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8日,
经国务院批复同意,
湘江新区正式跻身国家级新区行列。
由此,湘江西岸,
一座新城顺势崛起。
作为中部第一个国家级新区,湘江新区不仅被视为湖南发展的新增长极,更是肩负着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的国家战略使命。三年来,新区紧扣“三区一高地”战略定位,大胆探索,发挥融合优势,全力推进改革发展建设,步入了发展“快车道”。
✦ 区位:辐射中西部、连接东南亚的桥头堡
湘江新区处于国家城镇化“两横三纵”战略格局长江横轴和京广-京哈纵轴的结合点,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以下简称“一带一部”)。
随着渝长厦高铁、京港澳高速复线等重大交通项目的建成,新区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的重要互通节点,成为辐射中西部、连接东南亚的桥头堡。
✦ 经济:打造产业核心增长极
2017年,湘江新区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67亿元,增速连续三年保持11%以上,新区经济增速实现领跑,地区生产总值高于全市2.5个百分点。
新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引导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构建“两走廊五基地”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两走廊”分别为:湘江西岸现代服务业走廊与319国道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廊;“五基地”分别为自主创新引领基地、先进制造业发展基地、总部经济集聚基地、生态旅游休闲基地、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基地。
✦ 城建:建设精品、“两型”、智慧和国际化社区
“十三五”期间,湘江新区以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为主题,坚持打造生态、智慧、人文、宜居的都市田园新区。在城市发展方面,形成“一主、三副、多点”的城市发展新格局。“一主”即岳麓中心城区,“三副”即北部高星副中心、西部金玉副中心、南部坪浦副中心,“多点”即白箬铺、雨敞坪、莲花等重点节点城镇。
✦ 交通:全力打造开放型交通大格局
综合交通方面,构建“枢纽功能引领、网络设施支撑、出行方式多样”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构建铁路、水运、航空及枢纽于一体的对外开放型交通大格局。
铁路方面,加快推进渝长厦高铁、长沙西客站的建设,积极推进石长铁路望城货运站等货运大通道的建设,适时启动长九高铁建设,积极谋划京广高铁复线等客运铁路大通道的布局,基本形成“一高铁、一普铁、两枢纽”的铁路交通格局。
水运方面,适时启动长沙新康港及湘江航道升级,不断完善新区水陆、港铁联运设施,提升新区通江达海能力。
航空方面,规划建设新区大王山通用机场、望城通用机场、宁乡通用机场及起落点,加快推进大王山通用机场建设;积极推进城市异地候机楼的建设,加强与黄花国际机场的联系,建成新区“一通道、一候机楼”的航空交通格局。
✦市场:激烈竞争,房企眼中的”香饽饽“
湘江新区的快速崛起,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数据的快速增长,更加体现在区域内的板块价值日益剧增,品牌房企的开发目光纷纷集中在这一片土地上,梅溪湖、滨江、洋湖、大王山、金星北、高铁西,在这些热点板块的竞争越发激烈。
在新房方面,2017年从长沙内六区成交面积占比情况来看,岳麓区连续六年成交面积占比均为六区第一,占比达25.68%,累计销售308.29万方;望城区望城区连续两年占比上涨,2017年销售面积占比21.86%。
✦ 人口:需求增大,向千万级人口大都市迈进
房地产的基本逻辑是,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2016年长沙市常住人口达764.52万人,比2015年增加21.34万人,人口总量居全省首位,53.8%居住在主城区,其中,岳麓区最具吸引力,常住人口均超过83万人;望城区居“第二梯队”,常住人口60.13万人。近年来,人口的快速增长与前两年长沙房价的“洼地效应”密不可分,与此同时,长沙市、湘江新区管委会出台一系列的人才政策,也极大程度吸引了来自北上广深人才的回流。
展望
过去的三年,一幅新城崛起的城市发展画卷正在湘江西岸徐徐展开, 从曾经的沉寂之地,逐渐蜕变为“一江两岸、比翼齐飞”的高品质核心区,其便利的交通,逐渐完善的配套,让湘江新区成为长沙最热区域之一。对置业者而言,“宁要河东一张床,不要河西一间房”的历史一去不返。
未来随着长沙西站等新兴板块不断崛起,湘江新区发展与升值潜力还将进一步提升。

经国务院批复同意,
湘江新区正式跻身国家级新区行列。
由此,湘江西岸,
一座新城顺势崛起。
作为中部第一个国家级新区,湘江新区不仅被视为湖南发展的新增长极,更是肩负着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的国家战略使命。三年来,新区紧扣“三区一高地”战略定位,大胆探索,发挥融合优势,全力推进改革发展建设,步入了发展“快车道”。
✦ 区位:辐射中西部、连接东南亚的桥头堡
湘江新区处于国家城镇化“两横三纵”战略格局长江横轴和京广-京哈纵轴的结合点,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以下简称“一带一部”)。
随着渝长厦高铁、京港澳高速复线等重大交通项目的建成,新区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的重要互通节点,成为辐射中西部、连接东南亚的桥头堡。
✦ 经济:打造产业核心增长极
2017年,湘江新区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67亿元,增速连续三年保持11%以上,新区经济增速实现领跑,地区生产总值高于全市2.5个百分点。
新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引导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构建“两走廊五基地”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两走廊”分别为:湘江西岸现代服务业走廊与319国道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廊;“五基地”分别为自主创新引领基地、先进制造业发展基地、总部经济集聚基地、生态旅游休闲基地、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基地。
✦ 城建:建设精品、“两型”、智慧和国际化社区
“十三五”期间,湘江新区以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为主题,坚持打造生态、智慧、人文、宜居的都市田园新区。在城市发展方面,形成“一主、三副、多点”的城市发展新格局。“一主”即岳麓中心城区,“三副”即北部高星副中心、西部金玉副中心、南部坪浦副中心,“多点”即白箬铺、雨敞坪、莲花等重点节点城镇。
✦ 交通:全力打造开放型交通大格局
综合交通方面,构建“枢纽功能引领、网络设施支撑、出行方式多样”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构建铁路、水运、航空及枢纽于一体的对外开放型交通大格局。
铁路方面,加快推进渝长厦高铁、长沙西客站的建设,积极推进石长铁路望城货运站等货运大通道的建设,适时启动长九高铁建设,积极谋划京广高铁复线等客运铁路大通道的布局,基本形成“一高铁、一普铁、两枢纽”的铁路交通格局。
水运方面,适时启动长沙新康港及湘江航道升级,不断完善新区水陆、港铁联运设施,提升新区通江达海能力。
航空方面,规划建设新区大王山通用机场、望城通用机场、宁乡通用机场及起落点,加快推进大王山通用机场建设;积极推进城市异地候机楼的建设,加强与黄花国际机场的联系,建成新区“一通道、一候机楼”的航空交通格局。
✦市场:激烈竞争,房企眼中的”香饽饽“
湘江新区的快速崛起,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数据的快速增长,更加体现在区域内的板块价值日益剧增,品牌房企的开发目光纷纷集中在这一片土地上,梅溪湖、滨江、洋湖、大王山、金星北、高铁西,在这些热点板块的竞争越发激烈。
在新房方面,2017年从长沙内六区成交面积占比情况来看,岳麓区连续六年成交面积占比均为六区第一,占比达25.68%,累计销售308.29万方;望城区望城区连续两年占比上涨,2017年销售面积占比21.86%。
✦ 人口:需求增大,向千万级人口大都市迈进
房地产的基本逻辑是,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2016年长沙市常住人口达764.52万人,比2015年增加21.34万人,人口总量居全省首位,53.8%居住在主城区,其中,岳麓区最具吸引力,常住人口均超过83万人;望城区居“第二梯队”,常住人口60.13万人。近年来,人口的快速增长与前两年长沙房价的“洼地效应”密不可分,与此同时,长沙市、湘江新区管委会出台一系列的人才政策,也极大程度吸引了来自北上广深人才的回流。
展望
过去的三年,一幅新城崛起的城市发展画卷正在湘江西岸徐徐展开, 从曾经的沉寂之地,逐渐蜕变为“一江两岸、比翼齐飞”的高品质核心区,其便利的交通,逐渐完善的配套,让湘江新区成为长沙最热区域之一。对置业者而言,“宁要河东一张床,不要河西一间房”的历史一去不返。
未来随着长沙西站等新兴板块不断崛起,湘江新区发展与升值潜力还将进一步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