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马家庄编辑部 驼铃微烛 2018-10-24
老黑,姓撒,典型的回回姓,西北人,是一位高中英语老师。这几年活跃在各大穆斯林群、基督教群里,同时也活跃在穆黑群里。毋庸置疑,老黑是个有才华,有文化的人。老黑也不老,可能也就是四十郎当岁。了解他也是在这二年的微信群里看他的聊天,观察他的思想轨迹,从未谋面。
老黑最早更像是一个穆斯林,后来则像一个基督徒,从质疑古兰经和伊斯兰教开始,老黑一步步走向了基督教,走向了圣经,但正如他当时质疑穆圣的历史和古兰经一样,基督教的三位一体更加让他困惑,甚至一度徘徊在基督教的门口,因为他不知道从哪个门进去,是基督教还是天主教?至今也不知道他到底是否真得已经受洗成为教徒。但他变成了一个颇具技术范儿的穆黑却是不争的事实。
老黑是回民,生活在西北一个回回最集中,教门气氛最浓郁的地方。老黑的父母亲都是虔诚的穆斯林,如同周围的典型的回回老人们一样,过着典型的回回生活,上寺礼拜,下寺耕作。而老黑作为一个另类,他生活在这个群体里,吃着清真食品,说着色俩目,过着尴尬而又难受的双面人生。
老黑的童年我不知道遭遇过什么,作为一个感情细腻,爱好读书思考的人,老黑的世界里,可能遭遇过普通人所没有遭遇过的东西,他曾经在群里聊天的时候透漏过自己的少年时期有过**的经历,与母羊,与母狗,据说也尝试过母牛,最终没有成功。
老黑爱看书爱思考,性格倔强,甚至有些偏执。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几乎没有一次在关于信仰的问题上与自己的长辈和阿訇们有过愉快的交流。在他的周围,群众的信仰都是父传子受的传承方式,对于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年轻人来说,这样的传承方式就显得无比脆弱,因为他们经不起知识和质疑的检验。
当老黑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想跟阿訇们交流的时候,半文盲的阿訇门在老黑面前相形见绌,黔驴技穷,老黑用较真和求真的诚恳换来的常常的一顿责骂,他们从来没有正面回答过老黑的问题。老黑倔强,阿訇词穷,就这样的终于结成了死结,那就是阿訇无法为老黑提供他所需要的信息,而固执的老黑则认为这个宗教是有问题的。
老黑亲戚的孩子中学毕业,老黑把他送进清真寺,期望得到阿訇的教导,让孩子能够扎下教门的根,谁知道在孩子念经的期间,老黑才知道阿訇其实是个暴力狂,常常简单粗暴没轻没重地体罚孩子。作为老师,他无法接受一个代表着伊斯兰的人以暴力的方式教育孩子。后来,他愤然把孩子领回家,发誓再也不会相信阿訇。
老黑成为穆黑,可以说是必然的。回回的伊斯兰教早已失去了宣教的热忱和动力,而清真寺和宗教职业者们也逐步丧失了宣教的功能。知识的断层已经愈发明显,普通穆斯林已经很难在清真寺和阿訇群体那里获取正确的知识,在网络时代,这种信息的不对等更加明显。而回回伊斯兰教的异化在某种程度上你已经无法把它称之为“伊斯兰教”,而是裹杂了各种包括民族主义、恶风陋习的“回回教”了。
在他的眼中看到的“教门”,无非就是阿訇圈子对钱的无比贪婪,对知识的漠视,伊斯兰教被各种门宦、派别所绑架,也被各种侯坤、传说所限制······现实中的那个伊斯兰教与他在古兰经和圣训中所看到的伊斯兰相去甚远。最终,种种的离心力,把他从伊斯兰教推向了基督教,也最终使他粉转黑,成为了一个回族穆黑。
老黑作为一个穆黑,尤其是一个回族穆黑,特别是生活在西北回民腹地的穆黑,让他不得不背着二副面孔生活,在网络上他是一个讨厌伊斯兰教,抹黑和糟践伊斯兰教的穆黑,他向往基督教,却同样在基督教里也有很多的困惑。但现实中他又不得不按照一个穆斯林那样的生活着,在纠结和尴尬中继续着自己的双面人生。这绝对是一个悲剧,对于老黑来说,他的灵魂与肉体错位,才是最痛苦的。
关于老黑,我只是一个讲述者,把他几年来逐步透露出来的东西讲述出来,不为猎奇,也不为八卦,只想老黑这样的现象级人物是否值得我们反思?这样的老黑我们身边并不鲜见,尤其是这个时代,我们已经普遍丧失了与八零后九零后交流的能力,遑论老黑们这样的知识分子群体?
在此,也祝愿老黑早日找到自己的心灵福音,祈祷真主引导老黑,在他的心中注入安乐和幸福,把信仰的甘甜播撒在他的心中,祈祷真主广施恩惠,不要使我们的心灵迷惘忐忑,消除我们内心的仇恨和埋怨。阿敏!
马家庄编辑部的志愿者们向读者致敬
老黑,姓撒,典型的回回姓,西北人,是一位高中英语老师。这几年活跃在各大穆斯林群、基督教群里,同时也活跃在穆黑群里。毋庸置疑,老黑是个有才华,有文化的人。老黑也不老,可能也就是四十郎当岁。了解他也是在这二年的微信群里看他的聊天,观察他的思想轨迹,从未谋面。
老黑最早更像是一个穆斯林,后来则像一个基督徒,从质疑古兰经和伊斯兰教开始,老黑一步步走向了基督教,走向了圣经,但正如他当时质疑穆圣的历史和古兰经一样,基督教的三位一体更加让他困惑,甚至一度徘徊在基督教的门口,因为他不知道从哪个门进去,是基督教还是天主教?至今也不知道他到底是否真得已经受洗成为教徒。但他变成了一个颇具技术范儿的穆黑却是不争的事实。
老黑是回民,生活在西北一个回回最集中,教门气氛最浓郁的地方。老黑的父母亲都是虔诚的穆斯林,如同周围的典型的回回老人们一样,过着典型的回回生活,上寺礼拜,下寺耕作。而老黑作为一个另类,他生活在这个群体里,吃着清真食品,说着色俩目,过着尴尬而又难受的双面人生。
老黑的童年我不知道遭遇过什么,作为一个感情细腻,爱好读书思考的人,老黑的世界里,可能遭遇过普通人所没有遭遇过的东西,他曾经在群里聊天的时候透漏过自己的少年时期有过**的经历,与母羊,与母狗,据说也尝试过母牛,最终没有成功。
老黑爱看书爱思考,性格倔强,甚至有些偏执。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几乎没有一次在关于信仰的问题上与自己的长辈和阿訇们有过愉快的交流。在他的周围,群众的信仰都是父传子受的传承方式,对于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年轻人来说,这样的传承方式就显得无比脆弱,因为他们经不起知识和质疑的检验。
当老黑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想跟阿訇们交流的时候,半文盲的阿訇门在老黑面前相形见绌,黔驴技穷,老黑用较真和求真的诚恳换来的常常的一顿责骂,他们从来没有正面回答过老黑的问题。老黑倔强,阿訇词穷,就这样的终于结成了死结,那就是阿訇无法为老黑提供他所需要的信息,而固执的老黑则认为这个宗教是有问题的。
老黑亲戚的孩子中学毕业,老黑把他送进清真寺,期望得到阿訇的教导,让孩子能够扎下教门的根,谁知道在孩子念经的期间,老黑才知道阿訇其实是个暴力狂,常常简单粗暴没轻没重地体罚孩子。作为老师,他无法接受一个代表着伊斯兰的人以暴力的方式教育孩子。后来,他愤然把孩子领回家,发誓再也不会相信阿訇。
老黑成为穆黑,可以说是必然的。回回的伊斯兰教早已失去了宣教的热忱和动力,而清真寺和宗教职业者们也逐步丧失了宣教的功能。知识的断层已经愈发明显,普通穆斯林已经很难在清真寺和阿訇群体那里获取正确的知识,在网络时代,这种信息的不对等更加明显。而回回伊斯兰教的异化在某种程度上你已经无法把它称之为“伊斯兰教”,而是裹杂了各种包括民族主义、恶风陋习的“回回教”了。
在他的眼中看到的“教门”,无非就是阿訇圈子对钱的无比贪婪,对知识的漠视,伊斯兰教被各种门宦、派别所绑架,也被各种侯坤、传说所限制······现实中的那个伊斯兰教与他在古兰经和圣训中所看到的伊斯兰相去甚远。最终,种种的离心力,把他从伊斯兰教推向了基督教,也最终使他粉转黑,成为了一个回族穆黑。
老黑作为一个穆黑,尤其是一个回族穆黑,特别是生活在西北回民腹地的穆黑,让他不得不背着二副面孔生活,在网络上他是一个讨厌伊斯兰教,抹黑和糟践伊斯兰教的穆黑,他向往基督教,却同样在基督教里也有很多的困惑。但现实中他又不得不按照一个穆斯林那样的生活着,在纠结和尴尬中继续着自己的双面人生。这绝对是一个悲剧,对于老黑来说,他的灵魂与肉体错位,才是最痛苦的。
关于老黑,我只是一个讲述者,把他几年来逐步透露出来的东西讲述出来,不为猎奇,也不为八卦,只想老黑这样的现象级人物是否值得我们反思?这样的老黑我们身边并不鲜见,尤其是这个时代,我们已经普遍丧失了与八零后九零后交流的能力,遑论老黑们这样的知识分子群体?
在此,也祝愿老黑早日找到自己的心灵福音,祈祷真主引导老黑,在他的心中注入安乐和幸福,把信仰的甘甜播撒在他的心中,祈祷真主广施恩惠,不要使我们的心灵迷惘忐忑,消除我们内心的仇恨和埋怨。阿敏!
马家庄编辑部的志愿者们向读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