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D)类考试的综合运用能力这门课程,教育方案设计是作为压轴题型出现在试卷中的。教育方案设计是指学科教学内外,教育者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为组织班级全体成员参加的教育活动而设计的教学实施方案。主要包括活动设计、教学设计、课程开发设计、研究设计,评价设计。其中课程开发设计考察形式为具体的校本课程开发与设计,校本课程开发是指根据本校的教育观念,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
我们需要对这一种题型的设计思路进行梳理,帮助大家建立起课程开发的逻辑结构和设计思路,在以后遇到课程的教育方案设计中能够快速有效的开发与设计出符合题意的课程。首先我们需要明白课程开发具体包含哪些过程,根据课程开发的相关理论,课程开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操作步骤:
一、课程设计的背景在实施素质教育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校教育以及学校的课程在实践中也在不断的改革,尤其是近几年的校本课程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传统课程体系的不足,主要在学生的个性需要和教师专业发展上起到了突出的作用。开发具有实践性、综合性的课程能够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自主发展和个性发展,弥补国家课程中综合性、实践性的不足。
课程设计的背景主要包括: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价值观念,社会需求,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教学内容的变化,可供学校利用的资源等。我们在分析课程这一问题主要从学生群体及个体状况和是教师队伍的状况这两个方面入手。突出课程对学生发展的作用,尤其是对学生某一方面能力发展的发展作用。
二、课程设计的目标
课程目标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一般性的目标,就是我们说的教育目的,与整个教育系统的哲学或价值观有密切联系;另一个是具体目标,具体目标要尽可能地陈述清楚在学习过程结束时应该获得的能力和态度。在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要求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来表述教学目标,形成一个立体结构,其中“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可用上述目标的分类层次和编写方法进行表述,“过程与方法”目标则需要把握其实质,而不能写成教学的过程本身和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质是要发展学生的能力,这就需要用“能力”的概念来描述这一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侧重于对学生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以下是某小学的的校本课程的目标表述:
三、课程的具体内容
课程的具体内容应该和课程的目标联系在一起,首先从宏观的角度考虑课程的总目标、然后把总目标划分为若干个具体的目标。教师通过若干的课时来实现课程的具体目标,在考试过程中我们可以针对某个课程设置十个左右的课时。然后写的过程中针对其中的某几个课时内容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在写课程折纸的内容时候可以表述为以下形式。
四、课程实施和评价
(一)课程实施的一般步骤:
1.教师撰写《课程纲要》
2.对校本课程进行管理(教师备课、教学材料、课堂教学、教学方法、教学进度等过程的管理;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成效等结果的管理);
3.对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协调解决;
4.成果展示、推广;
5.学校内部研讨。
(二)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包括对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对教师开发过程评价,课程实施的结果评价。通过制订各种调查量表来调查教师、学生对课程的反映,通过统计分析判断课程的理想程度。
学校应制订出评价学生学业的基本内容、原则、方法,让教师根据不同的课程进行具体的评价。
五、课程实践的反思
课程反思则是指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反思也是为了重建,重建是指在下一个开发轮回中改进、完善,使之更好。所以在写课程实践反思时候一定要抓住可能存在问题,问题可以围绕课程设计和实践中与学生身心发展阶段存在的问题谈,比如:课程设计不够全面,没有关注现阶段儿童的发展需求;课程实施过程中忽视了部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课程实施的部分内容在当前年龄阶段实施仍然具有一定的难度;课程实践中部分学生参与度不够,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课程实践意义。
最后通过我们的梳理,可以看出课程开发与设计侧重于考察老师对于课程的理解和实施能力,需要教师宏观把握课程目标和内容,然后还要能够把目标有效的落实在具体的课时内容上,通过课程开发最终实现学生和教师的双发展。希望同学们多多思考,多多练习。
我们需要对这一种题型的设计思路进行梳理,帮助大家建立起课程开发的逻辑结构和设计思路,在以后遇到课程的教育方案设计中能够快速有效的开发与设计出符合题意的课程。首先我们需要明白课程开发具体包含哪些过程,根据课程开发的相关理论,课程开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操作步骤:
一、课程设计的背景在实施素质教育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校教育以及学校的课程在实践中也在不断的改革,尤其是近几年的校本课程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传统课程体系的不足,主要在学生的个性需要和教师专业发展上起到了突出的作用。开发具有实践性、综合性的课程能够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自主发展和个性发展,弥补国家课程中综合性、实践性的不足。
课程设计的背景主要包括: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价值观念,社会需求,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教学内容的变化,可供学校利用的资源等。我们在分析课程这一问题主要从学生群体及个体状况和是教师队伍的状况这两个方面入手。突出课程对学生发展的作用,尤其是对学生某一方面能力发展的发展作用。
二、课程设计的目标
课程目标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一般性的目标,就是我们说的教育目的,与整个教育系统的哲学或价值观有密切联系;另一个是具体目标,具体目标要尽可能地陈述清楚在学习过程结束时应该获得的能力和态度。在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要求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来表述教学目标,形成一个立体结构,其中“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可用上述目标的分类层次和编写方法进行表述,“过程与方法”目标则需要把握其实质,而不能写成教学的过程本身和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质是要发展学生的能力,这就需要用“能力”的概念来描述这一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侧重于对学生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以下是某小学的的校本课程的目标表述:
三、课程的具体内容
课程的具体内容应该和课程的目标联系在一起,首先从宏观的角度考虑课程的总目标、然后把总目标划分为若干个具体的目标。教师通过若干的课时来实现课程的具体目标,在考试过程中我们可以针对某个课程设置十个左右的课时。然后写的过程中针对其中的某几个课时内容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在写课程折纸的内容时候可以表述为以下形式。
四、课程实施和评价
(一)课程实施的一般步骤:
1.教师撰写《课程纲要》
2.对校本课程进行管理(教师备课、教学材料、课堂教学、教学方法、教学进度等过程的管理;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成效等结果的管理);
3.对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协调解决;
4.成果展示、推广;
5.学校内部研讨。
(二)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包括对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对教师开发过程评价,课程实施的结果评价。通过制订各种调查量表来调查教师、学生对课程的反映,通过统计分析判断课程的理想程度。
学校应制订出评价学生学业的基本内容、原则、方法,让教师根据不同的课程进行具体的评价。
五、课程实践的反思
课程反思则是指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反思也是为了重建,重建是指在下一个开发轮回中改进、完善,使之更好。所以在写课程实践反思时候一定要抓住可能存在问题,问题可以围绕课程设计和实践中与学生身心发展阶段存在的问题谈,比如:课程设计不够全面,没有关注现阶段儿童的发展需求;课程实施过程中忽视了部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课程实施的部分内容在当前年龄阶段实施仍然具有一定的难度;课程实践中部分学生参与度不够,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课程实践意义。
最后通过我们的梳理,可以看出课程开发与设计侧重于考察老师对于课程的理解和实施能力,需要教师宏观把握课程目标和内容,然后还要能够把目标有效的落实在具体的课时内容上,通过课程开发最终实现学生和教师的双发展。希望同学们多多思考,多多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