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液吧 关注:55贴子:3,146

【吐槽】莫名其妙的怨念和文稿,大概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L照例给百度


IP属地:美国1楼2019-02-13 21:08回复
    我就来随意存个草稿,以及鹿犬合志什么时候出本啊怨念


    IP属地:美国2楼2019-02-13 21:10
    回复
      The British Museum
      Living and Dying (Room 24)
      the Wellcome Trust Gallery
      People throughout the world deal with the tough realities of life in many different ways. The displays in Room 24 explore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our shared challenges as human beings, focussing on how diverse cultures seek to maintain health and well-being.
      The new displays provide case studies on the theme Living and Dying using material from New Zealand, Ghana, the Solomon Islands, South America and the North American Arctic.
      The displays consider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averting illness, danger and trouble, and investigate people's reliance on relationships - with each other, the animal kingdom, spiritual powers spirits and the world around us.
      Objects range from ancient gold artefacts and sculptures to a specially-commissioned art installation, Cradle to Grave by Pharmacopoeia.


      IP属地:美国3楼2019-02-13 21:13
      回复
        想写一个HP逆写体的文。。。估计只有大纲没有正文(原因嘛当然是我是鸽王。。。)


        IP属地:美国4楼2019-02-13 21:20
        回复
          主线三是GGAD。沉迷黑魔法的GG在,黑魔法实验中导致同学死亡,在被德姆斯特朗警告之后关进了纽蒙迦徳(假设这玩意儿就是苏联监狱吧摊手),后来GG越狱时跟作为英国交换生的AD(国际志愿军啊不是)进行了一场决斗,最终狼狈逃脱,后来在欧洲进行了一系列差点烧巴黎(?)等行动后,和AD不打不相识,于是在AD的影响下决定改邪归正(??),和AD一起隐居(大概。。)在戈徳里克山谷,他们探讨了很多魔法课题,,一起发现了龙血的十二种用途,最终让阿莉安娜恢复了健康。


          IP属地:美国6楼2019-02-13 22:09
          回复
            伏地魔。。。我好像快把他给忘了。。而且我不想洗白他,想继续黑。他跟凤凰社经历了多次斗争后被AD以一个婴儿的形态被啃大瓜了(真·倒写)


            IP属地:美国7楼2019-02-13 22:14
            回复
              好了,那大纲暂时就这样了。
              合志啊合志,碎碎念。


              IP属地:美国8楼2019-02-13 22:15
              回复
                今年会不会看到比The Road Less Traveled更美的文章呢。。。(思考)
                我爱自驾游,我爱深山老林!!(啊不是)
                想去美国玩,不过似乎是不可能的emmmm
                我又叛变了我的圈子(于是变成咸鱼一条


                IP属地:美国9楼2019-02-16 14:55
                回复
                  他抬头一看,终于看到了一个在黎明时被处死的人应该看到的景象:远方山峰的轮廓,已经发出鱼肚白色的天空,院子边的土坯墙。他听到了一个在黎明时被处死的人应该听到的声音:躲着的鸟儿的吱吱叫声,一个婴儿肚子饿的尖叫声,镇上某个工匠的奇特的锤打声,它同他背后仍然响着的枪炮声那种千篇一律的单调的听不清的音响,是互不相干的。这种默默无闻的劳动,比枪炮声更强,因为它相信,等到战斗、死亡、胜利都成为往事时,就会每天都旭日普照的......
                  [墨西哥] 卡洛斯·富恩特斯《阿尔特米奥·克罗斯之死》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04-30 23:22
                  收起回复
                    所以说,以前的精品全没了?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06-07 16:23
                    回复
                      它现在倒不像是月球表面了哈哈哈哈哈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06-07 16:27
                      回复
                        整理一下墨子和楚宋两国的关系,即解著名的止楚攻宋和争议极大的墨子出仕及墨子被囚前因后果。
                        1.止楚攻宋年代。《史记•楚世家》曰:“四十二年,楚灭蔡,四十四年,楚灭杞。与秦平。是时越已灭吴而不能正江、淮北;楚东侵,广地至泗上。五十七年,惠王卒,子简王中立。”钱穆《国策注》“墨子止楚攻宋,本书不云在何时。鲍彪《国策注》谓当宋景公时。《闲诂》讥其疏谬。余考攻宋之谋,自公输之制云梯。而公输来楚,在惠王四十四年前,其献云梯,则在四十四年东侵得志之后。何者?楚既广地至泗上,遂北向而窥宋,此自地理言之而可信也。”《墨子•贵义》载:“子墨子南游于楚,献书惠王,惠王以老辞,使穆贺见子墨子。”《渚宫旧事》注云:“时惠王在位已五十年矣。”吴毓江先生在《墨子校注》中把墨子“止楚攻宋”的具体时间推定为周考王元年楚惠王四十九年即公元前440年。由此可得,墨子止楚攻宋时间基本可以定为楚惠王四十四年至五十年之间,即公元前439年前。在此之前墨子与楚宋两国都无交集,止楚攻宋纯粹为墨子实践非攻政治理想的一次行动。因而推出墨子仕宋必然在此之后。
                        另例有学者认为此前墨子应该曾游楚国,时间不详,其与楚王当非第一次会面。依据为墨子与公输般相识已久,刘昼《刘子》云:“墨子俭啬,而非乐者,往见荆王,衣锦吹笙;非苟违性,随时好也。”为辅正,当为此前事。然公输般为齐鲁人,其与墨子少时相识亦有可能,且考虑墨子此时年龄[下文有论证]尚轻,多次游历楚国可能性不大,及楚王态度陌生,仍需公输般引见,当为初次见面无疑,而【衣锦吹笙】一事当为此时。
                        2.墨子此时年龄。墨子孤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据《吕氏春秋•爱类》等所言【墨子闻之自鲁往】[山东滕州至湖北宣州]千里而日夜不休,裂裳裹足等。所耗精力之大,非年轻无以胜任。李权兴《公输般:长期被误读的历史人物》:“墨子(公元前468~376年)时年不满三十岁。”徐希燕《墨学研究》:“生于前480年(前后误差不超过三年)卒于前389年(前后误差不超过五年)。”张新河、张九顺《墨子“止楚攻宋”今考》:“楚惠王在位的四十二年(前445)到五十年(前439)时,墨子的年龄应当在三十五至四十一岁间。”综上所述,墨子当时年龄有两种看法[墨子生卒年不详]即29岁和36岁。
                        3.止楚攻宋可信度。止楚攻宋记载见于《墨子》、《吕氏春秋》、《淮南子》、《尸子》、《战国策》、《渚宫旧事》等文献,内容大同小异,广为人知。其中公输般是否有欲杀害墨子之心存疑。
                        4.止楚攻宋地点。楚惠王末年(前433)才建都江陵和《江陵县志》载:“惠王熊章前488—前432”柏杨著《中国帝王皇后亲王公主世系录》、《历代建都表》称:“十三任王芈轸建都鄀,今湖北宜城前504—前433年,72年;十四任王芈章建都湖北江陵前433—前278,156年”。
                        5.止楚攻宋结局。这一段见于《墨子•公输》,中学语文课本有所删减。【子墨子归,过宋。天雨,庇其闾中,守闾者不内也。故曰: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余秋雨《寻觅中华•黑色光亮》:【墨子以极其艰苦的生活方式,彻底忘我的牺牲精神,承担着无比沉重的社会责任,这使他的人格具有一种巨大的感召力。直到他去世之后,这种感召力不仅没有消散,而且还表现得更加强烈。……司马迁所说的“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成,不爱其躯”的“任侠”精神,就从墨家渗透到中国民间。千年崇高,百代刚烈,不在朝廷兴废,更不在书生空谈,而在这里。】
                        6.墨子与宋渊源。《元和姓纂》载:“孤竹君之后,本墨台氏,后改为墨氏,战国时宋人墨翟著书号墨子。”葛洪《神仙传》载:“墨子者名翟,宋人也。”《世本》载:"宋襄公子墨夷须为大司马,其后有墨夷皋。"《史记》载:”契为子姓,其後分封,以国为姓,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诗经》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清]俞正燮:“墨以殷后,多感激,不法周而法古。”《周礼》载:“袆衣、揄翟、阙翟为三翟。”天翟,又称大翟,玄鸟。由此可知墨子与宋国颇有渊源。但墨子宋人说今已少有学者认同,止楚攻宋以前也没有明确史料能表示墨子与宋国关系。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9-06-16 22:46
                        回复
                          7.墨子仕宋。关于这一点,历代争议极大。《墨子•贵义》载:“子墨子南游使卫,关中载书甚多,弦唐子见而怪之……”其中【使】字意味深长,部分学者认为此即为出使,是墨子为官的明证。然此语后有墨子答话为:
                          “翟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吾安敢废此?”方授楚先生等学者便以此持反对意见,即无君上之事可指墨子未为官,况墨子曾多次自称**、鄙人(见《墨子》本书及《吕氏春秋•爱类》),且就算此为墨子谦称〔也有可能为学术需要〕,楚惠王也曾称其为【**之说】(见《墨子》本书)。
                          然无君上之事也可解释为墨子并非君主,**之说也可解释为学术倾向。程千帆先生认为【南游】和【使卫】不是一时期的事件。首先据张知寒先生博引旁证的《墨子里籍考证》可知墨子为滕州人(齐鲁)南游不可能到达卫国。所以笔者以断句应为【子墨子南游、使卫】,如此一来,就不存在游学和出使的矛盾。既然不属于同一时期,自称**也可解释。墨子初次去楚国[由其先访公输般可知墨子此前未识楚王]是【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第二次是乘车,【关中所载书甚多】,此时墨子在学术上已经声名显赫,【弟子弥丰】,因此《渚宫旧事》记载:“墨子至郢,献书于惠王。王受而读之……”由楚惠王欲封墨子,而墨子因学说为被采纳而辞谢离去可知,墨子此时并未在宋国为官。想这样的游说行为在《墨子》及其他史料的记载中屡见不鲜。可以说,此时墨子的周游列国还是学术性和私人性的,墨子本人虽然拥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但仍是一介平民。
                          笔者以为,墨子的确是曾为宋国大夫。这样的相关史料依据较多,不能完全因为墨子学说代表基层利益并且多次辞谢官职而强行否定墨子为官的事实。再好的主张也需要古代政府的推行。而墨子曾为多个大国所邀为官〔如楚国、越国等〕但统统被他辞谢了,宋国作为一个小国,墨子却接受宋大夫的官职,完全不具有功利成分。而纯粹一个社会活动家是为了践行【非攻】主义的一次尝试。《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对墨子生平现可考唯一的概述(共24字)载:“盖墨翟,宋之大夫也。为节用,善守御。”《汉书•艺文志》载:“《墨子》七十一篇。”班固注:“名翟,为宋大夫。”而且《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中邹阳有信云:“宋信子罕之计而囚墨翟。”如果墨子仅为平民,至多在学术方面产生类似孟子于齐国的社会影响,是不会与子罕等上层统治阶级产生矛盾的。关于这一部分,在下一段【墨子被囚】中再述。不作繁叙。
                          8.墨子被囚。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中邹阳有信云:“昔者,鲁听季孙之说而逐孔子,宋信子罕之计而囚墨翟。”邹阳此言上书梁孝王,应为可信。但其余记载不见此条,唯一的可能性就是时间短暂,影响不大。据考,墨子仕宋及其被囚皆为宋后昭公(前468年—前404年在位)年间,孙诒让考其为宋昭公末年。韩非子曾将【司城子罕取宋】和【田成子取齐】并论(见《韩非子•说疑篇》《二柄篇》《人主篇》《外储说右下篇》等),又将【戴氏夺子氏于宋】和【田氏夺吕氏于齐】并论(见《忠孝篇》)《吕氏春秋•壅塞》:“此戴氏之所以绝也。”〔盖论宋亡则论为戴氏之亡可知。〕可见子罕篡权事必存,而今人也有理由相信墨子被囚一事绝不仅因其平民思想主张——另一例中孔子被逐一事亦是因其削家臣而弱大夫,可为旁证——而是多少卷入了这场政变之中。
                          据部分学者考证,墨子出狱后,已经接近晚年,此后,墨子与楚宋二国再无交集。
                          —end—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06-16 22:46
                          回复
                            《葬身海域》
                            01.
                            直到他最后被派往欧洲战场时,埃蒙德斯依旧那样自信与从容,仿佛自己可以从战争中生还是理所当然的。
                            她依稀地记得他桀骜不驯的侧脸,记得他临别时玩笑般地对她说:“等我这次到了前线,没准要赶上你们家某个讨厌的贵族老爷亲戚当我的顶头上司呢。”
                            埃蒙德斯•罗姆利在结束任务返程的海域失踪的消息是温斯顿•丘吉尔亲自告诉杰西卡的。
                            “我不信。”她干脆利落地回答,说完才感觉到嘴唇在不住地颤抖。
                            信纸在她拇指无意识地磨搓间泛起浅浅的褶皱。
                            ——“如果他们说我失踪了,我一定会活着回到你身边的。”
                            杰西卡将信纸贴近脸庞,听见脑海里尖锐讽刺的嘲笑声——他不会回来了。
                            怀里不到一岁的女儿似乎被母亲收紧的手指掐痛了,她哇地一声哭了出来。歇斯底里的哭声充斥了整个房间。
                            “我不信。”她说。
                            然后她恍惚间听见埃蒙德斯爽朗的笑声,就如同他于马德里染上疟疾回英国养伤后,他们初次见面时一样。
                            “你做我的打字员,我带你一起去西班牙。”
                            02.
                            “我会把他的故事写成书。”
                            长久的沉默之后,杰西卡平静地说。
                            此时埃蒙德斯葬身在大西洋不知名的海域已经过去了很多年。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9-06-16 22:47
                            回复
                              《迴首,云飛風起》
                              引子
                              东方已然破晓,红日初升,春日微寒,霞光破晓,流云间倾泻出万丈光柱,翻云滚墨地在深蓝色天幕下晨曦泛白,血色清光铺遍了千沟万壑,崇山峻岭,染尽了玄青色的原野,将连绵的黑色重岭剪断在江畔。红日在水波潋滟中浸透了一江如练血绸,随着浪涛流向远方。
                              不远处的地平线上,隐约有一行人马闪现,接着,是浩浩荡荡的无数黑点翻过山峦原野,过江踏水而来,溅起千层浪,血染江河。呐喊声震天动地,劲弓齐鸣,利箭飞射,瞬间撕裂了清晨的寂静。
                              燕兵夜娖银胡簶,汉箭朝飞金仆姑。
                              旭日光线喷薄而出,照亮了神州大地,穿街走巷地唤醒了南宋的万千百姓。
                              转瞬间,已有万余人马冲至近前,远处杀声阵阵,江心浪花飞溅,旌旗蔽日。为首那将,是一少年英杰,一身汉服装扮,锦袍披甲,云袖白马,扬鞭策戎间,手中佩剑染血,正飞渡将来。往面上观瞧,但见他相貌俊朗,目光犀利,眼眸泛青,神色冷静坚毅。身在军旅,却儒雅风流,潇洒自如,仿若闲庭信步。
                              那少年将军渡江南来,行至山头,回首遥望沦落于战火硝烟中满目疮痍的故土,山坡前万人义军,人喊马嘶,尘土飞扬。霎时间,不禁万般感慨,长剑出鞘,仰天长啸。
                              他向着济南故土投下最后一瞥,然后义无反顾地朝着南宋的金阙疾驰而去,心中似有一团烈火在燃烧着,点燃了所有沸腾的血液,这执念燃烧了他的一生,那永远不甘于沉寂,永远牵挂着烽火连天中的天下苍生,永远誓要收复中原的一生。
                              这是绍兴三十二年的癸卯月,公元一一六二年正月。
                              这位神采飞扬、意气风发的少年英雄,就是我眼前这座荒郊野岭上的墓葬的主人,南宋第一爱国词人——少师辛弃疾。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9-06-16 22:4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