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溪文社吧 关注:245贴子:15,435
  • 6回复贴,共1

「柏溪¦190206¦新春特辑」辞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他站在夕阳里,月暂晦,星常明。
「柏溪文社」-2019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2-06 12:59回复
    0.
    「他站在夕阳里,月暂晦,星常明。」
    1.
    1948年下旬,共军开始向蒋介石政府发起最后的总攻。外部开足火力,内里组织策反,基本将外强中干的国军瓦解在那年夏末的暑气里。一时间,全国各地捷报连连,国军残部纷纷逃往台湾。
    当然,对红色政权恨之入骨的人们,走之前免不了对非解放区进行“肃清”行动。
    像这种穷乡僻壤、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小镇也被翻个底儿掉。
    镇子地处不算偏远,但碍于四周环山,水源足够充足,镇上的人大多不愿意出去,而因为某些原因背井离乡的人也鲜少有再回来的,内外信息交流很困难。就连辽沈战役的消息,也是隔了一个月才在镇子里扩散开来。
    人们忌惮于没有撤走的部队,又渴望着早日解放,便时不时搞出点小动作,激不起多大的风浪,又刚刚好激怒驻守部队。国军团长想起上级下达的彻查令,把搜集来的名单印了好几份发下去,大有宁可错杀一千不放一个的架势。
    几天过去,很多人便关紧门户,生怕在这个时候出门成了谁的替死鬼。
    金泰亨每日把着算盘,站在药铺正对门口的地方,望着日渐萧条的街道一言不发。
    了解到这里的情况,组织上已经下达了撤退的命令,越快越好。一方面是因为国军手里的名单,一方面常驻部队和当地人一般都有些感情,搜不到共党过不了几天就会放弃,不至于赶尽杀绝。
    毕竟都是喝黄河水长大的,很少有人能心安理得地把枪口对准自己人。
    金泰亨作为唯一的联络员,在通知了其他同志之后,便守在联络站里,警惕着一切意外的发生。
    然而昨天夜里,中央来报,又有新的一波名单被敌人掌握,只拦截住了一部分,而送出去的另一部分里,赫然有他的名字。
    联络员若是提前撤离,其余人员的危险系数就会大大增加。金泰亨拒绝了组织上临时换人的建议,言之有理,斩钉截铁,那边便没再强求。
    战场上,将士要是都临阵脱逃,小家子气地算着今天该推谁去送死,那还有谁能来守这破败山河?又有谁能给那白发老人一方四世同堂的太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金泰亨没有牵挂,小时候被一个老红军从阎王手里救回来,自此觉得多活一天都是赚了。若能多换取几家团圆,他一个人的牺牲算不了什么。
    桌上的的蜡烛竭尽全力地燃烧着,烛火被从关不严的窗缝透过来的风吹得东倒西歪,明明灭灭地,照亮金泰亨那张出神的脸。
    脑海里映出一个少年挺拔的轮廓。青天白日旗下,豆绿色的军装下是意气风发,和满腔的保国热血。
    那人说,军人就是要服从命令,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不能死在战场上,还没跟你拜天地呢。”」
    金泰亨倏地回神,往窗缝里塞了几张过期报纸,然后吹灭蜡烛,将回忆和对未来的不安,连同他发凉的手脚都蒙进被子。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2-06 13:00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2-06 13:02
      回复
        3.
        “号外号外,内贼已抓,今日行刑!”
        “听说是个团长,私自瞒报了很多截下来的电报,人被抓的时候还在烧一份名单。”
        “我见过那人,还怪年轻的。唉,这国军要撤走了也不消停……”
        金泰亨坐在候车室里,等待着大山与外面唯一连通的一辆火车。
        回忆走马灯一样闪过脑海,回光返照一般。
        他手放在大衣口袋里,紧紧攥着一张目的地为台湾的船票。
        那是田柾国趁他没注意偷偷放进来的,还有一张只写了一句话的信纸。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4.
        “馆长,那这么有意义的东西,他为什么要捐出来啊?”
        两鬓斑白的老人望着那件展品——纸张发黄,上面的出发地和开船时间也有些模糊——眼底有些湿润。
        “他说留在手里早晚会变成一堆灰烬,倒不如拿出来展示,发挥下余热。”
        “而且,万一有人记住了呢。”
        记住这段历史,和他们不见天日的故事。
        【END】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2-06 13:03
        回复
          为自己做的封面而羞愧/捂脸
          文很棒吖!喜欢!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2-06 14:3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