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吧 关注:4,990贴子:55,013
  • 3回复贴,共1

应超:黄节《曹子建诗注》笺注动机及特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应超,吉定(南通大学,江苏南通226019)
摘要:黄节是近现代著名诗人、学者,对先秦和汉魏六朝诗歌颇有见解,而近年来学界却对这些方面关注不多。笔者以《曹子建诗注》为例,分析黄节笺注曹子建诗歌拯民救国的直接动机主要有:少有敦行,胸怀治世之志;千秋知音,壮志难酬之悲;写诗注诗,经世致用之怀。进而总结归纳其笺注特色:承继选注;或创或补;诗史互证;“案语”考辨。惟其如此,我们才能窥晓黄节对诗歌笺注的突破和《曹子建诗注》的学术价值,以彰显先生在汉魏六朝诗歌方面的功绩。
关键词:黄节;《曹子建诗注》;笺注动机;特色


IP属地:江苏1楼2019-01-23 14:23回复
    黄节(1873—1935),原名晦闻,字玉昆,号纯熙,广东顺德人,是我国进步报业的开创人之一,也是著名的教育家、学者,生平擅长诗文、书法,其诗人称“唐面宋骨”。先生致力于汉魏诗歌的研究,治学严谨,著述颇丰,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研究资料。然而对于先生为汉魏六朝诗歌所撰的六本笺注(《汉魏乐府风笺》、《魏武帝魏文帝诗注》、《曹子建诗注》、《阮步兵咏怀诗注》、《谢康乐诗注》及《鲍参军诗注》),学界却缺乏系统的整理和研究,特别是对每一部诗注的专门性研究,还很不完善。目前学界,吴宓先生和孙明君教授等曾对黄节先生的笺注特色做过概括性的论述,也有研究者对某部诗注做过具体分析,但还有部分诗注尚未触及。笔者不揣浅陋,在前人研究成果上通过仔细研读中华书局2008年版的《曹子建诗注》,拟对先生笺注曹植诗歌的动机和特色作一探讨。


    IP属地:江苏2楼2019-01-23 14:25
    回复
      一、笺注动机
      黄节先生写诗、注诗与其个人遭遇和时代风云关系密切。《曹子建诗注》序云:“壬戌(1922)之秋,余在大学说陈王诗,始为之注[1](P317)。”最后的落款是:“戊辰(1928)春正”。[1](P318)可见《曹子建诗注》的完成历经七年之久,在这过程中先生遭遇过“大病,几死”的苦难,是时国家也处于北洋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地步。值此内忧外患之际,先生缘何孜孜勤勉于笺注子建诗歌,这一问题值得深长思之。大致说来有以下几点。
      (一)胸怀治世,扶危救国
      黄节先生在《曹子建诗注·序》中曾自问自答:“嗟夫,余何勤乎陈王之诗也。陈王本国风之变,发乐府之奇,驱屈宋之辞,析杨马之赋而为诗,六代以前莫大乎陈王矣。至其闵风俗之薄,哀民生之艰,树人伦之式,极情于神仙而义深于朋友,则又见乎辞之表者,虽百世可思也。”[1](P317)这段自述点明了先生勤于陈王诗的缘由,也道明了陈王诗歌的源流和反映现实的深度。结合先生所处的风云变幻的生活时代,先生曾历经清末政府的昏庸腐败、近代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军阀混战、北伐战争、蒋介石反动叛变等,这些都是先生痛心疾首而为之奔走呼号的直接动因。1913年黄节参加南社,与苏曼殊等同是南社的中坚人物,主张民族民主革命,弘扬传统文化,倾诉爱国热情。先生在南社中属宗宋一派,他师法古人而力求创新,五古喜魏晋,七律学宋诗,尤爱梅宛陵、陈后山。张尔田在《鲍参军诗注·序》云:“顺德黄子晦闻,劭闻敦行,学无所不窥,而独昌于诗。其诗历宋之后山宛陵诸家,尽规其度。……语有之,成康没,颂声寝。王泽竭,诗不作。夫双至于不作,非诗病也。贤人君子睹世变,知其无所复益而不作也。玄黄闭,情灵壅,民之伤疖焦抑,至于举世无诗,举世叹诗无益而不复作诗,此其为世如何世邪。黄子少卓荦,盖尝慕陈同甫之为人。更历艰虞,韬光沉馨,歌诗百数章,藏弃不轻出,顾独穷日力靡古人之诗而疏沦之。人第惊黄子学之之勤,而不知黄子之志自兹隐已。”[1](P714-715)先生胸怀治世之志,追求救国之道,有意于通过自己的实践来救世救国,所以不管先生是投身教育还是官居高位抑或是创办报纸,他的最终目标都是匡时救世。有感于此,先生在曹植诗歌中找到了情感共鸣。生于乱世,长于军旅之中的曹植以公子的特殊身份、诗人的敏感气质来抒写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理想。他的人生是以古代圣贤明君为自己的道德楷模,以周公孔子为师的,从曹植的《夏禹赞》、《周公赞》、《帝舜赞》、《帝尧赞》等作品即可省知。曹植诗歌中的“闵风俗”、“哀民生”、“树人伦”等理念都与先生深感国家之乱,匡时救世的志向并行不悖。吴宓先生曾评价:“黄先生生平以诗为教,盖将以正民志,立国本。由陶冶个人性情,进而淬厉道德,改善风俗,期于明耻笃行,尚勇合群,以保我国家民族之生命,而绵续先哲教化之德泽,诚今之人师也。”[2]或许先生用诗歌来救国的想法过于天真和理想主义,但其拳拳爱国之心与勤勉注诗的实践精神着实令人钦佩。
      (二)千秋知己,心有灵犀
      建安诗歌是中国诗歌宝库中一笔巨大的财富,而陈思王被钟嵘誉为“建安之杰”。公子以天才之质和“篇籍不离于手”(《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的勤奋大力推动了五言诗的发展,为唐诗的到来夯实了基础。先生选择笺注曹植诗歌固然与子建诗歌的艺术成就密不可分,更为深层的原因则是先生和曹植之间有着某种相似的经历与志向。一是前后生活的落差。先生出生于官宦之家,祖父黄炜和经商有道,生意兴隆,家境殷实。父亲黄荣光敏学好思,官至广州知府同知。然父亲早丧,家道中落,由母亲何氏含辛茹苦抚养长大,经历了从阔绰到贫寒的洗礼,饱览人情冷暖,世态炎凉。陈希在《岭南诗宗·黄节》中写道:“孤儿寡母相依为命,生活颇为不易,虽然未坠落底层,生计温饱没有问题,但从殷实门户、官宦之家堕入平常百姓、孤清家庭,个中炎凉、辛酸痛楚,非常人能够体会得到的。”[3](P16)先生晚年辞职隐居,闭户著书,生活拮据,贫困潦倒,甚至靠变卖古玩书画度日。而曹植身为曹操公子,常常“置酒高殿上,亲友从我游”、“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然在曹操离世后,他的这种任情放旷的贵公子生活就划上了一个悲情的句号,由曾经的王位候选人沦为“圈牢之养物”(《求自试表》),晚年生活甚至是“纷混沌而未分,与**乎无别。琢木蠡◆(通蜊)而食蔬,摭皮毛以自蔽”(《迁都赋》)。他们的生活都经历了一个较为明显的转折,在这期间都亲身体会到生活的压力与人生的无常,所以诗风有前后期的显著变化。二是对于桑梓的浓厚感情。先生由于求学与工作的关系,漫游各地,踪迹遍布大江南北。先生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前后,出游各地,曾数至北京,登长城,出山海,游江汉,谒孔林,浪迹于燕、齐、吴、楚之间,但不管先生身处何地,对于桑梓的浓厚深情却始终如一,经常在诗歌中提到家乡的人与事。早年曹植曾随曹操出征,但最后都会回到曹氏的基地——邺城。然而曹丕、曹睿相继即位后,曹植由于政治原因封地频换,不得不离开邺城,离开亲人,他在《迁都赋序》中云:“余初封平原,转出临淄,中命鄄城,遂徙雍丘,改邑浚仪,而末将适于东阿。号则六易,居实三迁。”[4](P392)史书亦载“十一年中而三徙都,常汲汲无欢。”[5](P576)子建犹如风中转蓬,流离播迁。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日难,他们久别故土,离开亲人,独自品尝孤独的苦果,时刻留心家乡的消息,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飘零之感,所以在他们的诗中都弥漫着一种浓郁的苍凉。三是壮志难酬的悲情。先生一生致力于拯救国家之事业,早年创办报纸,为革命奔走呼号;晚年虽有意与政治保持距离,但仍然借助诗歌抒发国家危亡的悲愤,激发学生的救国激情。遗憾的是先生的救国方法并未奏效,正如先生在《我诗》中所言:“亡国之音怨有思,我诗如此殆天为。欲穷世事传他日,难写人间尽短诗。习苦蓼虫惟不徙,食肥芦雁得无危?伤心群贼言经国,孰谓诗能见我悲!”[6](P303)曹植一生对于政治的热情从未消减,即使晚年处于“抱利器无所施”(《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的境地仍不忘求自试求通亲,在诗歌中塑造了一个个强烈要求建功立业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奈何天不遂人愿,他未能获得立功表现的机会,只能醉心诗歌,聊以自慰。他们都因其志未果而转投于文学。这种悲哀是相通的,是英雄之间的惺惺相惜,诚如先生自己所言:“嗟夫,陈王诗曰:‘孔氏删诗书,王业粲已分。骋我径寸翰,流藻垂华芬。’余读之而悲,盖悲乎人之不如鳞虫,自昔而然也。后之读余是注者,傥亦有悲余之悲陈王者乎。”[1](P318)
      (三)追求致用,拯民启智
      钟嵘在《诗品》中曹植的条目下云:“嗟乎!陈思之於文章也,譬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音乐之有琴笙,女工之有黼黻。俾尔怀铅吮墨者,抱篇章而景慕,映馀晖以自烛。故孔氏之门如用诗,则公翰干升堂,思王入室,景阳、潘、陆,自可坐於廊庑之间矣。”[7](P97-98)这里钟嵘是用周、孔之于人伦的贡献来类比曹植在五言诗上的创新。而孔子就是他最崇尚的一位理想人物。孔子曾修订《诗经》等经典,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所以曹植诗云:“孔氏删诗书,王业粲已分”,这是当时素王之业。曹植于孔子的人生中寻求到了精神默契。黄节注诗,为的是在国难当头中寻找出路,这既是个人的精神出路,也是民众的现实出路,他一心想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挣脱当时的艰难处境。他身处难中找到的致用之学——诗,以此作为关注现实、拯民启智的手段。而注诗、写诗也就成了先生致用的操作契机,他希冀用写作诗歌、教授诗歌的方式来反映现实,开启民智。先生虽有归隐之志,但其忧国忧民的浓烈情感,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关注现实、学以致用的情怀却深深地寄寓于写诗、注诗之中。这种爱国爱民之志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虽隐实真,堪称不朽,值得我们当代青年为之终身学习。黄节勤勉于汉魏六朝诗歌的笺注,恰恰表现了他对汉魏风骨的钟爱与神往,注诗是诗人黄节作为忧国忧民的志士找到的一种生命形式。汉魏六朝的诗歌形式突破了《诗经》以来的四言,形成了“五言腾踊”的蔚然气象,诗歌内容也跳出了以往的题材框架,大力抒写昂扬积极的精神风貌,诞生了“建安风骨”。黄节无疑是喜爱这种新气象与风骨的,所以他在汉魏六朝文士的风格形式中找寻到了千秋知己。我们可以说《曹子建诗注》作为经典注释,在今天仍然具有巨大的精神力量。


      IP属地:江苏3楼2019-01-23 14:26
      回复
        参考文献:
        [1]黄节.黄节注汉魏六朝诗六种[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2]吴宓.最近逝世之中国诗学宗师——黄节先生学述[J].大公报(文艺副刊),1935,(1).
        [3]陈希.岭南诗宗:黄节[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4]赵幼文.曹植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5]陈寿.三国志[M].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1959.
        [6]刘斯奋选注.黄节诗选[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
        [7]锺嵘.诗品集注[M].曹旭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8]刘跃进.中古文学文献学[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9]萧统.文选[M].李善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0]汪荣祖.陈寅恪评传[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
        [11]欧阳修.六一诗话[M].郑文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12]吴宓.最近逝世之中国诗学宗师——黄节先生学述(续)[J].大公报,1935-01-28(4).


        IP属地:江苏11楼2019-01-23 14: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