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举行超限感知创新学术论坛 推进"觅音计划"
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 席慧)细雨霏霏,春意萌新,新学期开学之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超限感知创新学术论坛”于2019年3月1日在南校区办公楼602会议室举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郑晓静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包为民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武向平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杨宗凯,副校长李建东出席论坛,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中科院西安光机所、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南京大学、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多家院所的70多名专家学者参会。论坛由超限感知前沿科学中心主办,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承办。超限感知前沿科学中心主任由副校长石光明教授担任,他与副主任李小平教授分别主持会议。
校长杨宗凯校对各位院士及专家的莅临指导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太空探索永无止境,国家高度重视航天事业发展,“觅音计划”应运而生。学校成立超限感知前沿科学中心,以郑晓静院士、包为民院士、武向平院士为首席科学家,带领西电多个研究团队和多家研究单位共同协作,联合攻关,为“觅音计划”引领空间科学原始创新奠定基础。
杨宗凯强调,今年是西电探索中国特色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关键年。学校非常重视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非常支持在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大服务上做文章。“觅音计划”在军民融合的战略背景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对推动控制论、动力学、航天精密测量、智能材料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对实现我国在太空探索的领先地位有重大意义。学校将全力整合资源、大力支持中心的发展,争取在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中再添西电力量。
郑晓静院士指出,目前在ESI排名中我国空间科学技术还很弱,“觅音计划”初心是为了更快推动我国从空间科学技术弱国到强国的转变。目前“觅音计划”前期进展良好,下一步要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制定好路线图,加强优势单位协作交流,共同推动发展。
包为民院士指出,“觅音计划”是带动空间科学发展的一大抓手,既有科学性、技术性,又有工程性,极具挑战,因此要有敢为人先、大胆创新的精神,注重解放思想,探索多种途径,利用超限感知创新学术论坛交流新思想、新原理、新方法,碰撞新火花。
武向平院士首先肯定了西电人才在各行各业包括天文领域的贡献,接着介绍了科技部相关大科学计划发展概况,比较了目前空间观察大科学计划的各自特色,强调分布式干涉技术是解决未来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石光明教授在报告中阐述了超限感知的概念和内涵,表明超限感知科学中心目标是针对高频率、宽带宽、大孔径等诸多物理实现限制,通过探究物质和能量的信息表达新方式,运用时空转换、多域协同、类脑解释等新手段,希望超越现有信息探测、通信和感知理论框架限制,从另一个不同于现有信息理论的视角,提出信息获取、通信和感知新理论和新方法。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姜爱民研究员、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苏云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樊学武研究员、上海光机所韩申生研究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邵晓鹏教授为广大师生带来“基于望远镜阵列的光学综合孔径技术”、“未来大型空间光学望远镜在轨制造技术”、“系外行星探测面临的光学技术挑战”、“看见无法看见—鬼成像研究进展”、“极简光学系统设计与计算成像”5场精彩的学术报告,围绕空间光学合成孔径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开展深度研讨和交流。
大会围绕六个报告进行了热烈讨论和交流,与会学者纷纷表示报告有新意,受到很大启发。包院士进一步表明航天技术应该可以支持天文学到天上去,支持多学科探测平台搬到天上去。武院士叮嘱大家保持乐观不乐观的态度,多研讨多交流,进一步完善方案。郑院士指示解放思想,开放汇聚大家智慧,同时锁定目标、明确要求,取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
日月之行,星辰灿烂,地球的未来如何?人类向何处去?“流浪地球”展开了科幻的翅膀,科学界进行科学和哲学的思考。“超限感知创新学术论坛”探索未知、创新思维、挑战极限,认识宇宙,寻觅知音。
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 席慧)细雨霏霏,春意萌新,新学期开学之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超限感知创新学术论坛”于2019年3月1日在南校区办公楼602会议室举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郑晓静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包为民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武向平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杨宗凯,副校长李建东出席论坛,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中科院西安光机所、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南京大学、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多家院所的70多名专家学者参会。论坛由超限感知前沿科学中心主办,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承办。超限感知前沿科学中心主任由副校长石光明教授担任,他与副主任李小平教授分别主持会议。
校长杨宗凯校对各位院士及专家的莅临指导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太空探索永无止境,国家高度重视航天事业发展,“觅音计划”应运而生。学校成立超限感知前沿科学中心,以郑晓静院士、包为民院士、武向平院士为首席科学家,带领西电多个研究团队和多家研究单位共同协作,联合攻关,为“觅音计划”引领空间科学原始创新奠定基础。
杨宗凯强调,今年是西电探索中国特色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关键年。学校非常重视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非常支持在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大服务上做文章。“觅音计划”在军民融合的战略背景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对推动控制论、动力学、航天精密测量、智能材料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对实现我国在太空探索的领先地位有重大意义。学校将全力整合资源、大力支持中心的发展,争取在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中再添西电力量。
郑晓静院士指出,目前在ESI排名中我国空间科学技术还很弱,“觅音计划”初心是为了更快推动我国从空间科学技术弱国到强国的转变。目前“觅音计划”前期进展良好,下一步要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制定好路线图,加强优势单位协作交流,共同推动发展。
包为民院士指出,“觅音计划”是带动空间科学发展的一大抓手,既有科学性、技术性,又有工程性,极具挑战,因此要有敢为人先、大胆创新的精神,注重解放思想,探索多种途径,利用超限感知创新学术论坛交流新思想、新原理、新方法,碰撞新火花。
武向平院士首先肯定了西电人才在各行各业包括天文领域的贡献,接着介绍了科技部相关大科学计划发展概况,比较了目前空间观察大科学计划的各自特色,强调分布式干涉技术是解决未来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石光明教授在报告中阐述了超限感知的概念和内涵,表明超限感知科学中心目标是针对高频率、宽带宽、大孔径等诸多物理实现限制,通过探究物质和能量的信息表达新方式,运用时空转换、多域协同、类脑解释等新手段,希望超越现有信息探测、通信和感知理论框架限制,从另一个不同于现有信息理论的视角,提出信息获取、通信和感知新理论和新方法。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姜爱民研究员、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苏云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樊学武研究员、上海光机所韩申生研究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邵晓鹏教授为广大师生带来“基于望远镜阵列的光学综合孔径技术”、“未来大型空间光学望远镜在轨制造技术”、“系外行星探测面临的光学技术挑战”、“看见无法看见—鬼成像研究进展”、“极简光学系统设计与计算成像”5场精彩的学术报告,围绕空间光学合成孔径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开展深度研讨和交流。
大会围绕六个报告进行了热烈讨论和交流,与会学者纷纷表示报告有新意,受到很大启发。包院士进一步表明航天技术应该可以支持天文学到天上去,支持多学科探测平台搬到天上去。武院士叮嘱大家保持乐观不乐观的态度,多研讨多交流,进一步完善方案。郑院士指示解放思想,开放汇聚大家智慧,同时锁定目标、明确要求,取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
日月之行,星辰灿烂,地球的未来如何?人类向何处去?“流浪地球”展开了科幻的翅膀,科学界进行科学和哲学的思考。“超限感知创新学术论坛”探索未知、创新思维、挑战极限,认识宇宙,寻觅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