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宾浩斯遗心理学研究证明,遗忘是有规律的。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先对遗忘现象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他选用无意义音节作为学习材料,为了尽量避免已有的经验对学习和记忆的影响。实验时先让受试者将材料记熟,之后再分别按不同的时间间隔重新学习这些材料,将重学时所节省的时间或次数作为指标,用以测量遗忘的进程。
结果表明,学习材料记熟后,经过1-3小时再重新学习,可以节省58.2%左右通读时间:经过一天之后再学习,可节省33.7%左右通读
时间:六天后再学习,节省时间就緩綬地下降到25.4%左右。艾宾浩斯依据这些数据资料绘制了著名的忘曲线。
之后,一些心理学家选用无意义材料或有意义材料对遗忘的进程进行重复实验,结果与艾宾浩斯速忘曲线的描基本上是一致的。
从遗忘曲线中可以看出遗忘的进程:
(1) 遗忘是先快后慢的
识记材料后在头脑中保持材料的数量随时间的延长而递减,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特别迅速,遗忘最多;
(2)遗忘是不平衡的
保持数量随时间的延长渐趋稳定,遗忘的速度逐渐缓慢;
(3)总的趋势是最初忘得快,忘得多,以后忘的慢,忘的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