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气运行法吧 关注:44,339贴子:296,317

再谈真法的呼吸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注意呼气这个手段,贯穿真法,呼气时注意,就是呼气+注意+部位,呼气是真法的推动力。一步功的部位是心窝部,二步功是推进的一条线路,三步功是下丹田。
自然呼吸是原则,自然呼吸就是身体自发出来的呼吸状态,包括呼吸的频率、力度、深度,新手的自然呼吸等同于平常呼吸,练功者的自然呼吸,随他的功力变化,只要是身体自发出来的,都是自然呼吸,比如深长细的呼吸,比如顺腹式、逆腹式呼吸,比如极为细微表浅的呼吸,比如几种胎息,都属于自然呼吸,因为都是身体自发出现的,不是刻意人为。
有人质疑自然呼吸是因为入手时的“猫息”和调节火候的“武火”,还有胎息前的“呼长”,这几个权宜手段,是阶段性的技巧,用不得当很容易出偏,所以网络指导,完全避免这些。也绝对反对自修者擅自采用这些手段技巧。使用自然呼吸,会延长通督时间,但是安全可靠。
真法强调“恬淡虚无,真气从之”,这个就是自然呼吸,自然呼吸是真法的“王道”。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3-03 07:10回复
    真法的呼吸,随着练功者的功力自然改变。真法的主观意识,随着功境要主动的弱化。
    呼吸进入到若有若无,意识淡化到恍兮惚兮,身体虚化到如烟如雾甚至无形,就是恬淡虚无了。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3-03 07:15
    收起回复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就是李老讲的“元神使气,循行如仪”,就是真正进入五步功“元神蓄力育生机”了。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3-03 07:16
      收起回复
        自然呼吸的原则,贯穿真法始终。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3-03 07:19
        收起回复
          初学者杂念太多,用随息法时,呼吸算不算自然呼吸?目前只有心息相依才能斩却杂念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3-03 07:41
          收起回复
            这个自然呼吸理解的角度很好,推荐阅读。


            IP属地:英国6楼2019-03-03 07:45
            收起回复
              练真法追求的呼吸,其实就是找身体自发呼吸的那种感觉。
              然后身体自发呼吸还是分很多个不同等级的。
              总的来说找不到这种呼吸方式,就谈不上真法入门。。


              IP属地:英国9楼2019-03-03 08:28
              收起回复
                回复 蜀山风流 :没有大师,我只是经验多一点儿的练功者而已。你的两个问题,我一起回答。 聚气,和守窍有绝对的关系,和姿势的关系是:相对来讲,卧式真气不容易发动;坐式聚气养气最佳;站式气血运行最佳,动式消耗气血,增长劲力最佳。 一心一意,效果就好。三心二意,也有效果,但是会差。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03-03 08:53
                收起回复
                  真法里的守丹田阶段,从注意呼气守丹田,到轻守丹田,到静守丹田,到忘守丹田,就是入静的深度体现。
                  不要刻意求静,专心练好每一步,自然会越来越静。
                  我们把握专注入手就好了,以后的都是“道法自然”。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03-03 08:57
                  回复
                    回复 贴吧用户_03GES8K :入静的一个阶段,就是打瞌睡特别多,这个现象在一些阶段会反复出现。 如果练功就打瞌睡,真躺下又精神了,就是好现象。入静不是一步到位的,是层层深入的,深入下一层的过渡期,就会打瞌睡、昏沉。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03-03 08:59
                    收起回复
                      回复 贴吧用户_03GES8K :没有练功倒退一说。丹田是一个夹室,有气则开,它会不断“撑大”,从一个“容量”进入一个新的被撑大的“容量”时,就会气感减弱甚至消失。以后的通督,任督循环,任督深化,会反复出现类似的功感变化。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9-03-03 09:27
                      收起回复
                        打瞌睡其实就是昏沉。昏沉有大粗细之分,一般真的打瞌睡,就是大昏沉了。粗昏沉就是练功出现的打瞌睡。细昏沉在不同阶段有更细微的变化,比如恍惚,就是昏沉。比如进入了回忆不了过程的状态,就是昏沉。自觉入静,忘身忘我,没有出来一灵独耀的极度清醒,也都是细昏沉。
                        从一个定境深入下一个定境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个细昏沉。
                        简单来讲,区别正定与细昏沉的方法就是:光明清醒而生出智慧灵感的,就是正定。平平无奇没有灵感慧悟感觉的,就是细昏沉,细昏沉就是所谓的空无一物的顽空了。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03-03 09:55
                        回复
                          功中出现的气感减弱变化,入静出现的昏沉变化,也有可能是处于突破旧有状态,进入新的境界过程里的反应,一般在旧新交替时,是会出现所谓的“退功”现象,应该正确认识,不要失去信心。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9-03-03 09:59
                          回复
                            刚刚尝试了呼气->感觉(呼气)-> 丹田;
                            感觉比较好,不知不觉就坐了一个小时多;
                            是个人问题吧,坐的时间一长自己身体就会歪,腰也不挺直,头会低下来....


                            IP属地:福建17楼2019-03-04 23:43
                            收起回复
                              坐时间长了,屁股酸疼!是否是意念重了


                              IP属地:江苏18楼2019-03-06 10: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