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心藏器吧 关注:38贴子:226
  • 7回复贴,共1

李幺妹:趁取芳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9-03-18 00:45回复
    【初始性格】
    我对李取芳的解读(因为性格自拟,我在想的时候也有点不确定,有什么问题你们可以指出来):
    中心:人人都说她是聪明人,她就以为自己是个聪明人了。(就像你爸妈亲戚朋友从小夸你数学好,你就下意识地对学数学特别有信心,越爱学学的越好、学的越好越爱学)
    【临安当地乡绅的女儿,十分机敏,能说会道】
    在家里时,家里来往亲友,常夸赞她有一颗七窍玲珑心,她虽在人前谦逊不敢当,其实心里颇为此自得。
    的确是有些小聪明,不过为眼界所累。【小地方出身,格局不大,也许以后会改变】待人接物,初时让旁人觉得十分舒适,时间长了,就难免觉得一举一态皆流于表面。这是因为见地浅薄。
    会来事,想来事,有一颗好争利禄的心,自己【现在】尚不自知。
    初入宫,见识到更大的世面后,才知道自己不过是井底之蛙,心里有些不平衡,不过很快调整过来了。不愿在旁人面前丢了面子,强装作见过世面的样子。也很快就慢慢调整过来了【好比从小学到高中都在农村上学,家里颇有薄产。东村的王大婶夸,西村的二狗子奉为女神。进城上大学以后,身边出现了一些正儿八经的官世祖富世祖,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有点夸张,大概是这个意思】
    别人误以为她与太皇太后沾亲带故,正好弥补了她心里的落差和自卑,以此给自己底气,久而久之,自己都当真了。
    应对别人的话,没有一句虚言,但对不明所以的人来说,句句是虚言。不落在实处
    另:性格方面,小薛宝钗似的人物,表面上看起来举止娴雅,三观就是世俗那一套标准。容易得到上(老一辈、掌权者)下(手下人、丫头婆子)的一致好评。富有心机,面对危急情况,下意识(不带恶意、出于本能)就能做出扑蝶冤枉林妹妹那种事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9-03-18 00:46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人设】
      姓名:李氏,讳取芳,小字幺妹
      年龄:16
      癸水:5-9
      生辰:二月十三
      籍贯:临安
      外貌:面若桃花,眼若水杏
      皮相:邓莎
      特长:点茶
      背景:
      临安当地乡绅之女,上有四个哥哥、五个姐姐、十三姨娘。
      其父李泽言老来得女,爱若明珠,家人莫不顺意。
      早慧,能言善辩,父辈往来多赞其“机敏玲珑”,李氏以为甚。
      临安产茶,临安人好茶,李氏尤爱茶。
      经历:端拱二年三月
      【宫人】
      管事宫女:素兰
      小内侍:黄石
      贴身宫女:将春、半夏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9-03-18 00:46
      回复
        【要趁取芳时•1】
        端拱二年三月〈徐氏被朱氏赐红霞帔,皇后封赏堆秀,唯独徐氏多了一把琴〉
        李取芳
        (与姐妹们用罢午膳,各自回了厢房的隔间。只是拢着芦花被躺在榻上假寐,实则并没有睡着。想到席间并没有见到徐氏的身影,想必是在显庆留了膳…李氏心上犹如架着火炉,炙着几许妒意,或夹杂着些对未来的茫然无绪。不一会,李氏听到外面传来些零零碎碎的脚步声,还有断断续续的、未曾刻意放低的说话声,忍不住趿上鞋下了榻,隔着窗纸凑耳去听,有‘凉了’、‘再用些’、‘叫人去热’这样的字眼掉入耳畔,不禁咬了咬下唇,原躺回榻上,阖上了眼。因几个月来,身边不是没有因误了时辰而饿肚子的事情发生。才适应起森严宫规的不近人情,就有这样的典例,一时很难言明心头泛起了怎样一番感受。翻来覆去的想了几回,心思才逐渐平静下来。)
        (未几,外头又传来如昨日一辙的动静,有脚步声由远及近。素兰匆匆进屋时,李氏刚好坐起了身)是怎么了?
        (素兰就要来扶人下榻)嬢嬢赏赐了东西,大家要去前院谢赏。(李氏眼里流露出些微讶异,不过没有再问。素兰服侍人换了一身褙子,替人收拾了碎发、补了些口脂,收拾妥帖,引着李氏出了厢房。)
        (尔后受赏时,李氏特意留心了堆秀诸人的赏赐,见大家都是品类名目相同或相似的物件,唯独徐氏多了一把琴,不经意地将周遭扫过一遍,朝徐氏大方恭贺道)早闻徐姐姐识得一手好音律,而今瑶琴配知音,往后岂不是要应了休文先生的‘徒闻音绕梁,难知颜如玉’了?(引得周遭姐妹们露了笑,徐氏亦一笑转身回了屋,这才含笑将抬礼的姑姑迎进院前,塞了银锞子,又好言好语陪着素兰送出堆秀。往后几日,再见徐氏,谈笑自若、进退得迟,面上毫不显妒意,已是一如平常了。)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9-03-18 00:50
        回复
          叫老了么?
          [说话的间隙,也放松了许多,煮茶点水的动作,仍是遵循前人的那一套动作,沸过三次时,才将茶倒入了盏,又加今时的点茶之法,才算做成,推盏至人面前]其实我也品不大明白,就是觉得红茶更养胃,回味也甘厚些,较为养生罢了,个中道理,我也讲不大清楚。
          [后面再添了句]煮茶其实也是求个心静嘛。
          侍御·李取芳
          (三指托起瓷盏细品,入口微涩,久有回甘,笑着夸过人,也口称下回要请她来吃一吃自个儿泡的茶。此时窗外尚有斜阳,案前尚有窗棂投影,奈何二人新火老茶、畅聊欢笑,不知时日飞逝,崔氏丫头要来点灯时,才恍然发觉窗外竟已夜幕渐垂了。)
          (李氏这厢忙起身告辞,二人俱依依不舍的,又另约起明日一道去园里赏花,行至屋门口,见崔氏还要相送,忙笑嗔道)快回去,不过几步路,没的让这几个丫头们笑话。
          (崔氏这才作罢,李氏便回身往东厢去,及垂廊,忽然驻足顿了片刻,抬望檐角,只觉这些日漂浮不定的心总算得了宁静。)
          侍御·崔诒和
          [这一番畅谈里,知晓许多临安趣事,更谈到各方茗茶,与这李氏到算得上有几分志趣相投,也许是于今这境况下,二人的惺惺相惜罢。但两人都很默契的缄口不谈封位迁宫之事,李氏不提她与太皇太后的关系,崔氏亦不提自己是清河郡里出来的姑娘。]
          [过了十五夜的月亮,已稍稍缺了半边的口,托腮坐在窗前,心绪稍稍宁静了些,也只片刻,脑子里便又满是那些礼仪步伐、前人教导、点茶做茶了,其实更多的可能是对未知的一点惧怕与不安吧。]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9-03-18 00:55
          回复
            【要趁取芳时•2】
            这时候还很小的小李的心态有两点变化。开戏的时候我总结如下:
            【这时李氏心里是有些慌的,两拨人走了,她不知道她能不能进宫,配不配进宫,但同时还不能把她的迷茫慌乱表现出来、透露给别人知道,因为她还要维持自己跟太皇太后沾亲带故的人设(一个谎要用千百个谎圆),这样的人设怎么能慌呢?她其实心里压力很大,但还要在人前装得稳如老狗】
            结戏时总结如下:
            【就像戏里小李的内心转折,这场戏她有一个从假装不慌到真的不慌的内心戏过渡。and这场戏小李算是交到了第一个好朋友,崔氏在李氏眼中,是正儿八经的贵女,而不是她自己这样村版的,所以天生带一分跟她交朋友的想法(好比爱漂亮的人就喜欢跟漂亮的女生做朋友)。接触下来,谈吐、茶艺,都能说到一块,好感+1,加上两个人到现在都没被封,好感+1,以后如果好好处的话,应该感情会很好。】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9-03-18 01:03
            回复
              吞戏死两个码 下次发图了 气死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9-03-18 01:0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