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叫做闽南语自有他的道理,难道您比专家厉害?您说“早期定义闽南语的砖家是不是以为讲河洛话只有在福建”,未免太瞧不起各位学者出言不逊?
2. 据百度百科:“河洛是“Hō-ló.”这个音的翻译字,音为Hok-loh,意指黄河洛水一带,另有广府人和客家人将河洛二字写为“福佬”、“鹤佬”、“学佬”,此三者皆为谐音。”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河洛语”能够提高各地闽南语区人民的认同感。相反我觉得,闽南语源于闽南,以闽南语作为名字有何不可?请问你的河洛岂不是更不能让人产生共同感?毕竟您已经扯到了古早时候的事情。
3. 大家爱认同认同,不爱认同也罢,分化这么多年有不认同不很正常?
4. 您说“但是你觉得自称闽南语,闽南人,会不会太狭隘,比如一个说闽南语汕头方言的人,他会有归属感吗?只会分化越来越严重,倒是也符合社会需要,凝聚力那么强干嘛,拆分开”。我告诉你,汕头人确实大多认同潮汕,潮汕有很强的凝聚力。但是大多人从“理论”上进行思考,仍会觉得汕头话属于闽南语,这一点不容更改也不容置疑,您不用担心了。
5. 我爱汕头话,也爱闽南语。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