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丽萍康复健康吧 关注:10贴子:440
  • 0回复贴,共1
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是经颈总动脉发出后垂直上升至颅底,经过颈动脉管入颅腔,分支散布于视器和脑的动脉。颈内动脉主要分支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脉络丛前动脉、后交通动脉、眼动脉。

1动脉简介
颈内动脉颈内动脉颈内动脉依其行程分为颈段、岩段、海绵窦段和前床突上段。其中[1],海绵窦段和前床突上段合称虹吸部,多呈U形或V形弯曲,是动脉硬化的好发部位[1]。
2主要分支
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脉络丛前动脉、后交通动脉、眼动脉颈内动脉及其分支颈内动脉及其分支
3动脉分段
颈内动脉系是脑的动脉系统之一,颈内动脉平甲状软骨上缘程度起自颈总动脉,按其构成,以颅底的颈动脉管外口为界,分为颅外段和颅内段。
颅外段
又称为颈段,自颈总动脉分叉处至颅底,为颈内动脉各段中最长的一段。颈内动脉先在颈外动脉的后外侧上行,后转至颈外动脉的后内侧沿
咽侧壁达颅底。其特性是:(1)颅外段无分支;(2)起始部有颈动脉窦,为压力感受器;(3)位置深而难以触及。
颅内段
颅内段在血管造影像上分为五段
C5段(颈动脉管段、岩骨段或神经节段):在颞骨岩部的颈动脉管内走行,先向上,后弯向前内,在颈动脉管内口处,隔着硬脑膜与三叉神
经节紧邻。此段的特性是:全程大部行于骨性管道内,在入海绵窦处较为狭窄,并与咽鼓管和鼓室紧邻。
C4段(海绵窦段):在后床突左近入海绵窦,稍上升后转为近程度位沿蝶骨体两侧的颈动脉沟呈“S”形前行,达前床突后沿前床突内侧的凹沟弯转向上,移行为前膝段。该段的特性是:在海绵窦内紧贴内侧的蝶窦侧壁,外侧与穿经海绵窦的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和展神经关系亲密。
C3段(前膝段或虹吸弯):在前床突左近,呈“C”形,自前床突内侧弯向后上穿海绵窦顶部的硬脑膜,眼动脉自此段或此段与海绵窦段移行
处发出,向前伴视神经经视神经管入眶。
C2段(穿插池段或床突上段):在海绵窦上方的蛛网膜下隙内程度后行,于前穿质下方续为后膝段。
C1段(后膝段或终段):通常指参与Willis环的一段,在后床突前向上至分叉处。此段发出后交通动脉、脉络丛前动脉、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
七分段法
颈内动脉颈内动脉1996年Bouthillier等提出颈内动脉新的分段法:以数字(C1-C7)顺血流方向标志颈内动脉全程,并思索到对神经外科具有重要意义的颈内动脉周围解剖。该分段法各段的解剖分界明白,共分为七段:C1颈段(Cervical segement),C2岩段(Petrous segment)
,C3决裂(孔)段(Lacerum segment),C4海绵窦段(Cavenous segement),C5床段(Clinoidal segment),C6眼段(Opthalmic
segement)和C7交通段(Communicating segment)[1]。
C1颈段:颈段起于颈总动脉分叉程度,终止于颈动脉管颅外口。C2岩段:这段颈内动脉位于颈动脉管内,起于颈动脉管颅外口,终止于决裂孔后缘。
C3决裂(孔)段:决裂段起于颈动脉管末端,动脉越过孔部,但不穿过这个孔,在决裂孔的垂直管内上升,向着海绵后窦,止于岩舌韧带上缘。
C4海绵窦段:此段始于岩舌韧带上缘,止于近侧硬膜环。C5床段:此段起于近侧硬膜环,止于远侧硬膜环。C6眼段:该段起于
远侧硬膜环,止于后交通动脉起点的紧近侧。C7交通段:交通段起于紧靠后交通动脉起点的近侧,止于颈内动脉分叉处。
4相关疾病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某种缘由使颈内动脉海绵窦段遭到损伤,动脉血液经损伤破口直接流入海绵窦内,即构成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本病分为外伤性和自发性2种,
以外伤性占多数。
诊断要点
(一)多数病例有外伤史,常见于头部遭到挤压伤,产生颅底骨折,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直接或间承受到损伤。
(二)颅脑外伤后逐步呈现伤侧眼球突出,伴有与脉搏分歧的动摇,眼结膜及眼睑静脉曲张和水肿,以至眼睑不能闭合、球结膜出血、眼眶四周及面额部静脉怒张。
(三)触诊突出的眼球可有震颤,患侧额部、眶部、颞部可听到血管杂音,以收缩期更加强。压榨患者颈总动脉,杂音消逝或减轻,压榨对侧
杂音仍存在。
(四)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第1、2支和外展神经,均可因海绵窦内高压而遭到压榨,致使眼静脉回流受阻,产生眼球运动障碍、视神经水肿或萎缩、视力减退等。
(五)双侧瘘者两眼同时或先后呈现上述表现。
(六)单侧或双侧颈动脉造影可肯定瘘口的位置和血液循环状况。
治疗
(一)颈总动脉压榨实验:患者仰卧,于其甲状软骨上缘平面,将患侧颈总动脉压榨在颈椎横突上,当颞浅动脉搏动消逝时,标明压榨有效。
每次压榨5~10min,逐步增加至0.5h,每日压榨2~3次。
(二)依据瘘的详细状况和技术条件,可分别选择采用颈部结扎颈动脉,孤立手术以及各种栓塞术。
(三)显微神经外科的进步,为直接翻开海绵窦寻觅瘘口,行缝合或修补成为可能。此种办法请求有优秀的设备条件,纯熟的技术和熟习的解剖学问。
CT表现
1.可表现为海绵窦膨大,眼上静脉扩张、眼球突出及眼外肌增粗等,其中眼上静脉扩张是CCF最具特异性的影像学征象。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局部可显现瘘口。
2.颈内动脉动脉瘤:颈内动脉动脉瘤好发于与后交通动脉的交接处,其他部位有海绵窦内、眼动脉起始部位、颈内动脉终末分叉处及与脉络
膜前动脉的交接处等。
3.颈内动脉扭曲:颈内动脉扭曲系指颈段的颈内动脉有曲张、打圈、成襻等畸形。为一稀有的脑血管疾病。可发作于一侧,也可为双侧,普
通以右侧较多或水平较重。本病常为先天性,但亦可继发于高血压动脉硬化,使主动脉弓扩张上抬,惹起主动脉各分支的相对变长而扭曲。
亦可由于纤维肌肉发育不良而使动脉管壁削弱变形。颈内动脉的曲张成襻使血流阻力增大,影响脑的血液运转,严重者可惹起脑的供血缺乏。发作继发颈内动脉血栓构成的时机亦较多见。临床表现与其他各种脑血供缺乏性疾病类似,常有阵发性认识障碍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在
转动颈部时尤易诱发。常被诊断为脑卒中,颈部体检可摸到扭曲,增粗,打圈的动脉,并可听到杂音,因而容易误诊为颈动脉瘤、颈动脉球瘤、咽部脓肿、甲状腺肿瘤及其他血供丰厚的肿瘤。颈动脉造影对肯定诊断最有协助。治疗可采用颈动脉成形术,将扭曲成袢的动脉游离拉直,切除过长的局部,然后再行对端吻合。亦可用颈外动脉的近端移接于扭曲动脉之远侧以替代颈内动脉扭曲段的功用。颅内外动脉搭桥手术特别是颞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吻合术对扭曲水平较重者亦可适用。


1楼2019-03-11 14:3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