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基站目前数量迅速增多,因为手机已经是我们离不开的东东了,哪里有人,哪里需要信号,哪里就得建基站,这是无可避免的。在乡村郊区,基站的发射功率会略大一些,覆盖范围相对大些,在城市居民密集区,发射功率略小,覆盖范围也相对小,一般都是蜂窝状分布,平均300米左右一个站。
基站有很多种建造形式,角钢塔,单管塔,楼顶拉线塔,也有很多美化形式(伪装成树,伪装成烟囱,看过不少美化天线,伪装水平真是不咋的,非常假非常突兀)。并非整个基站都是辐射体,我们最需要关注的是基站的天线,也就是一块块白色的板(定向天线,在市区很常见)或一根根白色的细长圆柱体(全向天线,比较少用,一般用在乡村地区)。顾名思义,定向天线是有指向性的,全向天线则向四周发射的功率都是均匀的。事实上,由于基站一般都是蜂窝状分布,每个基站只管一个小范围,这种分布方式决定了基站的发射功率非常小,额定功率一般仅在20w,实际发射功率更小,基本不会满功率发射信号。
当你对某个基站感到担忧时,不妨看一看它的天线(也就是一块块白色的面板),如果你站的方位正对着面板,那么估算一下距离,在10m以外已经不需要有任何担心。如果你根本就不正对着面板,那么辐射强度将衰减得更快,5m之外根本就测不到任何额外的电场强度,测到的均为本底值。
忘记提一下标准和评价指标了。目前对移动通信基站,评价指标是功率密度,评价标准是40μW/cm2,相关标准是GB8702-1988(该标准即将修订完毕,但新标准与老标准相比,在基站这一频段标准值并无改变)。考虑到电磁环境容量问题,审管部门一般取五分之一的标准值,即8μW/cm2作为管理限值。实际上,根据多年的监测数据来看,一般基站测量结果仅在1μW/cm2以内,这样的基站数量在99%以上,只在正对着面板、距离2~3米的时候才能测到超标,但这样的点位除非基站架设在楼顶、把测量仪器的探头伸过去靠近天线面板才能测到,人是无法到达那样的位置的。套用我们监测人员的一句话来说,想测到超标的可不容易~![](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a3981df93efa828bd1239debcd1e41cd/2fd5471273f08202450908c346fbfbeda9641bd6.jpg)
基站有很多种建造形式,角钢塔,单管塔,楼顶拉线塔,也有很多美化形式(伪装成树,伪装成烟囱,看过不少美化天线,伪装水平真是不咋的,非常假非常突兀)。并非整个基站都是辐射体,我们最需要关注的是基站的天线,也就是一块块白色的板(定向天线,在市区很常见)或一根根白色的细长圆柱体(全向天线,比较少用,一般用在乡村地区)。顾名思义,定向天线是有指向性的,全向天线则向四周发射的功率都是均匀的。事实上,由于基站一般都是蜂窝状分布,每个基站只管一个小范围,这种分布方式决定了基站的发射功率非常小,额定功率一般仅在20w,实际发射功率更小,基本不会满功率发射信号。
当你对某个基站感到担忧时,不妨看一看它的天线(也就是一块块白色的面板),如果你站的方位正对着面板,那么估算一下距离,在10m以外已经不需要有任何担心。如果你根本就不正对着面板,那么辐射强度将衰减得更快,5m之外根本就测不到任何额外的电场强度,测到的均为本底值。
忘记提一下标准和评价指标了。目前对移动通信基站,评价指标是功率密度,评价标准是40μW/cm2,相关标准是GB8702-1988(该标准即将修订完毕,但新标准与老标准相比,在基站这一频段标准值并无改变)。考虑到电磁环境容量问题,审管部门一般取五分之一的标准值,即8μW/cm2作为管理限值。实际上,根据多年的监测数据来看,一般基站测量结果仅在1μW/cm2以内,这样的基站数量在99%以上,只在正对着面板、距离2~3米的时候才能测到超标,但这样的点位除非基站架设在楼顶、把测量仪器的探头伸过去靠近天线面板才能测到,人是无法到达那样的位置的。套用我们监测人员的一句话来说,想测到超标的可不容易~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a3981df93efa828bd1239debcd1e41cd/2fd5471273f08202450908c346fbfbeda9641bd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