米南德等不学无术之徒,以及大量看了几篇三无网文就敢对历史圈指手画脚的史盲推崇,但只要稍微用点心思去擘肌分理,就会发现此言全无道理。
          元末的武备衰退,当然是一群泥腿子得以揭竿而起,建立势力的基础。然而任何一个王朝面对乱民蜂起的危急局势,都会采取整顿军备、增加军事开支、起用地主武装等一系列应急措施,等这些应急措施发挥出作用之后,产生的诸多元末北方军阀,才是朱元璋对手实力的真实衡量,那么,我们可以试比较一下,王保保、孛罗帖木儿等人的实力,与铁木真、窝阔台、忽必烈时代的蒙古军相较如何。
          蒙古大草原向北一直延伸到西伯利亚,通过西伯利亚草原与钦察草原相接,贯通到东欧平原,是欧亚大陆最大的一片草场。是以蒙古高原崛起的势力,拥有巨大的马匹数量优势,以机动性著称。
          但是草原上冶铁所需的木材资源缺乏,优质铁矿较少等原因,导致扎根于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前如匈奴、后如蒙古,都陷入极为缺铁的窘境,冶铁技术也不发达。相比起来,突厥、回鹘本身就起家于西域,长于锻铁,自然不存在这一问题。
          蒙古人精于骑射,短于马上格斗,这是数百年来以环境形成的风气。由于铁资源匮乏的缘故,蒙古人近战所用兵器往往是较短的弯刀,只能作为骑射的补充,对上使用长枪、长柄锤等长兵器的冲击骑兵,往往显得乏力。
          (PS:长枪的生产需要大量优质木料,且容易损坏,不利于重复利用,虽然只有枪尖是铁制,但消耗的铁资源并不菲;同时其所需的大量优质木材资源同样是草原所缺乏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大征服时代初期,蒙古军队所驰骋摧破的地区,都是以蒙古草原到东欧草原这一片漫长的亚欧大走廊为基础,进行发散。沿途的对手,也往往冶铁技术不发达,缺乏优质的防具。蒙古人凭借海量的马匹数量优势形成的机动性,骑射驰杀,箭雨密布,可以有效地对这样的对手进行屠杀,无论是钦察人、罗斯各公国,甚至波兰人,都是如此;而金国因为末期财政衰退,行政机构腐败,军队亦只有少量精锐,大部分战士是披甲率低下、缺乏训练的民兵、炮灰,对于蒙古军缺乏抵抗力。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1-08 21:09
        收起回复
          面对着甲率较高、训练过硬的对手,蒙人往往陷入苦战。这点从蒙金战争中,金人还存留着战斗力的少量精锐部队往往打出史诗级战绩就能看出来。
            野狐岭之战,胡沙虎率领7000精锐阻挡铁木真数万大军近一日,当这7000大同精兵被击溃之后,铁木真率军直捣浍河川,追上正在撤退的完颜承裕所部十万人(号称45万),完颜承裕所部缺乏精兵,绝大部分都是临时抓来的签军,是以稍一接战即溃,被骑射手围绕践踏射杀,十万大军几乎全没,血染浍河川。
            (元刘祁《归潜志》卷七:金朝兵制最弊,每有征伐或边衅,动下令签军,州县骚动。其民家有数丁男好身手,或时尽拣取无遗,号泣怨嗟,阖家以为苦。驱此辈战,欲其克胜,难哉!)
            大昌原之战,完颜陈和尚以400重骑兵冲破8000蒙军;倒回谷之战,蒙古名将速不台所部过万人被完颜陈和尚率1000忠孝军铁骑,加上樊泽所部一万忠义民兵击败,速不台几乎仅以身免。即便是蒙人攻陷汴京之后,忠孝军仍然有归德之战这样的惊人战绩:过万蒙汉联军被蒲察官奴率450忠孝军直捣营寨,逼入水中,蒙军主帅撒吉思卜华及麾下3000多蒙古军无一幸免,诸汉军世侯狼奔豕突,张柔(张弘范之父)、史天泽苦战得脱,董俊(董文炳之父)则被打得投水而死。
            《金史·兵志》记载【复取河朔诸路归正人,不问鞍马有无、译语能否,悉送密院,增月给三倍它军,授以官马,得千余人,岁时犒燕,名曰忠孝军。】则忠孝军待遇较高,装备亦有保障,骑战为具装重骑,步战则为重装锐士,这样防御力、冲击力并重的军队,正是蒙人所畏惧的,攻打蒙古军,可起以一当十之效。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提到所谓的蒙古重骑兵。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01-08 21:10
          回复
            不错,随着蒙古大征服的发展,蒙人也开始训练本民族的重骑兵和重步兵,提高披甲率。但是蒙古军提高披甲率的改革,顶多是增强了骑射手和轻骑兵的生存能力,使得蒙军骑兵在与东欧轻骑兵、轻步兵的作战中有护甲优势(网传的蒙军护甲强于东欧,实际上是双方轻装部队的比较)。
              缺乏重装传统的蒙古人,即便身着半具装或全装,但格斗技巧、列阵水平,比起长于阵战的农耕民族或渔猎民族,仍然有极大差距。第二次西征著名的列格尼卡之战,条顿骑士团和圣殿骑士团统共派出骑士不到百人,算上扈从也不过近千人,而联军实以此为骨干,波兰军绝多孱弱不能战,然而蒙军却仍然一度被欧洲骑士狂暴的夹枪冲锋打得退避三舍,依靠主帅拜答尔精妙的战术才反败为胜。
              随后的斡勒木志之战,蒙古军攻城能力的孱弱再次体现无遗,面对坚城,蒙军有绝对兵力优势亦无可奈何,反而被守将斯泰伦贝尔以重骑兵劫营,斩关破寨,将主帅拜答尔击杀于营中,蒙军不得不放弃攻打摩拉维亚(今捷克东部),南下与速不台会合。
              在索约河之战中,蒙古军最精锐的怯薛部队与匈牙利国王禁卫交战,结果依然让人大跌眼镜——【拔都军争桥,反为所乘,没甲士三十人,并亡其麾下将八哈秃】。按当时匈牙利王国处于衰弱期,虽然有少量西欧风格的重骑兵和重装步兵,但数量稀少。然而论单兵战力,这些重装部队显然能够碾压蒙古的重装部队。最后,仍然是速不台通过下游结筏潜渡,迂回夹击的方式,才得以反败为胜,以战术的胜利弥补了军队战斗力的孱弱;这是对手贝拉四世并不善于用兵的缘故,如果对面是同时代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罗杰这样的当世名将,那蒙古军的下场就很难说了。
              蒙古人的大征服,强在调略和整合,也有同时代周边的对手孱弱不堪的因素。蒙古人素来有利用仆从军的传统,充分调略各地的利益集团为自己所用。譬如木华黎率2万蒙军经略河北,麾下汉军世侯武装却有十万之众,面对金军在河北的力量实际上形成了兵力优势。但是就蒙古大征服前期而言,这些仆从武装,更多地被视作炮灰和消耗品,资源倾斜更多是给烂泥扶不上墙的蒙古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01-08 21:10
            回复
              直到第三次西征前后,蒙古人才开始重视仆从军的战斗力。蒙古人也得到了可观的回报,在中亚武士和亚美尼亚铁骑的帮助下,蒙古军摧毁了之前屡攻不克的两河流域阿拔斯哈里发政权,又从阿尤布王朝手中攻取了叙利亚。
                面对马穆鲁克的反攻,著名的艾因贾鲁之战爆发。双方基本兵力相当。
                蒙古联军一方拥有5000名蒙古兵,2000名欧式装甲的亚美尼亚铁骑,万余名来自中亚、伊朗、两河、南高加索和叙利亚的战士。马穆鲁克方则拥有5000名马穆鲁克和一万多名从埃及与阿拉伯半岛招募的游牧民。
                起先亚美尼亚重骑兵一勇当先,打得马穆鲁克人节节后退。随后马穆鲁克苏丹忽都斯亲自发起绝命冲锋,马穆鲁克的预备队对亚美尼亚铁骑发动侧翼打击,夹以箭雨。而作为炮灰的游牧民则拖住了剩下的蒙古部队。在马穆鲁克的优势兵力夹击下,蒙古军作为第一线护盾的亚美尼亚军终于不敌溃败。随后马穆鲁克军奋勇当先,冲入近战格斗能力孱弱的蒙古军阵中,展开了血腥的大屠杀,蒙军全军覆没,主帅怯的不花也被擒获杀死。
                而忽必烈之所以能成为统一中国的元世祖,也是因为他将一部分资源倾斜给了汉军。1260年,忽必烈就开始着手创建武卫军,有三万多名汉人世侯子弟被召集到他的帐下,这支武装为他击败了阿里不哥,讨平了山东李璮之乱,又在灭南宋的过程中屡建奇功,证明了在同等资源的情况下,在农耕地区作战,汉人的战斗力实在远在蒙古人之上。
                说到这里,所谓的明军北伐的对手,麾下以汉军为主,所以战斗力孱弱,远不如蒙古军的谣言,应该就不攻自破了吧。汉人不如蒙古人能打?***在逗我?
                而元末的几个蒙古族军阀,如王保保、孛罗帖木儿等人,都是汉化蒙古人,在用兵之道,与麾下军队的战斗力方面,实是比起蒙古帝国开国的名将速不台、木华黎之流有过之而无不及。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01-08 21:11
              回复
                就王保保的巅峰一战,平阳大战而言,示弱反击,一战擒杀两大名将,何尝没有李世民虎牢之战擒窦建德、王世充之风?世人以成败论英雄,不以王保保为意,然而朱元璋对此人的评价却是极为响亮——“天下奇男子”!
                  当然,王保保虽然是曹操、高欢一流人物,徐达却又略胜一筹。先败之于太原,又败之于沈儿峪,后来王保保逃亡草原,虽然在岭北扳回一局,但已经大势已去,于事无补。
                  平定北方,确实实战操作是常遇春、徐达、冯胜、李文忠、沐英等诸将,然而战略指挥,后勤调度,皆是朱元璋之功。以徐达军神之才,能服膺于同是泥腿子的朱元璋,无非因为朱元璋用兵、用人,更在其上而已。
                  有人可能会说,当时北方军阀内部有矛盾,且北方当时发展度已经不如南方,又被兵燹破坏,王保保虽然善战,但劣势难挽。
                  这话说得当然也不错。不过王保保毕竟是防守的一方,那我们看看朱元璋扫平北方花了多长时间。
                  1368年初,朱元璋出师北伐,同年攻克大都,1370年,王保保惨败沈儿峪,被迫逃往蒙古草原。
                  两年而已。
                  曹操在官渡之战后,光是扫平河北袁氏残余势力就用了接近7年。
                  是以将王保保比成曹操,将朱元璋比成李世民,没有太大的问题。
                  至于铁木真嘛……
                  打扎木合、桑昆都要崩牙,对上扎兰丁陷入苦战,20多年才搞定西夏的这位游牧战神,似乎拿出王保保东平、益都、平阳、岭北级别的战役,也是很难的事情。给个面子,把铁木真放在朱温档次吧。
                  陈友谅、张士诚、陈友定、方国珍、明玉珍,哪个又不是一时雄杰,哪里是蒙古大征服时代收拾的那些金、宋窝囊将领可比的(金、宋也不是没名将,只不过每个都能让蒙古崩牙就是了)。
                  实在不明白瞧不起朱元璋的那些人,是谁给他们的脸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01-08 21:12
                回复
                  打下花剌子模后应该不缺铁哦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01-08 23:33
                  回复
                    蒙古击败的军队就是孱弱不能战,从各种惨败中好不容易才挑出几个段落的胜利,真难为作者了。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9-01-08 23:39
                    回复
                      “四方八面响应齐力,一时俱撞,不动则前队横过,次队再冲,再不能入,则后队入之”。没有较好防护的骑兵,如何能用这种典型的重骑兵战术?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01-08 23:41
                      回复
                        欧洲骑士的单兵素质本身就是中世纪之冠,圣殿医院对阵萨拉丁一次性几乎灭掉马穆鲁克全军,表明他们的单兵甚至超过同期东方国家近卫部队,然而大多数会战中他们的数量少怪谁?至少敌人近卫部队都能拼凑出成建制的队伍。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9-01-08 23:52
                        回复(182)
                          朱元璋还是不错的,动不动就对周边的民族进行扫荡,洪武年间对周围少数民族武力是有绝对优势的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9-04-26 15:59
                          收起回复
                            王保保比成吉思汗时期蒙军都厉害了?你高兴就好


                            IP属地:山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21-01-08 19:25
                            收起回复
                              楼主知不知道红巾军北伐?和太原守军直接投明


                              IP属地:山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9楼2021-01-08 19: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