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康爱公社社长,看到有人在群里说公社的一些不好,觉得难过,在此做点解释,希望你有耐心看一下。
1、关于康爱公社圈钱
康爱公社2011年上线,开创了一个新模式,引来无数跟风模仿。我们到底开创了什么呢?其中之一就是不需要预先付费。这是观念上的重要创新。保险、还有不少互助平台,是多少需要预付费的,而我们是0付费,我们在所有互助平台中,社员预存应该是最少的。
如果是圈钱,是不会这么做的。
2、关于康爱公社骗钱
有不少人不符合公社资助条件被拒绝,就认为公社骗人。殊不知,公社是互助,互助有条款和规则,这些是事先约定好的,公社并不能随时进行更改。不符合条件就去资助,就是平台对所有社员的违约。因为公社资助病人的钱来自于其它社员,公社本身并没有提供资金,所以得向其它人负责。
公社的条款都是公开的、也有论坛去讨论,有人说不合理,但是由于其是事先约定,一方面不可能考虑所有情况,只能不断完善,另一方面因为对所有人都适用,所以仍是公平的。
所以得不到资助就说公社骗钱是不合逻辑的。
3、关于康于公社赚黑心钱
公社一直是0收费,今年开始收1%服务费,其它平台是6%或8%,你说我们赚黑心钱,在哪里呢?
作为社长,我因母亲癌症去世做这个,从2011年到2014年,是没有1分钱的,这其中多少投入你是不知道的。2016年资金断裂,我们团队每人拿3000块工资坚持了18个月,现在我们团队的工资仍然不是很高。
我本人2001年大学毕业工资2200块,2018年工资12000块,40岁,在上海无车无房,身兼公社社长、程序员、运营人员,这点工资不高的,我赚的黑心钱在哪里呢?
我们做这事如果是为了赚钱,肯定在很多做法上是不会这么做的。我们做过很多**,包括拒绝风险投资,如果想赚钱,是不会这么做的。
4、关于公社分摊上升。这个我在康爱公社论坛做过解释,复制过来你看看对不对
假设发病率千分之一,每人筹款数额固定,忽略其他因素。
公社100万人,10万度过等待期,就是100万人分摊100个病人,人均分摊0.0001个病人,分摊低。
公社200万人,100万度过等待期,就是200万人分摊1000个病人,人均分摊0.0005个病人,分摊上升5倍。
公社500万人,500万人全过等待期,就是500万人分摊5000个病人,人均分摊0.0010个病人,分摊上升了10倍。
看明白了吗?这就是为什么人数增加了4倍,但是分摊上升了近10倍。分摊的多少其实与人数无关。
先不要质疑公社分摊增多,先想明白这个道理再来质疑。
上述三种列举中的第三种状况,可以看作互助平台终极的分摊状况,可以称为正常状态。
也就是说,互助平台必然会分摊上升直到达到平衡,早期分摊是由度过等待期社员的占比所决定的。所有平台都是这个规律,当所有平台都达到平衡,社员分摊多少取决于平台的风控能力。
公社每起案件由第三方审核,社员上门见证,经得起考验,公社都有公示,另外每个案件都由社员上门探望并发布探视报告欢
最终互助平台的分摊水平还要看风控能力和条款设计,前提是必须保证公平原则。目前康爱公社有最严格的入社条件和审核,目的也是保证公平,这是长期可持续的前提条件。公社的目标是百年公社。
1、关于康爱公社圈钱
康爱公社2011年上线,开创了一个新模式,引来无数跟风模仿。我们到底开创了什么呢?其中之一就是不需要预先付费。这是观念上的重要创新。保险、还有不少互助平台,是多少需要预付费的,而我们是0付费,我们在所有互助平台中,社员预存应该是最少的。
如果是圈钱,是不会这么做的。
2、关于康爱公社骗钱
有不少人不符合公社资助条件被拒绝,就认为公社骗人。殊不知,公社是互助,互助有条款和规则,这些是事先约定好的,公社并不能随时进行更改。不符合条件就去资助,就是平台对所有社员的违约。因为公社资助病人的钱来自于其它社员,公社本身并没有提供资金,所以得向其它人负责。
公社的条款都是公开的、也有论坛去讨论,有人说不合理,但是由于其是事先约定,一方面不可能考虑所有情况,只能不断完善,另一方面因为对所有人都适用,所以仍是公平的。
所以得不到资助就说公社骗钱是不合逻辑的。
3、关于康于公社赚黑心钱
公社一直是0收费,今年开始收1%服务费,其它平台是6%或8%,你说我们赚黑心钱,在哪里呢?
作为社长,我因母亲癌症去世做这个,从2011年到2014年,是没有1分钱的,这其中多少投入你是不知道的。2016年资金断裂,我们团队每人拿3000块工资坚持了18个月,现在我们团队的工资仍然不是很高。
我本人2001年大学毕业工资2200块,2018年工资12000块,40岁,在上海无车无房,身兼公社社长、程序员、运营人员,这点工资不高的,我赚的黑心钱在哪里呢?
我们做这事如果是为了赚钱,肯定在很多做法上是不会这么做的。我们做过很多**,包括拒绝风险投资,如果想赚钱,是不会这么做的。
4、关于公社分摊上升。这个我在康爱公社论坛做过解释,复制过来你看看对不对
假设发病率千分之一,每人筹款数额固定,忽略其他因素。
公社100万人,10万度过等待期,就是100万人分摊100个病人,人均分摊0.0001个病人,分摊低。
公社200万人,100万度过等待期,就是200万人分摊1000个病人,人均分摊0.0005个病人,分摊上升5倍。
公社500万人,500万人全过等待期,就是500万人分摊5000个病人,人均分摊0.0010个病人,分摊上升了10倍。
看明白了吗?这就是为什么人数增加了4倍,但是分摊上升了近10倍。分摊的多少其实与人数无关。
先不要质疑公社分摊增多,先想明白这个道理再来质疑。
上述三种列举中的第三种状况,可以看作互助平台终极的分摊状况,可以称为正常状态。
也就是说,互助平台必然会分摊上升直到达到平衡,早期分摊是由度过等待期社员的占比所决定的。所有平台都是这个规律,当所有平台都达到平衡,社员分摊多少取决于平台的风控能力。
公社每起案件由第三方审核,社员上门见证,经得起考验,公社都有公示,另外每个案件都由社员上门探望并发布探视报告欢
最终互助平台的分摊水平还要看风控能力和条款设计,前提是必须保证公平原则。目前康爱公社有最严格的入社条件和审核,目的也是保证公平,这是长期可持续的前提条件。公社的目标是百年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