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唐书的《舆服志》根本没有把穿戴问题讲清楚,但绛纱衣、绛纱袍和绛纱单衣肯定不一样啊。是个官就能穿绛纱单衣,根本没有特意写出来的必要。绛纱袍是太子服饰(级别相当高),所以会特意记上一笔。
《旧唐书•舆服志》:“开元二十六年,肃宗升为皇太子,受册,太常所撰仪注有服绛纱袍之文。太子以为与皇帝所称同,上表辞不敢当,请有以易之。玄宗令百官详议。尚书左丞相裴耀卿、太子太师萧嵩等奏曰:‘谨按《衣服令》,皇太子具服,有远游冠,三梁,加金附蝉九首,施珠翠,黑介帻,发缨绥,犀簪导,绛纱袍,白纱中单,皂领、褾、襈,白裙襦,方心曲领,绛纱蔽膝,革带,剑,佩,绶等,谒庙还宫、元日冬至朔日入朝、释奠则服之。其绛纱袍则是冠衣之内一物之数,与裙襦、剑、佩等无别。至于贵贱之差,尊卑之异,则冠为首饰,名制有殊,并珠旒及裳彩章之数,多少有别,自外不可事事差异。亦有上下通服,名制是同,礼重则具服,礼轻则从省。今以至敬之情,有所未敢,衣服不可减省,称谓须更变名。望所撰仪注,不以绛纱袍为称,但称为具服,则尊卑有差,谦光成德。’议奏上,手敕改为朱明服,下所司行用焉。”
肃宗一度误以为自己要穿的是“绛纱衣”而不是“绛纱袍”,慌得很,虽然只是个笑话。但也反映了绛纱袍确确实实是皇太子专属服饰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