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一部史著的空疏与扎实,看注释便十知七八。注释的名堂多多。无注释者多半空洞如
明镜照物,徒有史著之名。少注释者则多半言之少物,坐冷板凳的功夫尚不到家。当然注
释多也未必功夫大,因为投机的作者可将他人引注大量窃为己有。然而假的就是假的,投机者总要在麒麟皮下露出马脚。还有的史作注释虽多,却是史料的堆砌,作者或未能参透个中的含义,牵强附会;或未能辨别其中的真伪,以讹传讹;或者多为二、三手史料及现代人著述的杂凑,可靠性大打折扣。而顾诚的注释不仅量惊人,质也相当过硬。其引用的史料多取自明清之际,许多系当事人和目击者的证词。尤为可贵之处是众多脚注并非仅是书名和页码的清单,还附有对引文出处、不同记载可靠与否的详实考据。
为了对读者负责,顾诚在书中有一个诚恳的交待,即提醒说书中引用的史料大多出自他个人的抄录,尽管其本人“在摘录时经过核对,力求准确,也不敢说绝对没有笔误。”所以,他郑重地提醒读者:“如果有人未见原书而从本书中转引史料,请注明引自本书。这不仅是著作权问题,更重要的是对读者负责和学术上良心的体现。”这不啻是对学术投机者的当头棒喝。顾诚这样要求别人,也如此要求自己。我们在其书内看到,但凡引用现代人成果之处,均一一予以注明,其中包括尚未发表过的、年轻的地方学人的论文打印稿,如曹锦炎、王小红的《南明官印集释》,显示出作者高尚的史德。
明镜照物,徒有史著之名。少注释者则多半言之少物,坐冷板凳的功夫尚不到家。当然注
释多也未必功夫大,因为投机的作者可将他人引注大量窃为己有。然而假的就是假的,投机者总要在麒麟皮下露出马脚。还有的史作注释虽多,却是史料的堆砌,作者或未能参透个中的含义,牵强附会;或未能辨别其中的真伪,以讹传讹;或者多为二、三手史料及现代人著述的杂凑,可靠性大打折扣。而顾诚的注释不仅量惊人,质也相当过硬。其引用的史料多取自明清之际,许多系当事人和目击者的证词。尤为可贵之处是众多脚注并非仅是书名和页码的清单,还附有对引文出处、不同记载可靠与否的详实考据。
为了对读者负责,顾诚在书中有一个诚恳的交待,即提醒说书中引用的史料大多出自他个人的抄录,尽管其本人“在摘录时经过核对,力求准确,也不敢说绝对没有笔误。”所以,他郑重地提醒读者:“如果有人未见原书而从本书中转引史料,请注明引自本书。这不仅是著作权问题,更重要的是对读者负责和学术上良心的体现。”这不啻是对学术投机者的当头棒喝。顾诚这样要求别人,也如此要求自己。我们在其书内看到,但凡引用现代人成果之处,均一一予以注明,其中包括尚未发表过的、年轻的地方学人的论文打印稿,如曹锦炎、王小红的《南明官印集释》,显示出作者高尚的史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