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当代草圣林散之用墨的诀窍
我受著名艺术家吕宗平个展《唤醒》及“实体作品”的启发,突然产生一个猜想:新京派“十墨”,最初是不是受到乾隆御题西湖十景诗、彩墨十锭,即乾隆御咏西湖十景十色墨的启发而来,后来又逐渐变化和发展的......
但这只是我根据中国水墨艺术的主要特征来推测的。
中国传统的水墨艺术,就用墨的技巧来说,就是处理水和墨的关系,使其形成不同的墨色、墨韵。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运墨而五色具。”讲的就是用墨技巧。
现当代著名山水画家黄宾虹在继承了中国传统绘画技巧的基础上提出了“五笔七墨”。所谓“五笔七墨”,讲的就是用笔和用墨的技巧或方法。“五笔”指的是:一平,二圆,三留,四重,五变。“七墨”指的是:浓墨法,淡墨法,破墨法,泼墨法,积墨法,焦墨法,宿墨法。
黄宾虹的学生、被誉为当代草圣的林散之继承了黄宾虹的“七墨法”,成功地运用到自己的草书实践中,并经过对书法艺术的不断探索、努力与追求,终成为一代书法大师......
2018年12月12晚
补遗:“养画”具有艺术方法论的价值和意义
我在上文中说,吕宗平的锈墨和养画,无论创作过程如何,最终都有“实体性”作品,就创作过程本身来说,和创作其它类型的作品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行为过程”。这是指观念形态的“艺术创作行为”而言的。
实际上,不同门类的艺术,具体的创作行为——活动是不同的。同一门类艺术,不同的创作者,在具体的创作中,创作方法也是千差万别的。
从我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吕宗平的“养画”创作活动,或准确地说,吕宗平的“养画”创作方法,具有艺术方法论的价值和意义。
由于我对“锈墨”的创作过程,不太了解,所以,吕宗平“锈墨”的创作方法,是否也具有艺术方法论的价值或意义,难以判定。
但是,从吕宗平创作“养画”的一些视频中,可以肯定,吕宗平“养画”的创作方法,目前就我的艺术视野所及,是独一无二,具有开创价值的!
我之所以说吕宗平的“养画”创作方法具有艺术方法论的价值和意义,是因为吕宗平“养画”的创作方法和他的艺术观是相一致的...... 这是从艺术哲学的角度来考察或研究的。 而一般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活动或艺术创作方法,是固守艺术门类中传统的艺术形式和方法,进行形式或方法内部的变化或变革,因此,不具有艺术方法论的价值和意义。
因此,假如吕宗平的“养画”,经过创作试验,能够产生出存放持久,并且符合艺术美规律的优秀作品;同时作品画面的篇幅规模,大小兼容,应该有很大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