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张军吧 关注:5贴子:70
  • 3回复贴,共1
张军简介 
  项目:羽毛球 
  性别:男 
  出生地:江苏苏州 
  个人简介:张军的技术特点是后场攻击力强,劈杀力量过人,不足之处是战术上缺乏灵活性。他与高崚配对为中国夺得了奥运会历史上第1枚羽毛球混双金牌,两人的组合一度排名世界第一,为中国弥补了刘永/葛菲之后的混双空白。此外,张军与张尉配合的男双也一直是中国的头号组合,与世界顶尖男双选手也有一拼的实力。目前担任国家队男双组的教练。 
  主要经历 
  2000年悉尼奥运会混双冠军(与高崚); 
  2001年国际羽毛球超级大奖赛男双冠军(与张尉); 
  2001年世界羽毛球大奖赛总决赛男双第3名(与张尉)、混双第3名(与高崚); 
  2001年世界羽毛球锦标赛混双冠军(与高崚); 
  2002年全英赛混双第3名(与高崚); 
  2004年雅典奥运会混双冠军(与高崚)。 
  2006年11月10日,两届奥运会羽毛球混双冠军张军,终于迎娶了美丽新娘花样游泳运动员胡妮。从1997年开始甜蜜恋情的两人,经过九年马拉松式长跑后携手迈入婚姻殿堂。 


IP属地:天津1楼2009-06-27 20:50回复
    悉尼奥运 “拼”出了个冠军 
      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张军23岁,那是他第一次走上奥运会的比赛场地。“那时候还算是年轻队员,而且我和高崚当时的成绩也不算是特别突出的,所以能够去参加奥运会真的觉得特别高兴,至于成绩,根本就没有想过。”其实,就连中国队羽毛球总教练李永波那次让张军和高崚去参加悉尼奥运会,对他们的成绩也没有什么想法,“当时他们最多也就是世界前八名的水平,让他们去悉尼,主要就是为了四年之后的雅典奥运会做准备。” 
      然而没有想到的是,当时作为中国头号混双、也是夺金重点对象的刘永/葛菲意外地在比赛中过早出局,这使得张军/高崚成为中国羽毛球队在混双项目上的唯一希望。“当时感觉到了一点压力,”张军笑着说道,“不过后来想想,只要尽了自己的能力就行,也就做好了放手去拼一把的准备。”或许正是这种不怕输的心态,帮助张军/高崚打出了那届奥运会上最精彩也是最关键的一场球,在四分之一决赛中,张军/高崚遇上了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韩国组合金东文/罗景民。 
      “当时我们的实力和金东文/罗景民应该还是有差距的,所以队里面对我们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但是我当时想,既然已经打到这一步了,应该算是完成最初的目标了,所以在比赛中也就放开手去打了。”结果在那场实力上处于劣势的比赛中,张军/高崚最终战胜了对手。“是不是胡妮给了你力量啊?”听到这个问题,张军又笑了,“这个问题我都不知道说过多少遍了,现在她也都从女朋友变成老婆了,不过说实话,当时她对我的鼓励还真的给我很大的动力。” 
      战胜金东文/罗景民之后,张军/高崚离奥运会冠军越来越近了,“到了那个地步,还说对冠军一点想法都没有那是骗人的,”张军接着说道,“不过我们当时的心态还调整得不错,其实半决赛和决赛一点都比不打韩国组合轻松,所以每往前走一步都很兴奋。”直到现在,张军和高崚夺冠后在球场上相拥庆祝的场面依然令人难忘,因为在那个时候,这样的庆祝场面在中国选手的身上还不多见,“当时就是太高兴了,人特别兴奋,肯定就没有考虑自己在做什么。”


    IP属地:天津2楼2009-06-27 20:50
    回复
      雅典奥运 “输”出了个冠军 
        作为卫冕冠军,张军/高崚出现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赛场的时候已经没有了4年前的青涩,而他们身上承受的压力也比以前多了不少,“首先是自己给自己的压力,怎么说也是奥运会卫冕冠军,心态上已经很难做到像4年前那样平静了,此外,我们在队里面的身份也有了变化,从小队员变成了争金主力,可以说肩负着国家的使命,所以也会觉得压力大了不少。不过很幸运的是,当时媒体并没有给我们太多的压力。” 
        虽然是雅典奥运会混双比赛的卫冕冠军,但是在那次比赛之前,国内的舆论对于张军/高崚并不是十分看好。“主要就是因为在奥运会之前,我们在和金东文/罗景民的四五次直接对抗中,全部都输了,而且输得没有什么机会,所以当时媒体都认为,我们的水平最多也就是处在有可能去争取这枚金牌的那个层次上。”张军回忆着当时的情况,“不过这对我们调节自身的心态非常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缓解了卫冕冠军的头衔带来的压力,所以有时候我也会跟高崚说,我们那几次输给金东文/罗景民真是输得太好了,要不是连着输球,很可能心态就很难调整,雅典奥运会的金牌也说不定就拿不到了。” 
        与悉尼奥运会相比,张军觉得他们在雅典拿到的这枚金牌应该更加困难一些,“除了心态上的一些原因外,当时我们已经处在明处,而对手则在暗处,他们对我们的技战术研究得很透,而我们对他们却需要在比赛中不断适应,就像2000年的时候,我们处在暗处去打那些强手一样。” 
        幸运的是,张军/高崚没有像2000年被他们淘汰的那些高手一样在小河沟里翻船,“打到决赛遇到金东文/罗景民的时候,认为我们最终能够获胜的人依然不是很多,但我们最终却赢了,当时的兴奋程度绝不亚于四年前,甚至有点觉得自己命太好了,在最重要的比赛中赢了之前一直都打不过的韩国人。”


      IP属地:天津3楼2009-06-27 20:51
      回复
        北京奥运 想教出个冠军 
          如今,有着两枚奥运会金牌的张军在中国羽毛球队中已经是老资格了,但是他一直都在为了有第三次争夺奥运会金牌的机会而努力,不过因为种种原因,他的这个愿望没能实现,然而他依然可以以另一种身份出现在奥运会的赛场上,“其实不管是当运动员还是当教练,只要能参加奥运会,我都觉得很开心。” 
          由于刚刚转任国家队女双组的教练不久,所以张军目前还处于一个学习阶段,“在教练这个工作中,我显然还是一个刚入门的人,所以现在主要还是跟一些经验丰富的教练学习,我想一直到北京奥运会,我都应该是以学习为主吧。” 
          虽然张军张口闭口都是学习,但是他现在的工作却一点都不轻松,“现在管的事情比以前多多了,以前当球员,管好自己的训练就行,现在当教练不仅要管好每一个队员的训练,就连她们生活上的各种事情都要管好,就比如有队员身体不舒服了,她们一般都会跟我说,然后我在田秉毅制定队员的训练计划之前就会把这些情况告诉他,同样的,如果田指导有什么要求,我也会转达给队员,我感觉自己就是连接队员和主教练的一个桥梁。” 
          “那么,你觉得是当运动员的时候压力大,还是当教练压力大呢?”对于这个问题,张军几乎是脱口而出,“教练!运动员打球的时候,投入进去之后甚至连比分都不记得,但是当教练,坐在场边看着比分一直在变化就会特别紧张,特别是自己的队员落后的时候,这种情况更明显。” 
          而这也是张军在张洁雯/杨维夺得丹麦公开赛冠军后在自己的博客里表示,看队员拿冠军比自己拿冠军还高兴的原因,“那是一种当运动员时体会不到的成就感,这次丹麦公开赛也是我第一次单独带队出去比赛,所以她们拿到好成绩,也是对我的一种鼓励。” 
          而现在,张军最大的愿望就是在奥运会的赛场上,也能够体会一次这种成就感,“我想看着队员在奥运会的赛场上拿到冠军,肯定同样会非常有成就感的。”“那么你打算什么时候体会做父亲的成就感呢?”张军显然没想到会突然冒出这么个问题,笑着说道:“啊?这个啊,明年努力努力吧!”说完,自己先笑开了。


        IP属地:天津4楼2009-06-27 20: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