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冯锐教授的“悬摆体”复原张衡地动仪方案的质疑》
众所周知,冯锐教授提出“悬摆体方案”,公开已十年左右,并早已依据该方案设计的尺寸,按1:1的比例制成实物,但从未在实际地震监测中获得真实、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
学界对该方案亦不乏质疑、否定。
今依据《续汉书》、《后汉书》、《后汉纪》等史料原文,对该方案进行分析、对照,发现该方案存在明显不合理之处,多达8处,详列如下:
1.把“都柱”解释为一根链子悬吊着的“悬摆体”,严重不符合史实。古代文史家不可能把“悬、吊、挂、垂”状态的物体称为“柱”。冯锐教授的解释,没有任何其他史料佐证。若该方案成立,史书为何不记载为“中悬都柱”或“中吊都柱”?这显然比“中有都柱”更为准确、到位。
2.该方案中,“吊链”是非常明显且必要的构件,为何史书中根本未提及?倘若真实的地动仪如此结构,文史家不可能忽视“吊链”这一明显的构件,多加一句“以链悬之”并不困难。
3.史料记载为“傍行八道”,且此句紧随“中有都柱”,显然针对“都柱”而言。但在该方案中,用“底行八道”描述更为准确,古代文史家显然不可能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4.把“关”解释为“关球”,严重不符合史实。若冯锐教授的解释成立,史书为何不记载为“施丸发机”?且,同样没有任何其他史料佐证“关”=“关球”。经考证,“关”字,从门从丱,以木横持门户也,本义为“门闩”。故记载张衡地动仪的史料中,“关”字应解释为“形如门闩的构件”。
5.该方案中,在樽体的下方,开设了一个小窗口,用于复位“关球”,这是该方案无法避免的设计,与史料记载严重不相符。史料中不但从未有关于“小窗”的记载,反而明确记载“覆之以盖,周密无际,若一体焉”。仅凭此句,便足以直接否定冯锐教授的方案。
6.该方案中,“摆体”并非必不可缺构件。因为“关球”同样具有惯性,在感应到地震波之后可以自行滚动,无需受“摆体”的钳制。也就是说,“都柱”这一核心构件,在该方案中可有可无,显然不合理。
7.该方案的结构,的确不算复杂,但构型奇异,并非规则构形,即使以现代铸造技术制模、浇铸,亦相当复杂、麻烦,甚至困难,以东汉时期的铸造技术,理应无法实现。
8.该方案的地动仪为直径2米左右、高2米多的庞然大物,亦不符合东汉时期的生产、制造、加工技术水平,且搬运困难,因自重可能引起不均衡地面沉降等等,存在诸多无法回避的问题。
纯学术探讨,欢迎评论、跟贴、转发。
众所周知,冯锐教授提出“悬摆体方案”,公开已十年左右,并早已依据该方案设计的尺寸,按1:1的比例制成实物,但从未在实际地震监测中获得真实、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
学界对该方案亦不乏质疑、否定。
今依据《续汉书》、《后汉书》、《后汉纪》等史料原文,对该方案进行分析、对照,发现该方案存在明显不合理之处,多达8处,详列如下:
1.把“都柱”解释为一根链子悬吊着的“悬摆体”,严重不符合史实。古代文史家不可能把“悬、吊、挂、垂”状态的物体称为“柱”。冯锐教授的解释,没有任何其他史料佐证。若该方案成立,史书为何不记载为“中悬都柱”或“中吊都柱”?这显然比“中有都柱”更为准确、到位。
2.该方案中,“吊链”是非常明显且必要的构件,为何史书中根本未提及?倘若真实的地动仪如此结构,文史家不可能忽视“吊链”这一明显的构件,多加一句“以链悬之”并不困难。
3.史料记载为“傍行八道”,且此句紧随“中有都柱”,显然针对“都柱”而言。但在该方案中,用“底行八道”描述更为准确,古代文史家显然不可能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4.把“关”解释为“关球”,严重不符合史实。若冯锐教授的解释成立,史书为何不记载为“施丸发机”?且,同样没有任何其他史料佐证“关”=“关球”。经考证,“关”字,从门从丱,以木横持门户也,本义为“门闩”。故记载张衡地动仪的史料中,“关”字应解释为“形如门闩的构件”。
5.该方案中,在樽体的下方,开设了一个小窗口,用于复位“关球”,这是该方案无法避免的设计,与史料记载严重不相符。史料中不但从未有关于“小窗”的记载,反而明确记载“覆之以盖,周密无际,若一体焉”。仅凭此句,便足以直接否定冯锐教授的方案。
6.该方案中,“摆体”并非必不可缺构件。因为“关球”同样具有惯性,在感应到地震波之后可以自行滚动,无需受“摆体”的钳制。也就是说,“都柱”这一核心构件,在该方案中可有可无,显然不合理。
7.该方案的结构,的确不算复杂,但构型奇异,并非规则构形,即使以现代铸造技术制模、浇铸,亦相当复杂、麻烦,甚至困难,以东汉时期的铸造技术,理应无法实现。
8.该方案的地动仪为直径2米左右、高2米多的庞然大物,亦不符合东汉时期的生产、制造、加工技术水平,且搬运困难,因自重可能引起不均衡地面沉降等等,存在诸多无法回避的问题。
纯学术探讨,欢迎评论、跟贴、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