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韩信在楚汉战争中在北方开辟战场,和张耳一起攻打赵国,并在井陉之战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取得了胜利。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与此同时,刘邦曾经率领靳歙等将军从荥阳出发,一路攻取赵地十余城,一路攻克邯郸,在赵国都城襄国遇到韩信的军队。另外曹参曾经在东张一带与赵将戚将军交战,斩获戚将军。于是有人认为灭赵之战汉军兵分三路,由刘邦统一指挥,灭赵的功劳应该归刘邦而不是韩信。其实我觉得这种说法很牵强。首先在井陉之战之前一个月韩信灭魏的时候,刘邦尚且令韩信将精兵调到荥阳支援荥阳战事,刘邦不可能在一个月之内就在荥阳击败项羽,所以刘邦与项羽的对峙是重头戏,他不可能将汉军主力调到赵国战场。另外赵国一方,赵王歇和陈余听说韩信攻赵,在井陉口聚集军队,号称二十万,一个诸侯二十万兵力基本就是倾国之兵了,更何况赵王歇和陈余都在井陉口,赵国基本就这两个大人物。所以刘邦应该是担心韩信独揽灭赵大功,趁赵国主力北上,率领一支部队对赵地进行突袭。靳歙一路才招降赵卒2500人,可见刘邦伐赵的战役规模很小。另外曹参传明确记载韩信和曹参一起去的东张,并且围歼戚将军的命令是韩信下的,曹参不能单独作为一路讨伐赵国的军队。韩信在井陉之战中歼灭了赵军的主力,斩获陈余,赵王歇,一路攻取赵国首都襄国,无疑是功劳最大的,而且刘邦在攻取城池之后就还军敖仓了,楚军数次进入赵地同汉军争夺赵地,刘邦占领的地区没有大将镇守,估计也守不住。除了靳歙传,其他地方都没有记载此事,可见其影响很小。倒是韩信后来多次击败北上的楚军,一路攻取赵国其他的地盘,最终完全平定赵国。所以把灭赵的功劳算在刘邦头上是不科学的,韩信依然包揽了灭赵的大多数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