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你同行语言...吧 关注:5,367贴子:166
  • 0回复贴,共1

如何帮助孩子准备进入团体生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孩子会不会在学校适应不良?孩子会不会被欺负?在学校能不能专心?这是很多家长在孩子进入幼儿园甚至是小学前的焦虑。

首先来了解孩子所面临的社会群体是什么样的群体?孩子面临到的团体其实是很真实、很原始的,因为每个孩子都在学习,学习怎么讲话才不会让其他孩子觉得不舒服,学习做个有同理心的人当别人难过时不要在旁加油添醋,学习怎么融入团体互相包容妥协。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要教孩子所有能帮助他适应团体的技能。
孩子适应团体需要有什么前备技巧呢?
1.拥有自理能力—团体生活的基础

为什么需要自理能力?因为团体生活中一定会用到,进出教室需要穿脱鞋子、外套,下课如厕是否能独立,午餐能否自己用汤匙或是筷子进食等等。当孩子有能力处理自己,才更有精力去学习学校教交给他的内容。
2.达成其发展里程碑-精细动作、粗动作、认知能力、语言及表达能力,因为学校教学的内容是以目前所拥有的基本能力往上加深困难,以提高孩子的能力。

粗动作的发展,例:三岁较成熟的步态跑步,双脚离地往前跳;精细动作的发展,例如:仿画平稳的直线。认知能力,例:可以配对一样的图形。语言发展,例:三岁可否一问一答持续对话,使用2-3个单字的短句,并回答切题。
3.良好的专注力
拥有好的专注力才能提升孩子在幼儿园及学校学习及融入团体生活,才不会容易因为注意力的分散,让孩子忽略掉许多信息而常常漏拍。
4.好的情绪控制及处理能力&社交互动能力
上学后,长时间的团体生活,不管是上课或下课,最需要的就是社交互技巧。要有良好的社交互动技巧前,孩子要能有效的处理自己的情绪控制,当孩子只要生气、不高兴、不舒服就打人骂人,其他孩子躲都躲远了,还谈甚么社交互动,所以情绪控制能力是社交的基本元素。

学会辨识自己的情绪及控制情绪能力后,接下来的社交技巧,可透过与家长、兄弟姐妹、邻居同学等练习,学习各种不同的社交能力,包括如何透过表情、声音、姿势了解他人传达的信息等等。
以上技巧在入学前透过家庭教育让孩子获得这些前备能力,会让孩子更快进入学校的团体生活。然而最重要的是,每每孩子从学校回来后,透过简单询问今天学校有什么好玩的事? 认识哪些人? 一起做了什么?
采用分享、关心的态度,以及「邀请」孩子告诉你他发生的事物。家长才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孩子的状况,而当发现孩子在学校发生脱序的行为时,家长也别急于指责,透过一起分析一起讨论的态度,让孩子愿意说,能促进彼此的关系外,也才能有效的调整错误。要记得每次的互动讨论,都是给孩子成长学习的机会。


1楼2019-02-25 11:0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