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书屋吧 关注:11贴子:221
  • 0回复贴,共1

22年过去了,王小波现象为什么还是经久不衰?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到今年4月11日,小波就离世22年了。这22年间,王小波从一个作家变成一种现象,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2018年年末,新京报组织了一场“改革开放四十年”好书排行榜公众投票活动,其中,王小波的《黄金时代》被选为第二名,第一名是乔治·奥威尔的《1984》;在多个知名院校,图书馆借阅榜前十名都有《王小波全集》;22年间,小波的小说、杂文一版再版,出了不计其数的版本,外加无数盗版,简直铺天盖地;用王小波作品撰写的博士、硕士论文,以及研究专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官方文学史不知如何评价王小波、不知如何为其定位(不知道该把他归入哪一流派)的尴尬中,王小波的作品在荒蛮的旷野自由自在,野蛮生长。
  王小波现象的出现,在我看来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王小波的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很难定位。就像鲁迅博物馆馆长孙郁先生所言:“王小波是中国文学中的一个异数。”他既不属于现实主义,也不属于浪漫主义,看不出路数,看不出师承。有些蛛丝马迹,但都没有实锤。例如在《我的师承》一篇中,小波列出的人都是些走背字的翻译家和前诗人:穆旦啊、王道乾啊,他喜欢的小说家也很少有人提起:卡尔维诺啊,杜拉斯啊。从我平时与他的接触中可以确知,他跟所有的中国作家都无关,我没发现他真心佩服过任何一位中国作家,但绝对不是源于傲慢和轻薄,而是因为他的评价标准是世界文学通用的标准,如果中国没有人到达那个高度,他就无法违心地赞赏。王尔德有过一个文学评价标准,大意是文学没有什么这流派那流派,只有两派,一派是写得好的,一派是写得糟的。我想,小波的文学是属于写得好的一派,所以它才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其次,王小波的思想杂文是在改革开放时面世的,而那恰好是中国70年来思想最为活跃、言论最为自由的一段时间。小波的文字在小说之外,有一项重要内容是杂文,是鲁迅式的思想小品,常常是对时弊的针砭,对文化传统的批判,夹叙夹议,妙语连珠。冯唐有一次参加了一个活动,回来对我说:“今天在一个活动上,又听了小波的一篇杂文,写得还真是好。”冯唐这人是相当狂傲的,轻易不会说谁的东西好,曾以金线论得罪了所有的作家。连他都说好,那就是真好了。记得一件轶事,有一阵小波给《三联生活周刊》写专栏,每周他的稿子一到就会引起一阵骚乱,编辑部的年轻编辑们争相传看,击节赞赏,因为他的杂文思路新颖奇异,文字风格独特,引起人们先睹为快的冲动。
  再次,王小波的生活方式在当时使人们发现了一种新的可能性。从1950年代以来,所有人的安身立命方式只有进入机关、学校、企业或生产队,总之要进入一个单位才能存活,那里有人发工资,被人管理。而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自由职业,王小波从人民大学辞职成为自由作家,这在当时还是一个需要勇气的选择,有好几篇关于他生平的文章论及他这一全新的生活方式选择。其实全世界所有的作家全都是靠自己的收入养活自己,像中国作协这样发工资写作的事情是十分罕见的。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如果被人养起来,就不好意思说人的不是,就不自由了。而在王小波心目中,写出真实的想法、说出真实的看法是他的写作要守护的底线。不自由毋宁死,这不仅是一般人的底线,更是一位生性敏感的作家的底线。小波选择自由作家的生活方式,是他向往自由写作的必然之选。现在我们的社会已经有越来越多自由写作、自由生活的人,这是中国社会变迁的真正希望。
  此外,王小波与我的爱情故事似乎已经成为经典。有一次,我偶尔看到一个相声节目,那人说:有个作家把给女友的情书写在了五线谱上。这说的不就是我们的故事吗?一位文学评论家有一次说,他觉得在王小波的所有文字当中,写得最好的还是他写给我的情书。这个评价当然不那么公正,也许与他说这话时正在谈恋爱有关,但是从后来《爱你就像爱生命》是小波所有书中卖得最好得一本可以看出,王小波现象当中,我们的爱情故事也的确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内容。
  在王小波逝世22年之际,让我们共同怀念他,阅读他的文字,理解他的思想,分享他为我们创造的奇妙无比的精神世界。这就是对他最好的纪念。(文/李银河)


IP属地:河北1楼2019-03-15 22:1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