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病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腹股沟淋巴结清除的术式有两种:①腹 股沟浅组淋巴结清除术?.只清除腹股沟区及 股三角区的淋巴结组织,由.于该术式对下肢 淋巴引流途径破坏较小,术后下肢水肿发生 率低,即使发生,也多为暂时性的,目前应用 较多。②髂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在上述腹股 沟浅组淋巴结清除的基础上,加行骼外及髂 总淋巴结清除,这一术式下肢水肿的发生率较高。在肛管及肛周癌的腹股沟淋巴结清除 术中,可与原发瘤手术同时或分期进行。分期 清除者,又可先于或后于原发瘤处理。目前, 如决定行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一般主张同 时进行。在APR时,同时进行髂腹股沟淋巴 结清除术则更为方便,可达更彻底的清除。
一、腹股沟浅组淋巴结清除术
(以单侧为例介绍)
体位:仰卧,双下肢分开外展。
切口:髂前上棘内侧2cm、腹股沟韧带中
外1/3,卵圆窝体表投影的外侧3点的连线 (图 12 - 3)。
O
分离皮瓣:上自髂前上棘下1横指(腹股 沟韧带上约5cm)、下至卵圆窝下约2cm的 股前区范围,将皮肤与皮下脂肪锐性剥离。为 防术后皮瓣坏死,可在皮瓣上留有一薄层脂 肪组织(图12_4)。
图12-4剥离皮瓣
清除淋巴脂肪组织:沿上述皮瓣范围的
周边切开,显露其深面的肌肉和腱膜,将深筋 膜与脂肪组织作整块切除。分离过程中,于切 口下部切断大隐静脉主干及其属支,并将股 动脉的内、外侧及其上端的分支逐一切断、结 扎,将筋膜与脂肪组织从股三角向上方剥离, 将大隐静脉于汇入股静脉处结扎切断,移去 标本(图12 - 5)。
放置负压引流,缝合皮肤。
一、腹股沟浅组淋巴结清除术
(以单侧为例介绍)
体位:仰卧,双下肢分开外展。
切口:髂前上棘内侧2cm、腹股沟韧带中
外1/3,卵圆窝体表投影的外侧3点的连线 (图 12 - 3)。
O
分离皮瓣:上自髂前上棘下1横指(腹股 沟韧带上约5cm)、下至卵圆窝下约2cm的 股前区范围,将皮肤与皮下脂肪锐性剥离。为 防术后皮瓣坏死,可在皮瓣上留有一薄层脂 肪组织(图12_4)。
图12-4剥离皮瓣
清除淋巴脂肪组织:沿上述皮瓣范围的
周边切开,显露其深面的肌肉和腱膜,将深筋 膜与脂肪组织作整块切除。分离过程中,于切 口下部切断大隐静脉主干及其属支,并将股 动脉的内、外侧及其上端的分支逐一切断、结 扎,将筋膜与脂肪组织从股三角向上方剥离, 将大隐静脉于汇入股静脉处结扎切断,移去 标本(图12 - 5)。
放置负压引流,缝合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