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傣族吧 关注:35贴子:403
  • 0回复贴,共1

以“百越”为基础的“壮傣同源”谬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以“百越”为基础的“壮傣同源”谬论
“壮傣同源”是某些“专家”通过“壮族”部分支系语言和傣族语言对比的倒推,断章取义引述古代中原文献的记载,由所谓的“百越”演化而来,经“大壮民族主义”者的大肆渲染,成为当今民族学的一种说法。而这种说法根本经不起推敲。
首先,“壮族”本身就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许多现在认为自己是壮族的人并未认为自己是壮族,有着“僮”、“依”、“央”、“侬”、“岱”、“侬安”、“偏”、“光”、“岸”、“岱门”、“岱德”、“江”、“敏”、“锐”、“思”、“生”、“埃门”、“艾混”、“杜叔”、“欧”、“吕”等21种自称,成立广西自治区前夕才被中国政府统一注册为“僮族”(后改“壮族”)。成立壮族自治区也是由中国中央政府提出,并由工作队不断说服各种自称的群体归入“壮族”。一个报告中提到工作队经常听到这种问题“我们都是汉族,为什么把我们分成不同民族?”说明归入“壮族”那些人并不知道“哪种人称为‘壮族’”,甚至已经自认为自己是“汉族”了。而傣族尽管被政府或汉族冠于各种称呼,却自始至终自称为“dǎi”与“tài”之间的发音,有着高度统一的身份认同。
其次,仅凭“壮族”部分支系语言断定“壮傣同源”完全是一种荒谬行为。众所周知,英国崛起后在本土以外扩张了很多殖民地,这些殖民地后来独立后仍然使用英语作为自己的语言,不能以此就说这些殖民地的民族之间是同源民族吧!同理,各种自称的“壮族”先民和傣族先民都曾经被强大的汉朝统治过,“壮族”部分支系和傣族将汉朝时期流行的“通语”吸入自己的民族语言中保留下来,不能以此就说“壮族”和傣族同源吧!可能有人会反驳说“为何汉朝中心的中原人如今说话跟傣族不一样呢”。其实,这个很容易理解,中原地区在汉朝灭亡后的一千多年间,成为北方各种“胡”人和西方各种“戎”人争夺的地方,已经发生过无数次民族融合,语言势必会发生很大改变;而西南高原地区因为地理条件限制,后续的中原王朝并没有深入统治,区域内也没发生过大的民族融合,语言改变自然就比较小。
再次,古代“百越”已经被证明不是一个民族,“壮傣同源”便成为没有支点的孤论、谬论。虽然“壮族”和傣族都被中国“专家”归入“百越”的序列,但“百越”是一个泛称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归入“百越”的民族不一定是同源民族。
另外,“壮族”和傣族之间的相貌差距,也是证明两族不同源的铁证。“壮族”虽然由很多自称不一、来源不一、文化不一的群体组成,但其相貌都有一个普遍特点:额头前倾、眼窝深凹、嘴巴前凸。而大多数傣族的相貌中,额头、眼窝、嘴巴之间的落差不是大。
从“百越”泛称强行把傣族囊括进去,到“壮傣同源”横空出世,傣族均处在一个被动的位置,没有机会为自己正名。随着信息传播的透明、各种资料的披露,真相越来越明显,历史上不存一个叫“百越”的民族,傣族也不是“百越”后裔,“壮傣同源”纯属谬论。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1-16 22:2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