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我下乡可没用别人劝,全班第一个报的名,这城里呆着也没劲,还常给老爸惹麻烦,下乡多好呀,骑着马儿在大草原上飞奔,一定很过瘾。
回家同老爸一说,老爸拍了拍我的肩膀,“行,这回算你有出息”。
我下乡的地方是内蒙一个半农半牧的地方,科左中旗,花吐古拉公社,这第一天干活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天还没亮,队长就来吆喝了,“起来了,下地了”,
“这天还没亮干什么活呀”?我硬着头皮爬了起来。
原来天不亮就起来是有道理的,从村里走到地里就要一个小时,等走到地里,天就亮啦。这让想起了“半夜鸡叫”的故事。
那时正是锄草的季节,六月的太阳一会儿就上来了,这热不说,这弓着腰锄草可是太残酷,太残酷啦,
我只坚持了一会儿就崩溃了,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我索性蹲在那里慢慢的挥动着。。。
集体户男男女女八个人,没一个理我,也许他们觉得这个时候应该是向贫下中牧学习的最好时候,他们是你追我赶,奋勇向前呀。
想着想着,我的意志受到了超级的摧残,锄草的速度更慢了,落后他们足足千米之遥。我当时就在想,****,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这农活我是干不了啦。
就这样挺了一段时间,队长带着几个人过来帮我了。
等到了地头,队长当着大家的面说话了,“你虽然锄的慢,但你锄的干净,这说明你是用心的,这样吧,你就去看水吧”。
此时此刻,我心里想,别的同学一定是肠子都悔青了,原来干活慢是有奖赏的,哈哈哈。
看水就是看抽水机灌溉,说白了,根本就不叫农活,你就是躺着睡觉也没事。我就这样看了一个月的农田灌溉。
他们每天干活累了个臭死,我每天悠哉悠哉。可也怪了,这村民对我印象还都很好,我也渐渐的喜欢上了这里。
说实话,我是很感谢他们的,他们没让我吃苦,如果他们真让我吃苦,我可能就逃跑啦。
看水看了一个月,队长同我说,“你去粮食加工厂吧”,“我干什么都行”,我爽快的答应了。
这个村有千把户人家,吃的玉米,麦子什么的都要到粮食加工厂来加工的,加工是要收费的。加工厂只有我们两个人,另一个的大队书记的哥哥。我比那一个要吃苦耐劳,反正也不累,推推电闸而已嘛。
那一个大队书记的哥哥对村民很苛刻,我就不同了,我经常少收他们的加工费,碰到困难户我就免费,哈哈,不是我吹,在那个村子我可能是最受他们喜欢的人啦。
谁家结婚,谁家杀猪,有事没事,他们都拉我去,我是应接不暇呀。
我经常没事的时候去骑马,在大草原上驰骋,不瞒你说,屁股都磨出茧子啦。
转眼我在那里也呆了一年半了,春节的时候,集体户所有的同学都回家过年了,只有我没回去,他们喜欢我呀,他们不让我走呀。
吃呀,喝呀,玩呀,我记得是初七初八的时候,村里征兵标语贴出来了,我知道知青要两年以后才能当兵招工上学的,我也没在意,不关我事嘛。
可那大队书记找上门了,“你要去报名呀,这是个态度问题,村里的年轻人都报名了,你怎么能不报名呢?你这个知识青年要起带头作用嘛”,
其实我不报名是在打大算盘,再有半年我就满两年了,就我这人缘混的这么好,村里肯定会推荐我当工农兵学员的,这当兵哪里有上学好呀。
报名就报名呗,那几天胡吃海喝的着了凉,扁桃体肿大,当兵体检肯定过不去,我还是有把握的。
真是万没想到呀,那么离谱的事居然也能发生。。。。。
体检是在附近的一个镇上,那天我同村里的十几个年轻人一起去的,刚进医院的门没多久,一个医生模样的人拉了我一下,“你是谁谁谁的儿子吧”?“我是,你怎么知道的”?
“我是谁谁谁的女儿,我见过你”。真是不可思议呀,我知道这个人。这么远,他女儿怎么会这里?
“我是旗里医院抽来这里帮忙体检的”。“你是来当兵体检的吗”?她接着问我,我心不在焉的点了点头再没说什么。
体检开始了,当检到耳鼻喉的时候,我主动的同医生说,“你看,我的扁桃体肿大,经常肿,真是没办法呀”,那医生也不说话,就在单子上写着什么。。。
事后我明白了,肯定是那个女医生在背后做了手脚,至于她做了什么我就无从知道了,十天后,入伍通知书下来了,我被入伍了。
一年半,我的知青生活就这样被迫结束了。
我下乡那会儿品尝到了不少内蒙的美食,离开那么多年了,我依然记得。
炒米,很少有人吃过吧,我记得是他们欢迎我到来的第一天,一碗酸奶拌炒米就端上来了,
哎呦,好难入口呀,膻味太浓烈啦,人家说了,这是他们招待贵客的美食,怎么好意思不吃呀,眼睛一闭,没在嘴里停留一秒,硬吞进去了。
炒米是用一种叫糜子的谷物做的,先把糜子炒熟再去壳,这是内蒙的传统美食,很香的。
呆久了,我慢慢也习惯了当地牛奶的膻味,酸奶拌炒米,几天不吃就馋。
再说一样儿就是奶豆腐,类似现在的奶酪,就是把牛奶放酸了再用纱布象做豆腐那样滤掉水分,放到太阳下嗮干了就行了,那时候我总去看他们做奶豆腐,还没去嗮的时候我就开始吃了,湿湿的奶豆腐我觉得更有味道。现在的奶酪是有个长期发酵的过程,那里的奶酪缺了这个过程。他们把奶豆腐当成零食来吃的,能存放很久。
最好吃的要属奶皮子了,就是牛奶上面那层薄薄的皮,把这层皮捞出来嗮干就是奶皮子了,奶油就是从奶皮子里来的。那个东西可不是一般的好吃,厚厚的奶皮子,放到嘴里一咬,哇塞,又香又脆,可谓人间一大美味呀。
我们那个村全是蒙族的,生活习惯同我们不太一样,他们很少吃青菜,现在想想,他们的维生素补充可能全靠牛奶了。
他们喜欢喝酒,村里开了个很小的作坊,我就是在那里学着喝酒的,那时我就知道刚做出来的酒是不能喝的,因为酒糟味很大,要放上一段才能喝。那个做酒的师傅同我混的很好,我每次带着瓶子去,他都给我灌满。
带着酒,我只有一个去处,就是老喇嘛家,老喇嘛七十岁了,就一个人,很少有人去看他,他对我就象对儿子一样,我在工作的时候,他经常就坐在那里默默的看着我。老喇嘛喜欢喝酒,平时不大说话,一杯下肚,话就多了,“早些年呀,这里只有十几户人家,牛羊遍地,你看现在,连玉米面也吃上了,这叫什么日子呀”。
他很虔诚,他经常把一个小铜佛从箱子里拿出来念叨着、、、、、
我从他那里听到不少内蒙的故事,我离开那里的时候,老喇嘛哭了,象孩子一样的哭了、、、、、、、、、
回家同老爸一说,老爸拍了拍我的肩膀,“行,这回算你有出息”。
我下乡的地方是内蒙一个半农半牧的地方,科左中旗,花吐古拉公社,这第一天干活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天还没亮,队长就来吆喝了,“起来了,下地了”,
“这天还没亮干什么活呀”?我硬着头皮爬了起来。
原来天不亮就起来是有道理的,从村里走到地里就要一个小时,等走到地里,天就亮啦。这让想起了“半夜鸡叫”的故事。
那时正是锄草的季节,六月的太阳一会儿就上来了,这热不说,这弓着腰锄草可是太残酷,太残酷啦,
我只坚持了一会儿就崩溃了,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我索性蹲在那里慢慢的挥动着。。。
集体户男男女女八个人,没一个理我,也许他们觉得这个时候应该是向贫下中牧学习的最好时候,他们是你追我赶,奋勇向前呀。
想着想着,我的意志受到了超级的摧残,锄草的速度更慢了,落后他们足足千米之遥。我当时就在想,****,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这农活我是干不了啦。
就这样挺了一段时间,队长带着几个人过来帮我了。
等到了地头,队长当着大家的面说话了,“你虽然锄的慢,但你锄的干净,这说明你是用心的,这样吧,你就去看水吧”。
此时此刻,我心里想,别的同学一定是肠子都悔青了,原来干活慢是有奖赏的,哈哈哈。
看水就是看抽水机灌溉,说白了,根本就不叫农活,你就是躺着睡觉也没事。我就这样看了一个月的农田灌溉。
他们每天干活累了个臭死,我每天悠哉悠哉。可也怪了,这村民对我印象还都很好,我也渐渐的喜欢上了这里。
说实话,我是很感谢他们的,他们没让我吃苦,如果他们真让我吃苦,我可能就逃跑啦。
看水看了一个月,队长同我说,“你去粮食加工厂吧”,“我干什么都行”,我爽快的答应了。
这个村有千把户人家,吃的玉米,麦子什么的都要到粮食加工厂来加工的,加工是要收费的。加工厂只有我们两个人,另一个的大队书记的哥哥。我比那一个要吃苦耐劳,反正也不累,推推电闸而已嘛。
那一个大队书记的哥哥对村民很苛刻,我就不同了,我经常少收他们的加工费,碰到困难户我就免费,哈哈,不是我吹,在那个村子我可能是最受他们喜欢的人啦。
谁家结婚,谁家杀猪,有事没事,他们都拉我去,我是应接不暇呀。
我经常没事的时候去骑马,在大草原上驰骋,不瞒你说,屁股都磨出茧子啦。
转眼我在那里也呆了一年半了,春节的时候,集体户所有的同学都回家过年了,只有我没回去,他们喜欢我呀,他们不让我走呀。
吃呀,喝呀,玩呀,我记得是初七初八的时候,村里征兵标语贴出来了,我知道知青要两年以后才能当兵招工上学的,我也没在意,不关我事嘛。
可那大队书记找上门了,“你要去报名呀,这是个态度问题,村里的年轻人都报名了,你怎么能不报名呢?你这个知识青年要起带头作用嘛”,
其实我不报名是在打大算盘,再有半年我就满两年了,就我这人缘混的这么好,村里肯定会推荐我当工农兵学员的,这当兵哪里有上学好呀。
报名就报名呗,那几天胡吃海喝的着了凉,扁桃体肿大,当兵体检肯定过不去,我还是有把握的。
真是万没想到呀,那么离谱的事居然也能发生。。。。。
体检是在附近的一个镇上,那天我同村里的十几个年轻人一起去的,刚进医院的门没多久,一个医生模样的人拉了我一下,“你是谁谁谁的儿子吧”?“我是,你怎么知道的”?
“我是谁谁谁的女儿,我见过你”。真是不可思议呀,我知道这个人。这么远,他女儿怎么会这里?
“我是旗里医院抽来这里帮忙体检的”。“你是来当兵体检的吗”?她接着问我,我心不在焉的点了点头再没说什么。
体检开始了,当检到耳鼻喉的时候,我主动的同医生说,“你看,我的扁桃体肿大,经常肿,真是没办法呀”,那医生也不说话,就在单子上写着什么。。。
事后我明白了,肯定是那个女医生在背后做了手脚,至于她做了什么我就无从知道了,十天后,入伍通知书下来了,我被入伍了。
一年半,我的知青生活就这样被迫结束了。
我下乡那会儿品尝到了不少内蒙的美食,离开那么多年了,我依然记得。
炒米,很少有人吃过吧,我记得是他们欢迎我到来的第一天,一碗酸奶拌炒米就端上来了,
哎呦,好难入口呀,膻味太浓烈啦,人家说了,这是他们招待贵客的美食,怎么好意思不吃呀,眼睛一闭,没在嘴里停留一秒,硬吞进去了。
炒米是用一种叫糜子的谷物做的,先把糜子炒熟再去壳,这是内蒙的传统美食,很香的。
呆久了,我慢慢也习惯了当地牛奶的膻味,酸奶拌炒米,几天不吃就馋。
再说一样儿就是奶豆腐,类似现在的奶酪,就是把牛奶放酸了再用纱布象做豆腐那样滤掉水分,放到太阳下嗮干了就行了,那时候我总去看他们做奶豆腐,还没去嗮的时候我就开始吃了,湿湿的奶豆腐我觉得更有味道。现在的奶酪是有个长期发酵的过程,那里的奶酪缺了这个过程。他们把奶豆腐当成零食来吃的,能存放很久。
最好吃的要属奶皮子了,就是牛奶上面那层薄薄的皮,把这层皮捞出来嗮干就是奶皮子了,奶油就是从奶皮子里来的。那个东西可不是一般的好吃,厚厚的奶皮子,放到嘴里一咬,哇塞,又香又脆,可谓人间一大美味呀。
我们那个村全是蒙族的,生活习惯同我们不太一样,他们很少吃青菜,现在想想,他们的维生素补充可能全靠牛奶了。
他们喜欢喝酒,村里开了个很小的作坊,我就是在那里学着喝酒的,那时我就知道刚做出来的酒是不能喝的,因为酒糟味很大,要放上一段才能喝。那个做酒的师傅同我混的很好,我每次带着瓶子去,他都给我灌满。
带着酒,我只有一个去处,就是老喇嘛家,老喇嘛七十岁了,就一个人,很少有人去看他,他对我就象对儿子一样,我在工作的时候,他经常就坐在那里默默的看着我。老喇嘛喜欢喝酒,平时不大说话,一杯下肚,话就多了,“早些年呀,这里只有十几户人家,牛羊遍地,你看现在,连玉米面也吃上了,这叫什么日子呀”。
他很虔诚,他经常把一个小铜佛从箱子里拿出来念叨着、、、、、
我从他那里听到不少内蒙的故事,我离开那里的时候,老喇嘛哭了,象孩子一样的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