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赐罪名吧 关注:31贴子:735
  • 16回复贴,共1

存戏:拨雪寻春,烧灯续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二年高考,我想想怎么开……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3-04 01:14回复
    一夜疾雨梧桐。
    自黄昏时,一直落到夜半三更,嘈切纷杂,振聋发聩。当知天公挽我,淹留短驿。偏厢焚炭炉,堪堪驱散二两薄寒,薄牗透风,也将外堂喧扰人声,一并送进屋来。
    “点灯。”
    隔着间距,听不真切,只隐约几字飘入耳中,大抵是驿中有贼,夜窃于此。着长随提灯在前,懒披薄衣,于阶上居高而观,音容寡薄:
    “何人喧哗?”
    昏烛惶惑。我不请凉朔,而北风自来。
    @沈雁斋-


    2楼2019-03-04 22:45
    收起回复
      骤雨摧长竹,思绪还泊在灵台幻境,那其中长髯仙人引他登青云,却惹雷公生怒,震下九霄,跌落云端时,自梦中乍醒,惟有轩窗外斜入几丝凉意,合着雷声如鼙鼓动地,似梦还真。
      虚浮额角汗渍粘连几绺长发,他于晦暗中指尖擦过枕边,空无一物,回过味来,将那余梦朦胧惊了个一干二净。
      步子失却稳重,仓皇推门出去,未及整衣肃容,将店家叩醒曰有盗,一时间众人惊异不一。
      忽而于喧嚷中,幽暗廊道处随风送出一道声音,伴一星灯火由远及近,剪影单薄。
      谢溪自南向北见过太多人,却也摹不出这般风神,猜度身份,不敢怠慢。心神甫定。
      “学生由陈郡赴太学入舍,昨日于此处落脚,不料遇盗,文书与腰缠一并失窃……”
      虽尚知礼,话音将落时,几近失声。他抗父命只身赴京,是自绝后路。一封太学荐书,即便自命不凡,又能得几回?到如今,除慌乱外,便只有不知所措。


      3楼2019-03-05 00:04
      回复
        -
        料峭中宵,浑似雨师见怜,四野瓢泼,石浪掀舞。垂目视人,眉间喜怒不辨,亦听不出半分苛责,唯眼风寸递锋芒,自袍冠瘦骨,寸寸掠过。
        “陈郡……先生所学哪家,师出何人门下?”
        堂风摧刮,目视自然掠过他鬓边垂发,最终停驻在袍袖下那寸伶仃腕骨,大抵很冷了。水汽仓皇,仅我二人逢于清更,他是无妄之灾,所去无处,而我庸人自扰,甘缚局中。
        “上来罢。请先生一盏茶,压一压惊。”
        宽袖一抬,示其相随偏厢。看客散去,自有长随打点,嘱茶博士点一道沸滚糖茶,多放松仁。门扉重阖,字句尽落:
        “既是今科举子,当是才思皆敏。孤有三问,先生若是答得好,便无需为荐书忧怀。”


        4楼2019-03-05 21:16
        回复
          从容承下他打量,闻自称,应是天家贵胄,霎时如涸鱼得水,谢道
          “谢殿下。”
          趋步相随,后错三尺之远,循摇坠提灯行入偏厢,垂手而立。半合眼帘,书院无名,先生亦并非鸿儒硕学,他未必耳闻,如实答。
          “学生自陈郡书院推举,师承岑院判。”
          闻他点茶,这忽来的善挟着暖意驱去透骨清寒,如雪中抱炭,眸中碎霜欲融。方才惶惑之间,仅窥身形,此刻灯烛皆明,皆茶雾飘渺,虚览他神色,细细镌于心底。
          “才思皆敏倒愧不敢当,殿下请问便是。”


          5楼2019-03-05 23:10
          收起回复
            -
            “陈郡……陈郡。”
            未尝听闻。这枯索两字,也只在齿间过了两回,乏善可陈。
            此时两盏烫茶呈了上来,水雾沸涌,薄釉触在指尖,慢慢推到他面前。那点余温,也恰循指骨攀上,在永夜中蒸腾四散。
            “请。”
            声也懒倦,徐徐然叙来,犹如旧友闲谈。
            “师出陈郡,当知昔日陈王粲溢今古,七步成诗。”
            话里锋锐将出未出,尚还噙着点笑,捧火骤盛,纵山鬼鸣泣,犹未可消。
            “而相煎同根,必不会因一句而生,因五言而散。先生认为,豆釜之局因何而成,又如何能解?”


            6楼2019-03-06 09:00
            回复
              指尖触及瓷盏,稍一瑟缩,将温热拢在手心,不曾贴近。
              炭盆于身一侧,暖意漫上四肢百骸,心中弦弛,抿一口碧色茶汤,斟酌言辞
              “学生认为,豆釜之局,起于豆根——是曹相立嗣犹疑。”
              若孟德公早于丕、植二人之间决断并传于部属,其一人得势,另一人便不足为虑。惜其长久犹疑,部属分别拥立二人,方成分庭抗礼之势。至于人言曹丕妒才而欲杀,实不可信。
              “此局堪防,不堪解,应早定储位,大局砥定,不容有疑。待局已成,则无解。”


              7楼2019-03-06 20:09
              回复
                -
                惊雷击穹昊,雪色裂天幕。
                刚好有谁置盖回杯,薄釉撞瓷一声伶仃响。灯烛狂曳,一道惨白破云,刚好照亮其人半边身形。
                铜釜滚沸,白雾四涌,我怜熟豆悲泣,扬汤,止之。
                “第二问,先生听好。”
                端盏的手极稳,声色也缓。侯王座前,敢答此问者,若非至愚,便是胆魄极盛。
                “如若及早定储,大局仍未定,又当如何?”


                8楼2019-03-06 22:36
                回复
                  寒鸦惊栖。
                  他收了偎在杯盏边的手,试图将那暖意虚留。叠掌,俯身而拜,垂落薄衫透出清寡身形。青砖潮湿,呼吸间泛出雨夜抑下尘泥气息,朽腐,如他所生所长之地,也是他想逃离之所。
                  “学生认为……”
                  稍一顿,在那人不可见之处,阖眸
                  “若为陈王,当甘心自逐闲散,醉心诗文花酒,若为文帝,当摧其羽翼,远调边僻,并将朝野有言陈王异心者,一并废置。”
                  “但学生想,若按此行,陈王离京之前,血脉兄弟,当有一叙,非豆釜之难,而是剖明时局,更在于剖明心迹。”
                  “若二人心结可解,外力摧之亦徒劳,惟心有芥蒂,良医难治。”


                  9楼2019-03-08 00:58
                  回复
                    -
                    “先生说对了一样,是心结。”
                    雨仍疾,料想此夜不平,魍魉蛰伏。掌心里烫瓷余温慢慢散去,褪于风中,了无影踪。
                    杯盏已磕回案间,目底怠色。
                    “此局非是立嗣之扰,局成之迫。而是人心。”
                    “你日后所见,皆由此所成,由此而解。万物有道,道从心生。如若先生登科,不妨将今日言语,好生思量。”
                    摊掌人前,似要拢握其手,允他藉此一扶,起身。
                    那本是一双匀亭掌指,瘦削,细韧,应也度过数载萤火雪窗。
                    但赵宋所需,远不止萤火雪窗。
                    “最后一问,世间至德为何,至恶又为何。”
                    这一问,尚存二分私心,以观他可否堪为琼尺,能裁三两珠玑。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03-08 02:02
                    回复
                      借力而起,捻在指腹触感温凉,还屏息。
                      佛偈有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也许他所言,便是看透虚妄,得来片语厚重。
                      雨声疏狂,瞧不透那人眸底神色,他仍恭谨。
                      “至德至恶,皆为人心。人心至德,四海同春;人心至恶,九州封寒。”
                      他一路走来,见过恶的,恃强凌弱,或如今夜的无妄之灾;也有善的,路见不平,不胜枚举。许是穷尽一生,回首眺望之时,方可定论,可一人生于世间,寿如蜉蝣,何以阅尽“世间”呢?
                      “至于实际,学生……不曾体味过,猜想这世间的德与恶,皆无极也。”


                      11楼2019-03-08 15:14
                      回复
                        -
                        “当年先皇题学,也恰是世间至恶。孤对以'至恶为可欲',十数年过后,料想仍是此答。”
                        撤指入袖,懒开声色。着长随铺纸研墨,湖笔羊毫碧松烟,蘸饱笔端,如述旧事。
                        “妄贪,不知餮足,万罪皆始于此。”
                        “但十数年来,仍不知世间至德为何。先生最难得心思玲珑,此行或可替孤一观。”
                        骤雨敲窗。
                        静展薄笺,再开翰墨,简录始末原委,毫尖一顿,闲来发问。
                        “——先生唤什么?”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03-08 23:55
                        回复
                          妄贪……眉心一动,任静默于唇舌盘桓,回味出涩意。
                          墨迹展跃在案上纸间,唯见今夜之忧终得解,长舒一气,凝神在字句间,忽得一声问,应道。
                          “谢氏沉砚,字溪。”
                          笔行合雨落,掩去呼吸,他瞧见那人侧容蕴藉风流,趁未别离,还相问
                          “学生亦尚不知殿下名讳,若有来日,当报知遇之恩。”
                          这或许便犯了妄贪之忌。他自心知,实并非报恩这般纯粹。


                          13楼2019-03-09 22:35
                          回复
                            -
                            “知遇之恩就不必了。先生若是能入殿试,自能相见。”
                            虿尾锋锐,寥短数字,又添:陈郡谢氏沉砚。书罢置笔晾墨,折笺两道,并指推去。
                            牗外风止,自帘隙中得窥天光一线,话至尽处,眉间怠意深重。
                            “陈夜枯琐,也谢过先生相陪解乏。东方既白,且先去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03-10 12:34
                            回复
                              结。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9-03-10 12: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