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论述题
第一章
1、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2点,P55)
2、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3点,P55)
3、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及其关系、影响(P55)
4、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P56)
5、严复《天演论》的主要思想及其意义(P61)
第二章
1、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的两个文件名称、性质、内容、意义(P65- P66)
2、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以及兴办的洋务事业(P69)
第三章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内容以及意义(P81)
2、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内容、意义以及革命派的主张(P81- P82)
第四章
1、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主要表现(3点,P95)
2、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主要特点(3点,P95)
第五章
1、八七会议的内容及意义(P113)
2、八一南昌意义的历史意义(P113)
3、秋收起义的特点(P113)
4、三湾改编的内容(P113)
5、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意义(P114)
第六章
1、中日双方互相矛盾的特点(P136)
2、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P140)
第七章
1、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经济纲领(P155)
2、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P155)
第八章
1、新中国成立初期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三个条件(P175)
2、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P181)
第十章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阐释(P224)
2、中共十三大制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部署是什么?
第一章
1、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2点,P55)
2、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3点,P55)
3、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及其关系、影响(P55)
4、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P56)
5、严复《天演论》的主要思想及其意义(P61)
第二章
1、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的两个文件名称、性质、内容、意义(P65- P66)
2、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以及兴办的洋务事业(P69)
第三章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内容以及意义(P81)
2、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内容、意义以及革命派的主张(P81- P82)
第四章
1、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主要表现(3点,P95)
2、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主要特点(3点,P95)
第五章
1、八七会议的内容及意义(P113)
2、八一南昌意义的历史意义(P113)
3、秋收起义的特点(P113)
4、三湾改编的内容(P113)
5、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意义(P114)
第六章
1、中日双方互相矛盾的特点(P136)
2、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P140)
第七章
1、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经济纲领(P155)
2、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P155)
第八章
1、新中国成立初期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三个条件(P175)
2、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P181)
第十章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阐释(P224)
2、中共十三大制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部署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