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提笼架鸟是一个纨绔子弟的标准配置。可是,有这么一个人,因为养了一只鸟,惨遭横祸,并且引发了一系列变故,造就一桩冤案,前后共有5个人死于非命。
文人把这个故事写成小说,用来警示后人。
这个真实的故事记载在郎锳的《七修类稿》中。
明朝天顺年间,也就是明英宗朱祁镇复辟成功之后,在美丽的杭州,有一户姓沈的人家。
沈家的公子养了一只画眉鸟,这只画眉鸟可谓是“文武双全”,不但鸣叫声婉转动听,碰上斗鸟的场合也战力超群,“善叫能鬬”。这个复杂的“鬬”字念作dòu,是“斗”的异体字。
有来自安徽的客商重金求购,沈公子也不差钱,很干脆地拒绝了。这么一来,沈公子和他的画眉鸟名声大振,人们还给沈公子起了个外号“沈鸟儿”。
人怕出名,祸事来了。
有一天,沈公子到西湖边遛鸟,突然腹痛难忍,也不知道是肠胃炎还是阑尾炎,反正也移动也困难,只好半坐半躺,忍受煎熬。
这时,一位箍桶匠路过。沈公子一看,这人我认识,立马央求箍桶匠去沈家报信。箍桶匠看见面色惨白的沈公子,立马把挑子一放,撒腿往沈家的方向跑。
可是,当箍桶匠带着沈家人回来的时候,却发现满地血迹,沈公子居然成了一具无头的尸首。
出大事了,沈家报警,官府来了。
经过现场勘查认定,凶器是一把箍桶刀,箍桶匠的吃饭家伙。官府立即以涉嫌谋杀的罪名,当场拘押了箍桶匠。
箍桶匠喊冤,说,要是我杀的人,我不赶紧跑路,干嘛还去报信啊?
官府可不管这些,大刑伺候。严刑拷打之下,箍桶匠被屈打成招,招供说自己是看中了沈公子的画眉鸟,所以杀人抢鸟,画眉鸟已经被卖给了不相识的路人,至于沈公子的人头,则被他扔进了西湖。
官府募集人手,在西湖里打捞人头,却一无所获。这样,证据链就缺了重要的一环,无法坐实箍桶匠的杀人罪名。
于是,官府贴出悬赏告示,沈家也在民间定下赏格,沈家的人死了,没有人头,怎么投胎转世?
过了一段日子,有一对渔民兄弟,来到官府揭榜,说是在捕鱼的时候,捞到一个人头。不过,因为水冲鱼咬,人头的面目已经难以辨认。
官府如愿结案,沈家人抱着人头回家安葬沈公子,渔家兄弟获得了不少赏钱,只有被冤枉的箍桶匠秋后问斩。
一桩冤案就此铸成。
事情过去了几年,有人在苏州看到了沈公子当年的宝贝画眉,询问之下,人家说是一个杭州人卖给他的。
沈家再次报警,顺藤摸瓜找到了当年卖鸟的那个杭州人。
这个杭州人在官府招供说,自己当年路过,一时之间对画眉鸟起了觊觎之心,想提着鸟笼就走,被沈公子喝止,于是,一不做二不休,从箍桶匠放着的挑子上抄起箍桶刀杀害了沈公子。
至于沈公子的人头,则被他丢在西湖边一棵枯死的杨树树洞里。官府派人搜寻,果然找到了沈公子真正的人头。
那么,问题来了,渔家兄弟送来的人头又是谁的呢?
把渔家兄弟抓来一问,真相大白:原来,渔家兄弟的老父亲正好因病去世,兄弟俩眼馋赏金,丧心病狂地砍下老爹的脑袋,在湖水中浸泡多日,然后去拿赏金。
真凶以及渔家兄弟都被处以死刑。
沈公子、箍桶匠、真正的凶手、渔家兄弟,前后5个人都因为一只画眉鸟丢了性命。
又过了很多年,小说家冯梦龙听说了这个故事,把这个故事写进了《喻世明言》,章回名为《沈小官一鸟害七命》。
怎么变成“七命”了呢?
冯梦龙的笔下,渔家兄弟的老父亲是病重时被两个儿子杀害,这是第六命;真凶的老婆目睹丈夫被处死,受了惊吓,回到家就一命呜呼了,凑齐了“七命”。
另外,在小说中,时间背景变成了北宋宣和年间,真凶变成了箍桶匠,而被冤死的人变成了从箍桶匠手中买鸟的路人。
为了让小说更有教育意义,沈公子被描绘成一个游手好闲的人物,仗着家大业大,不干正事。冯梦龙“奉劝世人须鉴戒,莫教儿女不当家。”
《喻世明言》很久前就看过,“沈鸟儿”的故事也有些印象。没想到,居然是真事儿。
文人把这个故事写成小说,用来警示后人。
这个真实的故事记载在郎锳的《七修类稿》中。
明朝天顺年间,也就是明英宗朱祁镇复辟成功之后,在美丽的杭州,有一户姓沈的人家。
沈家的公子养了一只画眉鸟,这只画眉鸟可谓是“文武双全”,不但鸣叫声婉转动听,碰上斗鸟的场合也战力超群,“善叫能鬬”。这个复杂的“鬬”字念作dòu,是“斗”的异体字。
有来自安徽的客商重金求购,沈公子也不差钱,很干脆地拒绝了。这么一来,沈公子和他的画眉鸟名声大振,人们还给沈公子起了个外号“沈鸟儿”。
人怕出名,祸事来了。
有一天,沈公子到西湖边遛鸟,突然腹痛难忍,也不知道是肠胃炎还是阑尾炎,反正也移动也困难,只好半坐半躺,忍受煎熬。
这时,一位箍桶匠路过。沈公子一看,这人我认识,立马央求箍桶匠去沈家报信。箍桶匠看见面色惨白的沈公子,立马把挑子一放,撒腿往沈家的方向跑。
可是,当箍桶匠带着沈家人回来的时候,却发现满地血迹,沈公子居然成了一具无头的尸首。
出大事了,沈家报警,官府来了。
经过现场勘查认定,凶器是一把箍桶刀,箍桶匠的吃饭家伙。官府立即以涉嫌谋杀的罪名,当场拘押了箍桶匠。
箍桶匠喊冤,说,要是我杀的人,我不赶紧跑路,干嘛还去报信啊?
官府可不管这些,大刑伺候。严刑拷打之下,箍桶匠被屈打成招,招供说自己是看中了沈公子的画眉鸟,所以杀人抢鸟,画眉鸟已经被卖给了不相识的路人,至于沈公子的人头,则被他扔进了西湖。
官府募集人手,在西湖里打捞人头,却一无所获。这样,证据链就缺了重要的一环,无法坐实箍桶匠的杀人罪名。
于是,官府贴出悬赏告示,沈家也在民间定下赏格,沈家的人死了,没有人头,怎么投胎转世?
过了一段日子,有一对渔民兄弟,来到官府揭榜,说是在捕鱼的时候,捞到一个人头。不过,因为水冲鱼咬,人头的面目已经难以辨认。
官府如愿结案,沈家人抱着人头回家安葬沈公子,渔家兄弟获得了不少赏钱,只有被冤枉的箍桶匠秋后问斩。
一桩冤案就此铸成。
事情过去了几年,有人在苏州看到了沈公子当年的宝贝画眉,询问之下,人家说是一个杭州人卖给他的。
沈家再次报警,顺藤摸瓜找到了当年卖鸟的那个杭州人。
这个杭州人在官府招供说,自己当年路过,一时之间对画眉鸟起了觊觎之心,想提着鸟笼就走,被沈公子喝止,于是,一不做二不休,从箍桶匠放着的挑子上抄起箍桶刀杀害了沈公子。
至于沈公子的人头,则被他丢在西湖边一棵枯死的杨树树洞里。官府派人搜寻,果然找到了沈公子真正的人头。
那么,问题来了,渔家兄弟送来的人头又是谁的呢?
把渔家兄弟抓来一问,真相大白:原来,渔家兄弟的老父亲正好因病去世,兄弟俩眼馋赏金,丧心病狂地砍下老爹的脑袋,在湖水中浸泡多日,然后去拿赏金。
真凶以及渔家兄弟都被处以死刑。
沈公子、箍桶匠、真正的凶手、渔家兄弟,前后5个人都因为一只画眉鸟丢了性命。
又过了很多年,小说家冯梦龙听说了这个故事,把这个故事写进了《喻世明言》,章回名为《沈小官一鸟害七命》。
怎么变成“七命”了呢?
冯梦龙的笔下,渔家兄弟的老父亲是病重时被两个儿子杀害,这是第六命;真凶的老婆目睹丈夫被处死,受了惊吓,回到家就一命呜呼了,凑齐了“七命”。
另外,在小说中,时间背景变成了北宋宣和年间,真凶变成了箍桶匠,而被冤死的人变成了从箍桶匠手中买鸟的路人。
为了让小说更有教育意义,沈公子被描绘成一个游手好闲的人物,仗着家大业大,不干正事。冯梦龙“奉劝世人须鉴戒,莫教儿女不当家。”
《喻世明言》很久前就看过,“沈鸟儿”的故事也有些印象。没想到,居然是真事儿。